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本斋 回民支队 抗日英雄


马本斋 回民支队 抗日英雄

在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和鲁西北地区,活跃着一支抗日英雄的部队,杀日寇,打鬼子,驰骋沙场,威震敌胆。这就是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

马本斋是回民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抗日英雄。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子牙河北岸东辛庄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

1914年,因大旱,收成无几,13岁的马本斋就徒步口外,寻父闯荡。16岁被张作霖部下抓了壮丁,当兵吃饭,舞枪弄炮,倒也学点本事,这样就留在了东北军。加之还识俩字,很得上司的赏识,派他到东北军的讲武堂深造,接着就连续提升为连长、营长、团长。


马本斋 回民支队 抗日英雄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马本斋目睹了日本侵略军在关外的暴行,目睹了东北人民的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愤然要求率部抗日,却遭到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拒绝。一气之下,1932年10月,马本斋毅然弃官离队,回到久别的故乡。当时奋笔写下:"风云多变山河愁,雁叫霜天又一秋。男儿空有凌云志,不尽苍江付东流",以表心志。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大举向内地进攻。8月间,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到了献县马本斋的家乡,闯进了东辛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日本侵略军走后,人们聚到马本斋家里,同马本斋商量今后怎么办。马本斋义愤填膺,"咱们光跑也不行,都是5尺高的汉子,血债要用血来还,与日本鬼子拼个你死我活"。说着,拿出从东北军带回来的20响盒子枪,又道:"不愿意当亡国奴的,抄家伙,与日本鬼子干。"


马本斋 回民支队 抗日英雄

这一下就聚集起70名回族兄弟,他们在清真寺大院,按照回民的规矩,跪倒在地,向真主宣誓:"国难当头,日寇杀我父老,穆斯林大义大勇,为国为民,讨还血债,报仇雪恨,死而无怨。"从此,回民义勇队成立,马本斋就是带头人。

为了解决武器,深秋一天,马本斋得知一辆日本军用卡车开往沧州要经过这里,就埋伏在长满灌木林的路两旁,卡车一到就一跃而出,用大刀长矛猛砍猛扎,打死了车上6名敌人,缴获了"三八"大盖、盒子枪,及其子弹、手榴弹。


马本斋 回民支队 抗日英雄

接着,他们又打捞起淹没在子牙河里多年的大钟,造火枪、大抬杆儿(土炮)。别看这大抬杆儿还真有威力。一天驻沙河镇的日军、汉奸50多人乘汽艇向东辛庄开来,大抬杆儿一起轰鸣,火药、铁砂、碎铁片喷出,敌人还没闹清怎么回事就被消灭,回民义勇队很有威名。

那时乘机发国难财的各种武装不少,"司令遍天下,主任赛牛毛",纷纷想拉马本斋入伙,妄图扩大自己的势力,马本斋断然拒绝,"不抗日,不救国,给我再大的官也不去"。

1938年1月,在党的领导下,吕正操、孟庆山率领的部队攻下河间,树起八路军大旗。马本斋看到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才是真正的抗日救国队伍,便派弟弟马进坡进河间同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抗日救国会"联系,率部参加了八路军,被命名为"回民教导队",马本斋任队长,刘文正为政治部主任。


马本斋 回民支队 抗日英雄

马本斋更是如虎添翼带领这支回民武装,活跃在河间、献县、沧州一带,打死打伤日伪军500多人,破路70多次,颠覆鬼子军车20余列。回民兄弟闻讯响应,队伍迅速壮大,发展到1500多人。1938年10月,马本斋在抗日烽火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6月,"回民教导队"被编入野战部队,改成"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郭陆顺任政治委员。郭陆顺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作战勇敢,指挥有方,在他们的率领下,回民支队战斗力不断提高,迅速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八路军冀中地区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他们不时运用游击战术,围景和,拿佛庄,打泊镇,攻大城,在子牙河畔狠狠打击鬼子。


马本斋 回民支队 抗日英雄

日本联队长山本气急败坏,给马本斋写了一封恫吓信:"有你马本斋就没有我山本,有我山本就没有你马本斋------"马本斋也针锋相对,回敬他一封信,"有我马本斋,就没你山本"。

日本侵略军为了消灭回民支队,使出了卑鄙手法,1941年8月27日,包围了东辛庄,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企图逼降素有孝名的马本斋。同时以马母作诱饵,诱使马本斋率部来救,乘机消灭回民支队。


马本斋 回民支队 抗日英雄

深明大义的马母宁死不屈,义正辞严地拒绝了敌人,"我是中国人,我儿子当八路军是我让他去的,劝降?那是妄想!"马母绝食7天,以身殉国。战士们非常悲愤,纷纷要求"为马母报仇!"马本斋化悲痛为力量,"被敌人残害的母亲何止千万,又有多少母亲需要我们去保护,同志们!为了死去的和活着的母亲,要狠狠打击敌人。"悲痛中,马本斋写下了誓言:"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

1942年,日本侵略军对冀中进行疯狂的"五一"大扫荡,马本斋带领回民支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奉命开赴范(县)观(城)濮(阳)地区,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转战鲁西北。


马本斋 回民支队 抗日英雄

1943年秋,回民支队为了粉碎敌人的"蚕食"政策,在一个狂风大作的夜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八公桥敌司令部,解放不少村镇,打出声威。可以说,回民支队所向披靡,屡建奇功,不愧为上级嘉奖的"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烂,拖不垮"的光荣称号。

不幸的是,马本斋脖子后面长了一毒疮,未能及时治疗,1944年1月病情严重,手术无效,随部队转移到山东莘县的张鲁镇,2月7日,病情恶化,与世长辞,终年43岁。


马本斋 回民支队 抗日英雄

1944年3月17日,党中央在延安为马本斋同志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主持大会,叶剑英参谋长致悼词。毛泽东主席挥笔写下挽联:"马本斋同志不死!"周恩来副主席赠挽:"民族英雄,吾党战士。"朱德总司令赠挽:"壮志不移,回汉民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马本斋 回民支队 抗日英雄

1954年,马本斋烈士的灵柩移至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深深受人民的敬仰。

2021-5-2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回民   冀中   献县   义勇   支队   河间   盒子枪   教导队   沧州   东北军   侵略军   日本   部队   敌人   母亲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