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历史哲学》品读5

要了解黑格尔的学说,必须知道他的科学研究观。这在他的小逻辑第一版序言中说得非常清楚,我们今天还要重新学习的必要。中国人要学会科学思想与科学研究,对此必须重视。

黑格尔小逻辑第一版序言

按黑格尔的说法,一门学术要能称为科学,必须在证明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推演。本书所以要引用许多的实际事例的材料,就是要以这些实例材料作为证明,来支持本人的许多见解。

科学的学术研究,应该具备细密的规定和严谨的证明,但在语言上,不一定晦涩艰深,完全可以在细密严谨的同时,做到通俗易懂。所以,本书的写作追求二者的统一。

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规范思想,指导思想去把握实质,并保持在实质中。而正确的方法来自于精神对真理的追求,而不是对别的东西的追求。在这种追求的指引下,精神才能保持在它所追求的东西之中,而不外逸和偏离。

因此,本书的写作,也追求这种追求,追求这种精神与真理的统一,而不是为了追求其他别的东西。

批评不好的学风

有一种任性的作风,充斥于学术的内容之中,这种学风,让笃实平正的学者感到惊佩。它实为狂妄甚至就是疯狂。这种学术,是将人们熟知的支离破碎的事实放在其内容之中,在形式上是有意的聪明智巧(这是容易的),由此作了奇异的拼凑而成篇,掺杂着矫揉造作的偏曲意见,其外貌是对学术的严肃,实情则是自欺欺人。

另一种则是浅薄的作风。本身缺乏深思,却以自作聪明的怀疑主义和批判主义的招牌出现。越空疏缺乏理念,夸大虚骄的程度度就越大。

这两种作风,却对学术上的高深问题,勇敢地大放厥词,并声称理性的知识-即黑格尔坚持的以证明为基础的知识-对他们的说法,没有权力过问。见序言第2页。

黑格尔认为,任性的学风,一部分是因为新时代的青年人的热忱,他们出于这种热忱,来从事学术的探讨,但没有经过深沈的劳作,就想马上欣赏理念的美妙。这种热忱给人们以种种希望,但不能掩盖它的过分不羁的狂想,虽然这种人有着美好的愿望,但其学术是一片浮泛的云雾,不久就会自行消逝。

而那种浅薄的学风,更令人讨厌,因为它是理智上的软弱与无能,却想尽量用自欺欺人的、压倒千古大哲的虚骄之气来掩盖这种弱点。

好的学风

与这两种学风相对的,是那种好的学风,这种好学风,是对高深知识的认真爱好,并以朴素的不浮夸的态度保持着这种爱好。因此这种学术,是以直接的知识或情感的形式表现出来,反映了为寻求理性的识见而活跃着的内在的和深入的动力。只有这种理性的识见,才能给人以尊严。

本书的写作中,努力遵守这种好学风,以对于知识的认真爱好从事研究,目的是寻求理性的见解,希望最后写成的东西能够保持人的尊严。

这些话,好像与本书的内容无关,实际包含本书研究的目的与态度。

基于严谨细密与求真的要求,本书的材料尽量使用客观的资料,以此为基础,加以阐述与分析。当然,这些客观的资料之中,包含着作者的主观认识与态度,但尽量注意不受其这种主观意见的影响,而以客观平实的态度读解它们,分析它们。

黑格尔《历史哲学》品读5

黑格尔《历史哲学》品读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黑格尔   识见   学风   细密   序言   热忱   严谨   作风   客观   理性   态度   哲学   学术   东西   精神   知识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