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的烘笼

文 /罗安会

导 读:“烘笼”又称“火篼”,它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与情怀,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四面山风景区今年初举办的“火篼”节,让我的记忆回到上世纪60年代,烘笼陪伴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

古镇的烘笼

作者摄于四面山

重庆渝西长江边上的古镇朱沱盛产竹。古镇人有着竹编烘笼的悠久历史。而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烘笼虽已不再使用,但祖辈们给我们留下的烘笼情结难以忘记。

烘笼何物?取暖御寒的家什。它起源于何时、何地,只能从史书中得知,唐朝初期,唐太宗在宫庭用黄金烘笼取暖的记载,时至今日,已有千年历史。《水浒传》第五回:“另用一箇小黄帕儿,包着一条双獭尾荔枝金带也放在包袱内,把它安在烘笼上。”

古镇的烘笼

50年代初,我出生在川渝交界的古镇,这里的居民不足10000人。从我记事时起,深秋时节,古镇人便开始备烘笼过冬。冬天一到,人们就提着烘笼走街串户,或三五几人闲聚一起摆龙门阵,脚踏烘笼取暖。这种情景,当时在古镇是一种时尚。

古镇的烘笼

50年前的古镇,每逢赶场天,用茨竹、水竹、楠竹编制的烘笼几乎占了半条街。大的、小的、圆的、扁的、六角型、手提式的烘笼,编织着不同花型,不同式样的烘笼在大街上摆成两条长龙,形成一道亮丽的景观。

古镇的烘笼

烘笼市场的兴旺,带动了当地的窑罐厂和编制烘笼业的兴旺发达。窖罐厂每年用泥土烧制沙钵上万个,通过蔑匠编织在烘笼中,便于装木炭供热取暖。古镇最出名的蔑匠张三爷、李老五等一大批编制烘笼的匠人,常年编制烘笼为生,经他们编制的烘笼美观大方,经久耐用,价廉物美。古镇的烘笼运销云南、贵州和四川的合江、泸州等地。

那时古镇人,一年四季都用柴草烧火做饭,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储备热能的经验,除冬天以外,人们都把煮饭后的余火木炭闭气熄灭,存放至冬天加入烘笼,发挥木炭的热能。冬天一到,人们便将煮饭的余火撮入烘笼里,盖上热柴灰,烘笼上面再搭一块布或毛巾,这个烘笼就可保温一天一夜了。

古镇的烘笼

烘笼为何颇受古镇人青睐?60年代,物资紧缺,食品、粮食、日用品一律凭票供应,穿的棉布一年仅供应12尺。古镇人只能穿着年复一年,补了又补的衣、裤过冬,不少人身着空心棉衣棉裤度日,还有部分人打着赤脚行走,完全不能抵御风寒天冷。为了生存,古镇人继承和发展了烘笼这种最简便的取暖方式过冬。当时古镇有首儿歌唱道:“烘笼温,烘笼暖,烘笼丢了打散散”。小时候,我十分喜欢烘笼。每次上学,母亲都要为我备好烘笼,让我提着上学。记得有一次,天下着鹅毛大雪,天气格外寒冷,全校学生几乎人人都提着烘笼在课堂上课,课间操时,同学们都龟缩在教室里烤火,不步出教室。校长见状,立即召集全校师生,在操场训话道:“烘笼是乌龟,越烤人越萎”,并下令禁止带烘笼上学。可是,接连几天的大雪,古镇天寒地冻,全校很大一部分同学都生了病,学生家长反映强烈,校长无奈取消了禁令。

古镇的烘笼

烘笼,给古镇人带来了温暖,也给人带来了灾难。一个深冬之夜,与我同院子的孤寡老人王婆婆被烧死在床上。后来听说,王婆婆怕冷,把烘笼放在床上烤,不慎蹬翻烘笼,引燃被盖,造成火灾。在王婆婆被烧死不久的一个星期天,我和同院的几个小伙伴一起,办娃儿酒,比我大一岁的周牛,在我的烘笼里放了一些木炭吹燃加热,在加热的木炭上面放了一个瓷器菜碟,几个娃儿各自回家偷了一些猪油、黄豆、红苕,在烘笼里油炸来吃。由于火力太旺,碟子爆炸,飞出的碟片将周牛左眼炸瞎,给他留下了终身残疾,我的手臂也被炸伤。为此,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古镇的烘笼

古镇罗江伯提供照片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取暖发生了质的变化。古镇在80年代初,煮饭不再烧木柴,照明有了电灯。人们一入冬便穿上了毛衣、皮衣、保暖衣。取暖有了微波炉、电热毯、空调机。这些电器化的出现取代了烘笼。烘笼从此在古镇人生活中消声匿迹了。但烘笼情怀在我们这代人心中不会忘记。

作者:系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烘笼   合江   古镇   水浒传   电器化   泸州   飞出   娃儿   木炭   热能   全校   年代初   婆婆   冬天   记忆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