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油画家陈可之这家人

文 / 罗安会

著名油画家陈可之这家人

著名油画家陈可之

油画家陈可之在重庆渝西长江边的古镇白沙,有这么一家人,祖孙三代,都有可以称颂的故事。那就是著名油画家陈可之这家人。

有人说,陈可之家族祖坟埋得好;有人说是遗传基因好。我认为是家风传承加个人的勤奋。前提是传统文化的熏染,“家训”的培育。

著名油画家陈可之这家人

陈卓吾在书法作品

陈可之的爷爷陈卓吾(1907—1996年),古文字学家, 书法家。上世纪20年代末,毕业于前南京中央大学文学系,是梅光迪、黄季刚的学生。抗战时期,他随供职的编译机构迁至四川江津。后来在川东师范、江津师范、涪陵、江津等地中学任教。他知识渊博,为人敦厚谦和,在文学、诗词和书法的学问和修为,造诣很深。作为教书先生,他桃李天下。解放后,历届政府领导待他很优厚,得到政策上的保护。对旧知识分子来讲,是很珍贵的。文革结束后,组织安排他参与了江津县志的纂写工作。由于他学识深厚,在编纂县志中,做了大量的文字工作,为《江津县志》的出版作出了积极贡献。卓吾先生创作的书法作品,为人们喜爱和收藏。他是一个纯粹把书法、诗词融入自己生活的人,精神可佳。卓吾先生留下:江津中学烈士纪念碑题记,江津几江魁星楼门联等。卓吾先生和国画家阎松父先生是人生挚友,我们还可以在松父的画中欣赏到卓吾先生的墨宝,如松父现藏于三峡博物馆的国画长卷《桃园百牛图》就是卓吾先生题款,正是由于二老的的影响,让陈可之、陈册在童年时期就受到了传统文化及中国画画风的浓厚熏陶。

著名油画家陈可之这家人

1954年,陈卓吾与夫人和儿子陈君锴、女儿陈方红。

陈卓吾,是一位平凡而朴实的学人。“勤学求实”作为家训,对其子孙们的成长,成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据陈可之介绍说:“爷爷培养出叔父陈君锴,我父亲陈林夫和姑姑陈方红,实属不易啊!”他们三姊妹,出生在民国时期,成长在新中国。他们受传统文化影响,为培育下一代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事情。

著名油画家陈可之这家人

1980年,陈林夫夫妇与孩子们(后排右一陈可之,右二陈册)

卓吾先生的儿子陈君锴,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前任校长(1994-1997年)。曾任国务院学位委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组成员,全国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是著名的生物力学专家。四川大学生物力学学科的开拓者之一。

陈卓吾先生的女儿陈方红,攀煤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曾获四川省先进科技工作者和全国“三八”红旗手殊荣,为国家三线建设做出了贡献。

著名油画家陈可之这家人

陈册作品(左)陈卓吾作品(中)陈林夫(右)

陈可之的父亲陈林夫,194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法律系。解放初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仼连指导员、部队作家,擅长书法与文学写作。

著名油画家陈可之这家人

陈林夫摄于1952年

上世纪70年代初,陈林夫转业时带着妻子一道回到白沙,被政府安排在镇办街道企业工作。陈林夫的一家人,生活极其拮据。但是,孩子们在学习上的付出,他从来不遗余力。陈家的孩子起早晨读,练习毛笔字,是每天必须的生活内容,叫"日课"。不多言语的陈可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陈可之,自小喜爱长江边的山山水水,喜欢仔细观察事物,作画写生。童年的他已经开始了美术绘画。难以想象他才十来岁呀! 他当时在镇上常常为政府和单位,绘制巨幅毛主席画像和街头宣传画,画作栩栩如生,赢得了赞誉。

著名油画家陈可之这家人

陈可之作品展

绘画天赋特别的陈可之。1977年恢复高考,16岁的他本是考上了美院,结果因体检资料未按时送达省招办而错失,第二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美院。在川美读书期间,他创作的《历史》油画,被评为“伤痕美术”精品。川美毕业不久,年仅24岁的陈可之创作的油画《又一春》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他一幅幅油画《冬日晨曦》获首届百年“中国油画奖”;《重庆大轰炸》获“国际和平贡献奖”;《东方之子》被萨马兰奇主席选入瑞士国际奥委会博物馆收藏;大气沉雄的油画《三峡晨曲》挂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重庆厅,成为布置这个国家殿堂的第一幅油画。他的三峡系列题材作品,是对长江三峡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题材出发而创作的。他从现实主义、古典主义和现代意识相融合的艺术创作手法,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业内人士称为“可之画风”。

著名油画家陈可之这家人

陈可之作品《长江魂•纤夫》

陈可之创作的作品,除了画中国的重大历史题材外,还钟情于故乡山水、人物的风景画及人物画创作。他笔下,不少现代美少女的时代质感形象,就是故乡记忆中的美少女。特别是他创作的《长江魂•纤夫》获文化部金奖而一鸣惊人。

著名油画家陈可之这家人

陈可之作品《长江魂•纤夫》局部

说实在的,可之能够创作如此多的精妙作品,还得感谢养育他的故土白沙。白沙古镇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三面靠山,民居依山而建,布局合理,建筑显得自然、质朴、厚重;古镇一面临江,那滔滔东流去的江水……给了可之无限的想象力。这儿的山水之灵气,使他从小一有空,就跑到长江边看那一只只往返于长江江面上的木船。他特别喜欢细致观察“纤夫”在洪水滔滔的长江边拉船的的神态……

著名油画家陈可之这家人

陈可之作品

20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散文《我家门前的船》,这篇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就同陈可之创作的《长江魂•纤夫》所反映的船工生活状况几乎相同。他是用画面语言来表达对船工的敬仰。他用那气势恢宏画面场景,釆用色调明暗、光线强弱,用光,用色,产生恢弘之美;他以太阳与闪电、纤绳与船体、地形与地貌的不同特征对比,来烘托主题。这主题就是画面中的11位纤夫。陈可之这位艺术家,在处理纤夫画面上,注重人与人之间的面部特征与情感的变化,注意人与人之间的间隔距离与形态质感,形成了不同特质的一群铁骨铮铮的汉子。他们身背纤绳,咬紧牙关,赤裸身体,仅围一块遮羞布,埋头俯身,爬行在悬岩峭壁上,拽住纤绳与奔腾的江水抗争。船工们坚持一个信念,为了下一代……他们吼着川江号子,沿着前辈的步伐,前进,前进!那惊人的重压,是力与力的较量。在风雨中,在酷暑下,那纤夫们一张张沧桑的、沟壑纵横般的脸厐和古铜色身躯,在阳光下,在暴雨中,凝聚成立体的群雕,使人震撼。这就是艺术家的创作魅力。

著名油画家陈可之这家人

陈可之作品

作为一位有修为的画家,技艺精湛,内涵深刻,是文化修养所蕴藏的潜质所在。他的作品表现的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中国油画的气派。在一幅幅精美的人文历史题材的创作上,他用画笔留下了故乡浓墨重彩的记印……

著名油画家陈可之这家人

陈可之作品

陈可之的兄长,陈册先生,幼受庭训家风,学养尔雅、低调稳重。他有幸成为高校书法艺术教育专业建立后的“科班”学人,是著名学者、书法家徐无闻、荀运昌、秦效侃教授的门生。现是重庆理工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协副主席。出版有《中国历代书画题跋精粹—元代》、《书法鉴赏》、《陈册书法篆刻作品集》。陈册先生在重庆书法文化事业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著名油画家陈可之这家人

书法家陈册摄于三亚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江津白沙,长江边上的古镇,凝聚了山水间的灵气,孕育出了无数的优秀人才。这一家三代人,是江津白沙历史长河中闪现的朵朵浪花,也是白沙精英人物的代表。让这一家人“勤学求实”的风范,成为家乡人前行的风帆与见证吧!愿著名油画家陈可之在创作道路上越走越远,更上一层楼。

2017年6月写于江津

作者系: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油画家   江津   纤绳   著名   船工   纤夫   县志   长江   重庆   古镇   油画   书法   题材   作品   旅游   历史   陈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