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交织的苏联军事援华

对比1949年开国大典和1959年国庆大典,两次阅兵最令人震撼的是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一令世人惊讶的成就,主要归功于中国军民自身努力,也与苏联提供帮助密不可分。不过,从斯大林至捏六小夫时期的对华军援大都不是无偿的,其中,掺杂着本国战略利益乃至政治斗争需求,中间还几经曲折变化,这些复杂的因素,使中国对苏联g怀有感激和友情。也留下过不快和苦涩。


恩怨交织的苏联军事援华

亲兄弟明算账?

1949年七月,建于解放台湾需求,刘少奇秘密访苏时提出,购买军用飞机,斯大林当时慷慨答应提供“最先进的飞机”。闻听此言,中共中央内定的空军负责人刘亚楼马上率团前往莫斯科谈判,然而,在他们询问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时,书房人员却连性能都不相告,只提供二战结束时苏军装备的拉—11螺旋桨战斗机。中方还发现,斯大林甚至让人修改了与刘少奇会谈的记录,把“最先进”改成了“先进”,显然是一时高兴做出承诺后又反悔了,面对中方的质询,苏方吹嘘拉—11,性能优于国民党军装备的P—51“野马”战斗机实际上二者至多空战水平相近,论航程和对地攻击能力拉—11远远落后。鉴于苏联是当时新中国唯一可能的装备来源,新建的解放军空军还是接受了几百架拉—11。

1950年六月,朝鲜战争爆发后,斯大林为动员中国参战,承诺保证供应所需武器,同年十月,双方谈妥中国接受的武器以出厂价五折记账算作苏联对华贷款,同时,苏方还提供技术和设备,帮助中国建设兵工厂,截止1954年,解放军用苏志武器及仿制品装备了106个步兵师,18个地面炮兵师,八个高炮师,三个坦克师和23个航空兵师首次实现了全军装备的标准化、 序列化,并由此发展为诸兵种的合成军队。

然而,苏联的援助也有水分,苏军在1947年后装备的AK47自动步枪和c41半自动步枪对华,却只提供老式的波波沙冲锋枪。和更老的莫辛纳甘步枪。苏军1949年开始装备的t54坦克将淘汰的2000多辆t34卖给中国许多车上,居然还留有旧弹痕。1950年十月至年五月,在苏军提供的七个空军装备诗中,锦一个失势米格15,其余均为米格九,米格九是1946年苏联研制的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性能不稳定,总共只生产了500余架,这时,却一股脑的将369架卖给了中国。中国空军领导人认为,该机难以同美国的f18和f84教交锋,更谈不上打f86,最后,对方竟扣起了政治帽子:“你们敢怀疑社会主义苏联生产的飞机的优越性?”当时的解放军空军参谋长王秉璋忍无可忍,同苏芳闹得拍了桌子,后来,斯大林考虑两国关系大局,于1951年5月22日和26日两次致电毛主席,道歉并无偿赠送了372架米格15,1952年十月,苏方又将60架现役1228轻型喷气式轰炸机卖给中国。不过,同年苏军装备了米格17,却未向中国提供。


恩怨交织的苏联军事援华

在提供先进装备的同时,苏联人不忘推销旧货,1952年,他们建议中国再买120架图四重型轰炸机,价值高达两亿美元,相当于3000架米格15,该机是老式的螺旋桨飞机,载弹量达七吨,但时速仅550公里,当时彭德怀认为,苏联这样做是一种商人似的推销,而不是帮助兄弟国家应有的态度。最后,为了培训远程轰炸机飞行员,中国买了十架,因其作战半径达4000公里,后来,在西藏评判时发挥了作用,其中一架还改成了预警机,目前,陈列在北京小汤山航空博物馆。

建国初的几年间,中国依靠苏制武器实现了军队装备的第一次乐生,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不过,当中华儿女流血牺牲无偿援助朝鲜时,素芳却明码标价,对华出售就武器抗美援朝期间,中国队苏倩下军火债13亿美元,于1965年前还清,这在中苏关系中留下了长久的不愉快。然而,历史证明,两国以互利发展关系并采取亲兄弟明算账的方式合作,才能持久,单方面给予或索取,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纵然一时火热,却不能持久,还可能因过高的期望值达不到而积怨,反么?对此,中国后来园外时也有过深刻的教训。

不能不提的,“156”项重点工程

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感受最深的中苏友好情谊,是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后来进行核对时,发现有两个项目重复计算,实际为154项又有四个项目没有建设,因此,实际为150项,其中:军工企业44个(航空工业12个,电子工业十个,兵器工业16个,航天工业两个船舶工业4个),冶金企业20个(钢铁企业7个,有色金属工业13个),化工企业7个,机械加工企业24个,能源企业52个,轻工业和医药工业3个。

“156”项援助也不是无偿的设备,要付成本价且以现货交易来华专家要付工资,不过没有技术转让费和任何专利费建成后,任由自主生产,而且是当时苏联比较先进的技术,享誉世界的枪王卡拉什尼科夫曾半开玩笑的抱怨说,中国生产他的ak 47数量最多,却没给过一分钱专利费。


恩怨交织的苏联军事援华

中苏友好时期,双方经常宣传国际主义无私援助,实际上,苏联援华主要服从于自身的战略利益,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赢得战争胜利,又敢于出兵,朝鲜同美国较量且战而胜之,苏联自然不敢对待东欧那种“父子党”关系对华,虽有傲气,还是讲“兄弟”关系。赫鲁晓夫首次来华时便坦率地对毛泽东说:“我们的帮助不是无私的,因为中国能够强大起来,也是对苏联的极大帮助”。

不可否认,156项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最初基础,是苏联对华的最大战略性援助,许多老一代中国人对老大哥的长久怀有感情,原因主要在于此,陈云同志曾说:“对于苏联人民给我们的援助,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给的,还是和平建设时期给的中国人民都没有忘记,也永远不会忘记。”1984年,十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的原著华总顾问二西西波夫相隔20多年后再度来华访问,与成员薄一波相见时,久久拥抱并都热泪盈眶,证件分歧掩饰不住朴素情感,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提升援华装备

1953年三月,斯大林突然去世,同年11月,赫鲁晓夫担任苏共第一书记,由于在党内地位不稳,在国内不受尊重,因此,他急需刚赢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而在国际上有很高威望的新中国支持,使对华援助特别是军援有质的提升。

斯大林去世仅两个月后,中国赴莫斯科谈判,海军装备的代表便发现,苏方态度有很大变化,由过去只肯卖旧货变成愿意帮助中国造新舰,从而在1953年六月签订了对中国海军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六四协定》。据俄罗斯解密的档案透露,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前,主持苏共中央主席团讨论带什么礼物时,便不顾伏罗希洛夫等人反对,决定全面提升袁华军备质量并扩大范围,并说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人真正感受到友谊并作出回报。

1954年,新中国国庆五周年前夕,赫鲁晓夫率领庞大的代表团来华,以谦恭的态度对待毛泽东,主动提出交还旅顺基地,并废除斯大林时代一些不平等的协定,承诺增加对华援助项目,并供给先进装备,同年十月下旬,西德加入北约引起苏联和东欧的极度紧张,一些居民开始抢购面包存储备战。随后,赫鲁晓夫成立华约组织同北约对抗,并希望中国加入毛泽东,本着独立自主的精神,拒绝了,不过,人语,1955年五月,派彭德怀以观察员身份前往出席华约成立会议,当时,苏联国防部长朱可夫提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军队音统一装备,以利于作战,彭德怀咋说?我军武器鱼落后于苏军现役装备十年,苏方表示,可提供建议新装备,而且输出技术由中国自行生产。

赫鲁晓夫首次访华回国后便开始履行承诺,于1954年11月卖给中国首批96架米格17,并提供全套资料,中国仿制成功命名为歼51955年一月,苏联又陆续转交了ak 47自动步枪和C—11半自动步枪,捷克加练服轻机枪等技术资料,中国纺织后命名为五六式冲锋枪,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和五六式轻机枪1955年,苏联提供现1t54a坦克级58毫米加农炮样品和图纸,中国仿制后命名为五九式坦克和五六式加农炮,随后,苏联还转让了大口径火炮生产技术,凭此,中国纺织城152毫米加农炮100毫米高炮等武器,中国军队常规装备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又实现了一次飞跃,达到和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恩怨交织的苏联军事援华

不过,此刻世界武器发展已迈入了核时代,毛泽东和赫鲁晓夫首次访华时便提出,能否在这方面提供帮助。六小福大吃一惊,说中国的全部电力都投入去搞核,武器都不够,只答应代培一些和技术人员,然而,1956年,端午出现反对苏联控制波兰匈牙利事件,历年夏天,苏共党内莫洛托夫等元老又要求推翻赫鲁晓夫在内外交困的局面下,是在和技术上才有了松动。

据解密的俄罗斯大眼记载,赫鲁晓夫不顾军方反对,决定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技术,帮助建立核工厂,而作为政治交换条件,毛泽东必须仿苏对话,对他表示支持,1957年十月,中苏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随后,毛泽东同意访苏,并参加了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表态拥护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老大哥的位置。

蜜月下的军援危机

1954年至1957年间,是中苏关系最好的蜜月时期,然而,两党在意识形态方面以及国际战略形势的认识也开始初露分歧,进入1958年以后,赫鲁晓夫稳固了个人地位,苏联研制射程8000公里的洲际导弹,成功具备了对美国实施战略核反击的手段,不再继续中国牌,而中国此时歇起了口号,为赶超英美的大跃进,隐含着把老大哥也包含在内。赫鲁晓夫感到威胁,于是对中国便以帮助为主,转为加强限制,当时,苏联虽然帮助中国建设起了原子反应堆和核工厂,一些关键技术却迟迟未提供来华专家,也有了很大保留研制工作,仍然主要靠中方人员进行。

1958年夏天,苏联提出,建立共管的长波电台和联合潜艇舰队,引起毛泽东震怒,怎么斯大林大国沙文主义的那一套又来了?同年七月末,赫鲁晓夫得知此事遭拒后,感到北京解释,毛泽东严厉的指出,在军事上是不能办合作社的,双方在中南海游泳池边发生了激烈争执,毛泽东坚持让这一个一向粗鲁且不讲原则的苏联领导人怀恨在心,不愿在旅行援华协议。据赫鲁晓夫的回忆录说,当原子弹样品已经装车准备启程赶赴中国时,他经反复考虑,决定停运。1959年六月,苏共中央致函中共中央,声称出于国际形势,原子弹样品推迟两年再提供,赫鲁晓夫第三次访华同中国领导人的会谈再次一吵得一塌糊涂,结束1960年七月,苏联政府通知在一个月内撤回全部在华专家,停止履行大多数合同。这同样是赫鲁晓夫不同,其他领导人商量的个人决定。

赫鲁晓夫的背信弃义引起中国上下的一致愤慨,后来研制出的第一颗原子弹便已停止原著的时间596来命名,以是真气,苏联违约行为固然应该谴责,不过,从中国国防建设的发展历程看,苏联的技术援助还是大大节省的研制时间,撤退专家留下的半拉子工程,毕竟比自己白手起家要好得多,中国完成两弹一星当然是自己根深艰苦奋斗的结果。不过对中对苏联早期的帮助,还应承认有一定作用。

中苏之间的彻底破裂期间也经过了一个反复过程,1960年夏天,苏联撤退专家后,赫鲁晓夫,鉴于同美国对峙人想争取,中国支持以同年11月刘少奇访苏为契机,又做出一些缓和姿态,当时苏主动提出,中国可推迟还债,还愿借给100万吨粮食,1961年二月,赫鲁晓夫表示,愿意提供苏军现役米格21战斗机,同年三月间,刘亚楼访苏签订了购买12架米格21并引进全套生产技术的资料协定,然而,短暂的缓和马上音评价,斯大林和对峙二八尼亚问题的争执而烟消云散,两国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全面对立。962年11月,苏联以古巴导弹危机时,中国不予支持为由,停止米格21援助项目,对华军事援助至此全面停止。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十几年间,苏联对华军援全过程人们会产生不禁感慨,历史证明,军事科技基础落后的国家,要想尽快提升自己的水平,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必不可少,同同时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能有依赖心理,任何国家都不会把自己的最尖端国防技术给别人,在引进先进军事装备时,人要立足于自身科研石头,消化并有自己的创新发展,才能避免受制于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苏联   赫鲁晓夫   斯大林   加农炮   米格   步枪   原子弹   美国   战斗机   恩怨   中国   同年   中苏   武器   装备   先进   军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