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济古村,进士村

三十日上午十点,从月山村回到县城庆元,本想坐十点三十五分的班车回丽水市。但在车站看到有个百山祖景区,可以看看,于是退了车票,改去百山祖景区,这就是独自自由行最大的灵活,不用商量,不用迁就,自由自在。

大济古村,进士村

在县城汽车站打听到:去百山祖的班车每天只有上午八点,下午一点各一趟。

大济古村,进士村

车站工作人员推荐我去附近的松溪镇大济古村,他本意是为我打发这三小时,而我却是多了一个了解庆元县的机会。

大济古村,进士村

于是大步流星地从文昌桥迈向大济古村,指路者轻松地说,前面一直走就到了,其实颇有一段路程,我的步伐走了二十五分钟。

大济古村,进士村

古村是以泥屋结构为主,用黄土堆积而成,这有别于其他古村。

越过大济古村的牌坊,从溪边摸到双门桥。

大济古村,进士村

双门桥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的木拱廊桥,是大济辉煌历史的起点,原是村口的风水桥,名“临清桥”。

令我惊讶的是,这个只有三百多人小村,出了二十六位进士,还有一门两进士,进村几步后惊讶变成刮目相看。

大济古村,进士村

大济古村的肇基始祖吴崇煦虽然怀才不遇,但却治家有计,教子有方,不惜重金建造了“豹隐洞书屋”,聘请名师教授四子(吴穀、吴毂、吴彀、吴壳)。在崇煦公的严格督促之下,四个儿子学有所成,长子吴穀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高中进士,这是大济村的第一位进士。乡邻欣喜地在临清桥头加牌坊式桥门,以示庆贺和纪念。

大济古村,进士村

时隔十年,次子吴毂又于宋景祐元年(1034年)登进士十年内兄弟双双金榜题名,声名远播。蒙皇上恩准,在临清桥的另一头再设牌坊式桥门,取“双桂连坊”,即“门双进士”之寓意,临清桥便改名为“双门桥”。

大济古村,进士村

过了这廊桥,才是进入古村。整齐洁净的村巷让我独自徘徊,间中还有些人物故事的故居,大多敞开大门,小部分禁闭大门。能进的我都进入看看。在这个幽静的古村,现在还有后人居住。

大济古村,进士村

聿新堂是吴道揆在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所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保存较为完好。长方形结构,面阔五开间,前组三合院是主要建筑,正堂梁柱均为斗拱,明、次为抬梁式,稍间为穿斗式梁架带前后双步廊,连接东西厢房,呈“人”字形状,地面由均匀的青色鹅卵石嵌成。

大济古村,进士村

正堂枋间悬挂一块白书隶字“别驾第”古匾,此匾是当时的处州知府许国忠赠给吴俸的,原本悬挂于聿新堂正门上方。东西厢房面阔两间,进深一间,厢房前有天井。天井里长着参木古柏,郁郁葱葱。正厅右旁厅厢房壁中有一窗口,据说是通判传送公文的地方,相传从这里递进的文书可以直呈皇上。一垛砖墙将二组三合院隔开,中间开一小门连接前后两院。屋顶铺青瓦,整个屋顶成向内微曲的屋面,有利于屋面排水。左右两侧屋脊砌筑成包檐五山屏风式。

大济古村,进士村

吴姓是村中主要家族。昨天我在月山村“认识”的八老爷吴懋修,也列为其中。

大济古村,进士村

本来作为过度,消磨候车的三个钟时间,却看到一个文风超慧的进士村。文章写到此,只好单独成篇,大济古村,进士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庆元县   松溪   进士   梁柱   青瓦   庆元   牌坊   厢房   临清   天井   屋面   惊讶   景区   山村   皇上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