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

到博物馆一般是看看出土文物,通过文物了解当地延续的物质、生态、文本文明。但到苏州博物馆却多出一个看点,是博物馆建筑的设计,主要是外形设计。

苏州博物馆

我在苏州的三天自由行时间,把那些江南园林几乎都走遍了。朋友提醒,应该去苏州博物馆看看,我本是喜欢看博物馆的,于是在看完拙政园时顺路到了博物馆,告知要预约,已经约到第二天晚上六点的一批次,一惊一乍中联想:惊奇一个小博物馆如此受欢迎,馆内到底收藏什么傲世之宝?

苏州博物馆

一般的博物馆是下午五点关门,四点半谢绝进入。在预约参观得知,苏州博物馆在星期五、六两天可以预约晚上六点,八点才关门。其余时间是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

苏州博物馆

星期六下午六点我如约进入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收藏有各类文物4万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65件,古籍善本9万多册。按指引提示:我顺着展馆先了解十件重要文物。

四件镇馆之宝

一,元代《七君子图》,一幅长约10米,宽约36.5厘米的画卷收集了元代赵天裕、柯九思、赵源、顾定之、张绅、吴镇六位名家的七幅作品,主题围绕着墨竹,实属罕见。

其中第四幅是赵原唯一的一幅传世的墨竹图;第六幅是以画“推篷竹”闻名的张绅,这幅画作是目前唯一传世的“推篷竹”图。

苏州博物馆

《七君子图》最早名为《竹林七友》,清代乾隆年间为大收藏家乔崇修所藏,乔崇修写下了“六逸图”三字引首,几经辗转,后为苏州过云楼主人顾麟士收藏,在20世纪60年由顾家捐赠给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

二,宋银杏木彩绘四大天王像内函 内函用银杏木制成,为五节正方形套叠式。在它内壁书有“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四月十八日记”字样,外壁画有彩绘四天王像,为罕见的宋画精品。

四天王像比例均匀,夸张、生动、天然色彩,真实、动感。画中还处处可见唐代画圣吴道子的遗风,笔墨浑厚雄健,用柳叶描法,线条生动流畅,富有变化,使整幅画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

苏州博物馆

三,宋真珠舍利宝幢,高122.6厘米,1978年出土于苏州瑞光塔。是一个用珍珠等七宝连缀起来的存放舍利的容器,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制作的一件珍贵的佛教艺术品。由上等的金丝楠木制作而成,自下而上分成须弥座、佛宫、塔刹三个部分。

苏州博物馆

四,五代秘色瓷莲花碗高13.5厘米,碗呈直口深腹,盏托的形状如豆,上部为翻口盘,正中镂空有一个小圆孔直通器底,下部为向外撇的圈足。胎体呈灰白色,胎质细腻致密,颗粒均匀纯净。

另外的六件我也细细地留意了。

苏州博物馆

一,渔家了船形摆件,艺人手工镂空心的撸,可以摇动。

苏州博物馆

二,“居仁堂制”粉彩鹤梅图折腰碗。

郭葆昌原是袁世凯的管家,在袁准备登基当皇帝的时候,曾有模仿古代皇帝烧制官窑瓷器的先例,派他到景德镇前清官窑厂烧制瓷器。郭本人对瓷器很感兴趣,在他的督办下,使得清代乾隆以后官窑器质量每况愈下的局面回光返照,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瓷器, “居仁堂制”款(袁世凯当时居住、办公都在中南海居仁堂)和 “洪宪年制”、“洪宪御制” 款瓷器,基本上都是粉彩瓷,件件造型规整,胎釉洁白,彩质纯净,绘画精美。由于袁世凯只当了83天皇帝,据说才一共只烧制了6000件。当时已经十分珍贵,现在传世的就更少了。

苏州博物馆

三,紫砂干果洗

苏州博物馆

四,银奁

苏州博物馆

五,玉敛葬饰件

苏州博物馆

六,玉琮

看完文物后,我顺着人流转到后花园,从室内转到开阔的空间,夜空增加了深邃,小桥在平滑的“水镜”中伸展,游人在桥面恍如仙步。

苏州博物馆

一抬眼,博物馆主建筑倒影在水面,贝律铭的设计风格跃然在碧空与无底的水中央。这流程都是在没有人特别提示,在不经意中,水到渠成。

苏州博物馆

此际我明白过来了,朋友提醒我去看苏州博物馆,不但是为了看馆内收藏的文物,更主要是要看博物馆的夜景,特别是夜色中博物馆的倒影轮毂,这是另一番悦目的欣赏。

苏州博物馆

中国的博物馆,排历史,排文物,首屈一指是故宫博物院,但排设计特色,苏州博物馆应在三甲之列。

那么,这个稍为不如意的预约倒是助了我多一个惊喜的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船形   苏州   真宗   官窑   此际   博物馆   馆内   元代   瓷器   倒影   银杏   清代   文物   下午   收藏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