肇庆,端砚文化村——白石村

肇庆,端砚文化村——白石村

白石村位于肇庆市端州区黄岗镇城中,以制端砚闻名于世。临市大道,多是端砚门市脸。村中两旁,家家堆有石料,户户加工端砚,可以说,全村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庭从事端砚制造业,历史悠久,艺术精湛,是端砚的发源地、端砚的故乡。

肇庆,端砚文化村——白石村

我也喜欢写字,喜欢端砚,每逢到肇庆来,不论是游览七星岩,还是攀登鼎湖山,以及参观叶挺独立团纪念馆,都要到白石村转一转,看一看,淘一方端砚,买一盂笔洗,观一些作坊,寻一时乐趣,到了这里就跟到了家一样。有人说,过了!你一个北方人,怎么这么套近乎?

这里有一个秘密,我们庄跟他们村只差一个字,他们村叫白石村,我们庄叫白石庄,都与白石有关。这也许南北地域的差别叫法不一样,要不然就重名了,村就是庄,庄也是村吗?

据说,白石村紧靠西江,每年都受洪水泛滥的影响。一年暴雨连绵,洪水四溢,冲击村庄。村民们修堤阻挡时,发现被洪水冲刷出来的三块大白石,忙抬去堵住了决口,从此,便叫白石村。

肇庆,端砚文化村——白石村

我的家乡标识

我们庄也有个典故,庄东路北有一小庙,紧靠庙堂与东墙之间有一白石头,不时地往上长,直接威胁着庙堂与东墙。一天,来了一个要饭的穷和尚,在白石头与东墙之间架锅热饭,竟然把白石头给烧死了,从此不再长,我们庄就叫了白石庄。

南有白石村,北有白石庄。正因为如此,我每次来到这里都感到十分亲切。记得第一次来,特意抄写了白石村的简介,不仅知道了白石村的来历,也知道了白石村制砚的历史,自起源于唐武德年间(618——626年),距今已有近1400年了。

肇庆,端砚文化村——白石村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有诗:"端州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阙里庙堂空旧物,开方灶下岂天然。玉蜍吐水霞光静,彩翰摇风绛锦鲜。此日佣工记名姓,因君数到墨池前。"也许刘禹锡说的"此日佣工记名姓",指的就是这里。唐武德是李渊的年号,刘禹锡相对就是晚辈了。

当然也知道了端砚产于肇庆(古端州)东南烂柯山西麓之端溪。村里有一"砚碑亭",楹联写道:"总督怀恩细查砚乡民瘼,庶黎戴德长思惠政甘棠。"亭中立有"张之洞碑";"为平息山争,解除封禁,核准黄岗石匠梁念忠等人开采砚石以备贡品事及修改工匠采石章程,规定各官吏不得私受一砚,勒索一钱------"

肇庆,端砚文化村——白石村

张之洞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曾任过"两广总督",竟然为开采砚石以贡品事立碑,也是开了有关端砚生产立碑的先河,可见当时端砚的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开采的是石料,真正要制成一方端砚还需要大量的工艺。这就更说明了制砚的重要性,因为每方端砚的背后不仅凝集着采石者的艰辛,也展示着制砚者的智慧。

特别是大的砚石,从一开采就得谋划。正如宋代苏轼所说:"千夫挽练,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其珍。"制一方好砚那是不容易的。白石村却具备了这个条件,他们制作出来的精品层出不穷,如《九龙砚》、《星湖春晓砚》、《红楼梦境砚》、《香港回归砚》等,多在国内获殊荣或被文物机构收藏,有的还远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肇庆,端砚文化村——白石村

院内还有一块大石,上刻"端砚赋":"岭南胜地,肇庆名城,端州古郡,文化昌兴------端砚乃邑地奇珍,中华文化之瑰宝------鸲鸡圆媚,眼有泪活之别;脉纹纵横,线有金银之分-----壮哉,端州匠人------端砚千年,莘莘艺人,倾心钻研,能工巧匠,延续绵绵,启后承前,良多贡献,古城自有俊才出,砚业后浪推前浪。"

门口也有一匾:"祖泽恒丰",对联是:"仰先师德音永响,期后辈砚业长兴。"

肇庆,端砚文化村——白石村

村中还有一古宅,据说是当年"端砚行长生会"的会址。端砚行是民间组织,只有入行才能学采石制砚,行内还有"长生会"组织,都是为了组织会员活动的,看来行有行规,家有家法,历来如此。

街里还有一口"文星井",井壁全是用废弃的端砚石砌成的,不仅水质清甜可口,长年丰盈不涸,并进而说明制砚也是不容易的,不是有一块砚石就能制成一方砚,废弃的砚石也不少,那都是千凿万雕磨练出来的。

肇庆,端砚文化村——白石村

除转村子外,不时也进家欣赏作坊。作坊里更是藏龙卧虎,好多匾额竟是名人题书,有孙轶青题写的,有周作人题写的。周作人,是鲁迅的弟弟,周建人的哥哥,1967年就去世了,这匾可有年头了。还有一家作坊,竟有启功题写的:"天上紫云割一片,巨匠斫雕成大砚;垂之不异锦绣段,彩毫濡染星文焕",真让人长眼。

肇庆,端砚文化村——白石村

光看不买也不像话,咱买不了大的作品,买些小的端砚也是有纪念意义。每次去"从不走空",大小都要买些物件。这次走进"砚缘堂",天色已晚,无论如何也要选一方端砚,带回去给小外甥留作纪念。师傅明我之意,特给我推荐了一方既便宜又好的端砚——"节节高",寓意不错,适应小孩。

肇庆,端砚文化村——白石村

我细心看去,仿佛似猪肝色,其中有一活眼,而且有两条金线,斜向平行,一条短,一条长,长得那条粗些,通上通下,就以它为主,雕了一根竹子,节节攀高。墨池旁,还雕有云纹。

古语云:"武人爱剑,文人爱砚",咱数不上文人,但也是个爱好者,自然也喜欢砚,买得多了,看得多了,多少也懂些,"紫中透红如似猪肝色被视为珍品"。这方端砚品相不错,既有活眼,又有金线,与竹枝交叉处,还暗藏一条黑线如同一条河流穿行而过,仿佛就是一幅画,不由叫好,买下。

肇庆,端砚文化村——白石村

师傅难舍,又在背面雕刻一条小狗,因小外甥属狗,那狗雕琢得非常形象,很见功底。好的工匠,多是画师,自我谋篇,自我雕琢。这点我是服了,"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瓷器活儿"。

小砚如此,大砚辉煌。这里各个都是能工巧匠,手巧心灵,描图雕石,艺高工精,要不然怎么能称得上端砚故乡呢!

九口2021-1-3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肇庆   端砚   鼎湖山   两广   砚石   佣工   能工巧匠   贡品   庙堂   猪肝   总督   工匠   石料   作坊   洪水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