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 黄河第一桥


兰州 黄河第一桥

黄河,到底有多少桥,我不知道,但是,今天却来到了——黄河第一桥。这可不是我自封的,有石碑为证。这是何人所立,有这么大的口气,有这么大的把握。

追溯历史,兰州原来叫金城。紧对黄河第一桥,北面白塔山,就有"冈阜起伏,蟠结城郊,'拱抱金城'之势"。这个金城,指的就是金城、玉迭二关,为古代军事要冲。


兰州 黄河第一桥

西汉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置金城郡。隋开皇三年(583年),改设兰州总管府,取府南"皋兰山" 为名,至此,一直沿用至今。

到了明洪武五年(1372年),征西将军冯胜为了行军打仗方便,在兰州城西黄河上架起了一座用25只船组成的浮桥——镇远桥。这就是黄河第一桥的雏形,这就是黄河第一桥的基础。


兰州 黄河第一桥

到了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兰州卫指挥扬廉将浮桥移至于现在这个位置,正对着白塔山。好像到那时国泰民安了,增加了旅游的分量,白塔山上有白塔,白塔四周有寺庙,烧香拜佛,登临赏光,往来就更方便多了。


兰州 黄河第一桥

到了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洋务运动兴起,陕甘总督升允刚到任不久,就设立了甘肃洋务总局,由兰州道彭英甲兼洋务总局总办。也就在这年夏天,泰来洋行驻天津办事处经理德国商人喀佑斯到甘肃游历,俩人一接触就谈起修桥事宜,喀佑斯表示愿意承包建桥,并要价仅15.5万两白银,比左宗棠任甘陕总督时,与外国洋人商谈价位低多了,于是经过勘测双方签订了合作合同。


兰州 黄河第一桥

建铁桥也并不是一番风雨的,反对声不断,直到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2月,才获得清政府批准。而喀佑斯的原料却都是从海路运到天津,再经铁路转到郑州,然后用骆驼、马车运往兰州。可想而知,那时的路况何等不好,这么遥远,骆驼驮,马车拉,又是一番艰辛。就这样,到了宣统元年(1909年)8月19日,经过华洋工匠的共同努力,黄河大桥竣工通车。这也象征着西陲边远城市——兰州,早早迈出了对外开放的一步。

造福人民,造福社会,意义还是非常深刻的。陕甘总督升允非常高兴,不但题写了"第一桥"的匾额,而且还撰文书丹了《创建兰州黄河铁桥碑记》,立于桥头两岸,让人永远传颂。这就是黄河第一桥的来历,这就是黄河第一桥的历史。


兰州 黄河第一桥

到了1928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当时的甘肃省主席又书写"中山桥"匾额,悬挂于铁桥南面的牌厦上。不过,人们还是习惯叫"第一桥"。

百年风雨,历经沧桑,铁桥风采依旧,它永远离不开兰州人民对它的珍爱与呵护。1949年8月26日,解放军以夺取黄河铁桥作为解放兰州的标志。战争是残酷的,桥面被焚烧,胜利后,兰州军管会随即抢修黄河铁桥,很快通车,保障人民生活。


兰州 黄河第一桥

1954年,人民政府又对铁桥进行了全面整修加固,增加了弧形钢架拱梁,使铁桥不仅更加巩固耐用,而且雄伟壮丽。

改革开放以来,又不断投资加固维修,不仅加宽了人行道,并结束了百年的通车历史,变成了永久的步行桥。


兰州 黄河第一桥

我们就走在这步行桥上,左顾右看,上望下瞅,远翘近观,欣赏着百年铁桥。石墩石台,简支穿式桁架,五跨弧形钢架拱梁,犹如大鹏展翅,白鹤飞翔。黄金水道,快艇穿梭,羊筏慢渡。白塔山,白塔昂首,宫殿寺阁,参差错落,装点着铁桥。


兰州 黄河第一桥

这铁桥虽是清末洋务的产物,自铁桥建起,就成了兰州的地标、名胜,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开始是"旁便徒行,中驰舆马",现在更是游玩观赏,成为旅游景点。

望着百年大桥,浮想联翩,我曾走过宁夏沙坡头景区"黄河悬索桥",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景。也曾走过山西禹门口,即龙门黄河大桥,欣赏黄河经山崖峡谷冲出龙门,声震山野,"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美景。


兰州 黄河第一桥

今天,来回走动,欣赏这"黄河第一桥",更是心潮澎湃,无比激动,不由填写一词《望海潮·黄河第一桥》:"大河东去,铁桥飞架,百年风雨沧桑。九曲安澜,三边利济,匾额碑记弘扬。冯胜西征桥,邓愈将军柱,杨廉移冈。洋务荣兴,中外联袂筑桥梁。 兰州沐浴朝阳。更黄河披彩,百里花香。牌厦英姿,雕梁画栋,弧形钢架飞翔。壮丽风情区,媲美外滩景,魅力长廊。今日黄金水道,盛世赞辉煌。"

九口2021-7-2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黄河   兰州   白塔   白塔山   金城   碑记   铁桥   洋务   钢架   匾额   浮桥   甘肃   弧形   总督   大桥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