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烨 新闻摄影战线上的抗日英烈


雷烨 新闻摄影战线上的抗日英烈

雷烨,这个名字,是我上小学去唐山冀东烈士陵园瞻仰先烈,观看"潘家峪大惨案"照片时知道的。我们有个同学不认识这个"烨"字,以为"字"念半边,嗓门依然不小,"哎,这照片是雷'华'照的,雷'华'是谁?"

讲解员听到了,走过来说:"这个字不念华,它比华还多个火字旁呢,念'烨'(ye),'光盛'的意思,叫雷烨。"


雷烨 新闻摄影战线上的抗日英烈

雷烨拍摄的照片:潘家峪惨案

从此,我记住了这个字,不念(hua),但念(ye),倒是后来一次一次查字典记住的。多少年后,有个演员叫刘烨,有个同事不认识这个(ye)字,常说:"刘(hua)",我悄悄给他说,"这个字,不念hua,念ye"。他"哎呀"一声,"真的,不念(hua)呀"。

进一步了解雷烨拍摄的"潘家峪大惨案"的照片,是自己长大、参军、调到县武装部以后。1981年1月25日,是潘家峪大惨案发生四十周年。为了进行青年民兵爱国主义试点教育,我们曾带领青年民兵到潘家峪惨案纪念馆进行实地回顾性教育。


雷烨 新闻摄影战线上的抗日英烈

当青年民兵走到"潘家峪大惨案"照片前,讲解员说:潘家峪大惨案的第二天,雷烨就随同八路军冀东办事处的丁振军等领导来到潘家峪,慰问大惨案中幸存下来的乡亲。雷烨一见到这惨景,就被震怒了。回去,就又携带照相机赶赴潘家峪大惨案现场。那一处处残垣断壁,那一个个被烧焦挣扎同胞的惨状,眼前惨痛的景象,让他愤怒不已,心颤抖,眼流泪,强忍着怒火,按下一次次快门,拍摄下这组潘家峪大惨案的照片,留下了这日本侵略军侵华暴行的罪证,留下了这日本侵略军残害潘家峪人民的铁证。


雷烨 新闻摄影战线上的抗日英烈

雷烨强忍着悲痛,还采访了幸存下来的人们,为潘家峪大惨案奔走数日,最后写出了通讯《冀东潘家峪的大惨案》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用相机、文章向全世界揭露控诉了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犯下的灭绝人寰的滔天罪行。

这也让我知道了雷烨拍摄"潘家峪大惨案"照片的经过。但雷烨是谁?他怎么在潘家峪大惨案的第二天就随同八路军冀东办事处的丁振军等领导来到了潘家峪?丁振军我已知道,他后来是十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在杨家铺突围战中牺牲。那么雷烨呢?具体是干什么的?怎么后来没有一点消息,我很想知道。


雷烨 新闻摄影战线上的抗日英烈

聂荣臻司令员与八路军总政前线记者团记者合影,左一雷烨

多少年后终于解开了这个谜。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中部东侧有一铭碑堂,原来有好多领导题词,也有好多奖旗、战旗,都是战争年代各个部队留传下来的,可以说,都堪称国家文物。后来,这个铭碑堂成了烈士纪念堂,介绍着在华北地区牺牲的著名先烈。

每当清明节前后,我都与老伴前往华北烈士陵园祭奠先烈,这既是我的义务,也是我的责任。每个活着的人都应该知道,新中国是怎么来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那是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用生命换来的。在和平年代,我们切不可忘记他们,忘记了他们就是背叛。


雷烨 新闻摄影战线上的抗日英烈

雷烨与田华在阜平县合影

一次,我们瞻仰烈士纪念堂,竟在西室西墙北面,发现了雷烨。墙上有雷烨的照片,有雷烨与聂荣臻晋察冀司令员的合影,有雷烨与田华的合影,有雷烨在潘家峪大惨案拍摄的照片。多么英俊的小伙儿,我惊讶了,像是发现了新大陆,这就是我总想知道的那个雷烨?

雷烨,浙江人,1937年奔赴延安,参加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因擅长文学创作和摄影兼任各报刊特约记者和通讯员。1938年8月1日抗大第四期结业,八路军总政治部为加强敌后新闻报道,特从抗大学员中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和写作水平兼优的共产党员组成八路军总政治部前线记者团。雷烨被入选并任命为第一组(晋察冀组)组长。12月下旬到达晋察冀边区,受到了聂荣臻司令员的接见并合影,这就是雷烨等与聂荣臻司令员合影的由来。


雷烨 新闻摄影战线上的抗日英烈

1939年5月,雷烨又主动要求随军挺进冀东抗日前线,在日寇疯狂进攻的斗争环境下,开展冀东抗日文艺活动和新闻采访报道。1941年调任冀东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长,继任组织科长,这就与潘家峪大惨案的第二天,雷烨随同八路军冀东办事处的丁振军等领导来到潘家峪,慰问大惨案中幸存下来的乡亲紧紧联系起来。后来呢?雷烨怎么1943年4月20日牺牲在平山?


雷烨 新闻摄影战线上的抗日英烈

依旧是清明节,我与老伴在华北烈士陵园西墓区一一瞻仰,老远见有人往一灵墓上敬献花圈,便走了过去,又是一个没想到,竟然是雷烨的墓,雷烨安葬在这儿,以前怎么没有发现?

事情终于弄明白。1943年春,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召开,雷烨作为冀东分区的参议员到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参加了会议。会议结束后,雷烨便把自己在冀东四年来战地拍摄的资料送往驻在平山县曹家庄的晋察冀画报社,让报社保存使用。4月19日深夜,雷烨刚刚完成照片选定与编写说明。突然发现敌情,数百名日寇从南而北朝曹家庄方向袭来。雷烨带领两名警卫员转移后,20日拂晓赶到南段峪石堂村,又与尾追的日寇遭遇。在紧急情况下,雷烨用手枪与敌人展开射击,负重伤后,又将随身带的照相机、望远镜、水笔打碎,用最后一颗子弹饮弹殉国,壮烈牺牲,时年29岁,用自己的青春写下了壮烈的抗日史篇。


雷烨 新闻摄影战线上的抗日英烈

雷烨拍摄的照片:取暖

为了纪念雷烨,1943年5月10日,《晋察冀画报》第三期出版专辑,发表了雷烨51幅照片,刊登了冀东军区政委李楚离《悼念雷烨同志》的文章:"雷烨同志是模范的共产党员------雷烨同志,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法西斯匪徒在他面前低下头来,这种为民族全气节,为党争光荣的精神在抗战史上又写下了光辉一页。"


雷烨 新闻摄影战线上的抗日英烈

雷烨拍摄的照片:渡滦河

雷烨是一位优秀的新闻记者和青年诗人,在抗日战争极为残酷的形势下,仍写下大量的新闻通讯和拍摄许多作品。雷烨虽然牺牲了这么多年,但人民没有忘记他,潘家峪人民更是感激他,感谢他为历史留下了日寇火烧潘家峪暴行的铁证。

雷烨 新闻摄影战线上的抗日英烈

在百年党史教育中,我们也要怀念雷烨先烈。

九口2021-5-2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总政治部   抗大   晋察冀   华北   侵略军   边区   日寇   司令员   英烈   烈士陵园   民兵   先烈   惨案   战线   牺牲   领导   照片   旅游   新闻   雷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