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话端午


端午节话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主要传说是纪念屈原。由于地域大,民族多,各种节名也不少,有的称端五,有的称端阳,有的称重五,有的称龙日------基本大同小异,形成了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的民俗传统习惯,成为中国人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话端午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却遭到了楚贵族等人反对,去职驱城,流放沅湘。"世人皆醉我独醒",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牢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就在秦军攻破楚国京都时,农历五月初五,写下了绝笔《怀沙》,投汨罗河而死。

楚国百姓非常悲痛,有的人开船想打捞屈原的真身,有的人把给屈原准备的米团投入江里,慢慢就逐渐形成了竞龙舟、吃粽子的风俗,一直延续至今,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话端午

也有人说,是纪念伍子胥的。伍子胥也是楚国人,父兄皆被楚王所杀。为了报仇投奔吴国,助吴伐楚,鞭尸楚平王。吴王死后,公子夫差继位,大败越国。越王勾践求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劝阻,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受越国贿赂者,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伍子胥宝剑自刎。伍子胥视死如归,说:"我死后,将我的眼睛挖出来悬挂在都城东门之上,我要看越国军队是如何打进来",然后自刎。夫差闻言大怒,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投入大江。这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来果真让伍子胥言中了,勾践"卧薪尝胆",灭了夫差。因此,江浙一带相传端午节是为纪念伍子胥的。


端午节话端午

还有一种说法,是纪念东汉上虞孝女曹娥的。曹娥的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曹娥沿江哭嚎十七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也投江,五日后抱父尸体而出。当地县府知事立碑以颂,流传至今。

有关端午节的风俗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上述竞龙舟、吃粽子外,还有佩戴香囊、五彩丝的,主要是指小孩,传说有避邪驱瘟除病之意。我小时候就佩戴过,是姐姐们用针线做的小荷包,布角线头,五颜六色,各式各样,没有多大,里面包有香料,端午出门,佩戴胸前,跑跑颠颠,既是装饰,又散发香味。北方水少,哪儿看到什么竞赛龙舟的?都是后来看电视看的。


端午节话端午

还有就是"端午节插艾蒿",这倒是我们北方的民俗。艾、艾蒿,是一种有茎有枝有叶的草,不高半灌木丛生,有一种奇特的异味,能驱蚊蝇,散芳香,还是一种中药药材。每逢到了农历五月初五,就到地里寻找用镰刀割回来插在院门口、屋门口。一是以示过端午节,二是可以净化空气,驱虫蚁、防瘟病。所以,自古人们就流传端午节是"卫生节",打扫庭院,插艾蒿,驱瘟病。割多了还可以晾起来,编成辫子,夏天在当街乘凉,点着一点散发烟味驱蚊虫。


端午节话端午

可惜的是好多民俗都失传了,只剩下吃粽子。记得在浙江嘉兴战友家中,那真是豪吃,各种粽子皆有,鲜肉的、火腿的、鸡蛋的------后来,我们才知道嘉兴的粽子全国闻名。还有一次,从广东肇庆鼎湖山下来,有卖大粽子的,饥不择食,既好拿,又方便,一人买了几个,上了公交车,到了七星岩南大门,还没有吃完。有识货者说,"你们真是吃得当地特产——裹蒸粽"。 这时我们才知道,原来这大粽子还挺有名啊,要不然口感这么好!真是歪打正着。


端午节话端午

纪念端午节、纪念屈原最多的还是历代的诗篇。先说今朝的,毛泽东主席就有一《七绝·屈原》:"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唐朝文秀有诗《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宋朝欧阳修有诗《端午帖子》:"楚国因谗逐屈原,终身无复入君门。愿因角黍询遗俗,可鉴前王或巧言。"


端午节话端午

宋朝梅尧臣有诗《五月五日端午节》:"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功,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元朝舒頔有词《小重山·端午》:"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沦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端午节话端午

当然,我也有诗《汨罗江渡口》:"楚塘渡口载车船,自古习俗难改观。非是玉笥山俊秀,只缘众客吊屈原。"《汨罗江》:"都言人向高处走,谁见汨罗水倒流。莫道屈原思故里,自然也怨楚君侯。"《端午节》:"龙舟粽子两习俗,抢救屈原始自初。千古流芳端午节,年年祭奠耀民族。"

九口2021-6-1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汨罗江   端午节   勾践   汨罗   端午   楚国   龙舟   屈原   瘟病   艾蒿   端阳   嘉兴   粽子   农历   民俗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