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英雄——扬州梅花岭史可法墓

抗清英雄——扬州梅花岭史可法墓

我崇拜英雄,崇拜为国捐躯的人。到扬州,特意到广储门外梅花岭,拜谒史可法衣冠冢,瞻仰史可法纪念馆。

扬州是英雄的城市,扬州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历史不能忘记,历史不能不回忆。你知道《扬州十日》吗?你知道《扬州十日记》吗?你知道清兵屠城扬州吗?

抗清英雄——扬州梅花岭史可法墓

扬州可是有名的古城,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便闻名天下。唐代诗人更是助兴,李白诗曰:"烟花十月下扬州",徐凝诗曰:"二分无赖是扬州",杜牧诗曰:"十年一觉扬州梦"------历代诗人多有描写扬州。

可清军入关,打下北京城后,豫亲王多铎率兵南征,一路势不可挡,到了扬州却遇到了硬骨头、硬石头。这就是名垂千古的守将史可法。明朝末年太缺这样的人物了,不是洪承畴,就是吴三桂,多是降将,多是投降派,引狼入室,把大好的江山断送给敌手。

抗清英雄——扬州梅花岭史可法墓

史可法则不然,他刚正不阿,大义凛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誓与城池共存亡。"能上阵就上阵,上阵不行就退守,退守不行就巷战,巷战失败就对拼,对拼不行就自杀,决不投降",表现出一个正直将领的人格与勇气。在他的带领与动员下,扬州城内百姓纷纷投入战斗,青壮男子登城站岗,妇幼老弱烧水做饭,士兵与百姓打成一片,战斗热情非常高涨。

抗清英雄——扬州梅花岭史可法墓

多铎见扬州久攻不下,很是着急,他久闻史可法是个人才,便多次遣使下书劝降,史可法连看都不看,便扔入火里,并将送书人丢进护城河里。多铎一怒之下,调来红夷大炮,更加紧进攻。对峙几天,守城兵民杀死清兵无数,终于有一天,大炮轰塌了城西北角,清兵踩着自己人的尸体攻进城来。

史可法见大势已去,拔刀自刎,以实践自己的誓言,却被参军许谨抱住,几经挣脱昏晕过去,将士们拥着他向小东门杀去。清兵越来越多,紧紧围住,史可法醒来,见将士们还不肯逃脱,就大声喝道:"我就是史可法,我就是史督军。"

抗清英雄——扬州梅花岭史可法墓

多铎见拿住了史可法,特意接到大帐,待如上宾,以高官厚禄相劝,史可法大怒:"我身为天朝重臣,岂能苟且偷生,头可断,志不可屈",破口大骂。这下可恼怒了多铎,"你再不投降,就将你碎尸万段"。史可法冷笑一声,"只有断头忠臣,没有乞降督军"。就这样,史可法被害于南门城楼上,至今也没有找到尸骨,梅花岭只是他的衣冠冢。

抗清英雄——扬州梅花岭史可法墓

多铎这小子更不是东西,他杀了史可法还不解气,又惨无人道的屠城十日,杀害了扬州八十万人,犯下了历史上不可饶恕的罪行。清朝统治者为了粉饰太平,一直隐瞒"扬州十日"的真像,直到二百多年后,《扬州十日记》的出现,才使人昭然若知。

写《扬州十日记》的是史可法的幕僚王秀楚。史可法牺牲后,王秀楚又几经征战,侥幸逃生,写下了这亲身经历。"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城中积尸如乱麻"、"扬州居民------几乎全部惨遭屠杀,仅被和尚收敛的尸体就超八十万具"。可见,清军对扬州人民犯下了多么大的罪行。

抗清英雄——扬州梅花岭史可法墓

正因为如此,我才特意前来拜谒这位抗清的英雄,祭奠牺牲的人们。飨堂门口有一幅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是清代诗人张尔荩所拟,他借用唐代诗人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的诗句,来歌颂史可法,以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里面楹联是:"时局类残棋,杨柳城边悬落日;衣冠复古处,梅花冷艳伴孤忠。"

抗清英雄——扬州梅花岭史可法墓

堂内中央塑有史可法像,明朝官服,正襟危坐,上悬"气壮山河"匾,左右是郭沫若拟写的楹联:"骑鹤楼头难忘十日,梅花岭畔共仰千秋。"两旁还有联:"生有自来文信国,死而后已武乡侯。"比喻两个人,文信国即是文天祥,曾封为"信国公",武乡侯那就是诸葛亮了,赞誉的不低。也就是说,史可法不仅死得壮烈,活着的时候,也为官清廉,政绩卓著。

抗清英雄——扬州梅花岭史可法墓

这就到了墓地,墓门像是一座牌坊,上书"史忠正公墓"。墓碑写道:"明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公可法之墓。"前面是两棵银杏,东西两侧是松柏,后面有两株梅花,银杏参天,松柏长青,梅花映雪,都有寓意,歌颂着、陪伴着史可法。

其实,这里根本没有遗骸,史可法殉难后,他的义子史德威遍寻遗骸不得,这才遂依史公遗愿,葬其衣冠于梅花岭下。

抗清英雄——扬州梅花岭史可法墓

墓后月亮门上高悬三字"梅花岭"。后有"梅花仙馆",据说是"广陵琴社旧址"。楹联是:"万代青史可法,三分明月长存"。内有字画,"精神万古,气节千载",系刘海粟题写。

"晴雪轩",也有楹联:"一死报朝廷,求高帝烈皇鉴亡国孤臣恨事;三忠扶天纪,与蕺山漳浦为有明结局完人。"

抗清英雄——扬州梅花岭史可法墓

室内有"遗墨厅"匾。上下联为:"琴书游戏六千里,诗酒轻狂四十年",史可法大草。里面都是他的书法作品:"千里遇师从枕席,一生报国托文章"、"自学古贤修静节,唯应野鹤识高情"、"忠孝立身真富贵,文章行世大神仙"、"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

抗清英雄——扬州梅花岭史可法墓

史可法虽不以书法为名,但他具有深厚的书法功底,优秀的艺术才能,却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书法艺术家。特别是他的草书,骨格雄健,气势奔放,加上他刚正不阿,忠直耿介的人格力量,更加显示出他的书法艺术的魅力。

抗清英雄——扬州梅花岭史可法墓

到了祠堂也有一联:"一代兴亡关气数,千秋庙貌傍江山",据传竟是一位扬州太守为修建史可法祠堂时扶乩,乩仙史可法书写的,这我就有些不信了,死了的人怎么还能书写呢?纯属杜撰,不管干什么还是实事求是为好。其实这就是一种假托,就是他自己书写的。

抗清英雄——扬州梅花岭史可法墓

堂内也供奉史可法像,上悬"亮节孤忠"匾额,左右有联:"公去社已屋,我来梅正花。"系清末将领以画梅名世的彭玉鳞所拟,"屋"指的是"覆盖","社已屋"指的是"明朝已经覆灭"。也就是说,你去了,明朝灭亡了;我来了,梅花正开着,很是感慨,很是含蓄。

抗清英雄——扬州梅花岭史可法墓

祠堂后有观梅亭,"千朵梅花满池水,一弯明月半亭风",梅花岭并不很高,大家都来此观梅,其实都是来欣赏、怀念史可法,他就像一枚绽放的梅花,映照着扬州,映照着大地,民族和解了,但忠君爱国的思想,刚正不阿,大义凛然的精神,还是要提倡、宣扬。

抗清英雄——扬州梅花岭史可法墓

瞻仰拜谒后,我特写了一诗:"琼花百朵独一木,血染扬州不二主。明月三分岂舍天,清风四海难埋骨",赞誉史可法,纪念史可法。

九口2021-1-1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扬州   武乡   梅花   明朝   刚正不阿   英雄   督军   巷战   清兵   江山   遗骸   楹联   祠堂   书法   明月   旅游   史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