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门前的船

我家门前的船

我家门前的船

罗安会

原创

2017-10-24 11:29:09

我家门前的船

文/ 罗安会

我常常站在我家门前,凝望着江面上穿梭往来的船只,思绪万千——

我家门前的船我家门前的船(作者摄)

建国60多年来,有数不清的船只从我家门前驶过。从帆船、货船、轮船到飞艇。船的变迁,是新中国繁荣昌盛的一个缩影。我出生在重庆渝西长江边上的古镇朱沱,我与新中国同龄。当我认识长江时,就认识了木船,也认识了勤劳勇敢的船工。

12岁时,我第一次乘木船从朱沱到白沙镇舅舅家,那时,朱沱的交通工具叫揽载,是一只只客货混装的木船。朱沱到白沙的揽载是用最大的木船,长10余米,寬约3米,桅杆9米,桅杆上长期挂着能拆下来的白布帆,(上水行船有风时使用,叫帆船。)这只木船上的船工10余人。天刚亮,船出发了。10余位船工在船头上踏着整齐的步伐,低声哼着川江号子,不停地摇动着双桨,在江面上划呀划,划个不停。当船遇到险滩时,船工们高呼:“滚——滩——罗!”

我家门前的船网络照片

这时,船像一片小叶,在江水中摇摆起来,非常厉害,像要被江水吞没似的,我非常害怕,紧紧地抱着船上的木板。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船只和船工在险滩恶水中葬身于水底。此刻,船工们同舟共济,使劲地摇着桨,高呼着号子,向白沙划去……船仓内,坐着背背篼的,挑杂货的,提跨包的商贩和乘客,三四十人挤坐在几块硬木板上,船的摇动,我的头都被摇晃得晕乎乎的。无聊的乘客在狭窄的船仓内闲谈着,呛人的土烟味、烧煤蒸饭的煤烟味,汗味,脚臭味使人难受。我发愣地呆坐在船仓内,望着头顶上用来避风挡雨的几张竹蓬。木船的蓬是篾匠用竹片手工编织而成,几顶蓬搭拢变得了船仓。我百无聊赖地在仓内,期盼着早些下船。一天的航行,船工、乘客仅吃了两顿白水菜下罐罐蒸饭。(生活紧张年代,我们在木船上吃饭还要拿粮票呢!)傍晚时分,船才到白沙。这90里的水路好远好远哟!

我家门前的船网络照片

在舅舅家小住几日后,我仍乘这只木船回朱沱。此时,正值盛夏洪水季节,船要逆水而上,不知要坐多久船才能回到家?黎明,开——船——啰!一位60多岁的船长(船尾掌舵的)吆喝着,将一大圈金黄色的竹制纤藤放出40余米远后,10余位船工赤裸着身体,仅围了一块汗帕子,身披一块搭肩,搭肩上的搭袢卡在纤藤上,纤藤弹起、绷直,船体顿住,随后船工变成了纤夫。在烈日下,晒黑了皮肤的船工们,赤脚踩在长江两岸古老悠长的纤道上,向前进。此时此景,我想到了白沙藉的著名油画家陈可之先生,他创作的油画《长江魂●三峡纤夫》获国家文化部金奖。为何?这一题材是“船夫曲”永恒的主题。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陈可之从小生长在白沙长江边,细致的观察纤夫生活后,用画面语言来表达对纤夫的敬仰。在他的“纤夫”作品中,以太阳与闪电作陪衬、纤绳与船体、地形与地貌的不同特征来烘托主题。画面中的1 1位纤夫,也正如我记忆中为我们拉船的那一特殊群体,他们形成了一群铁骨铮铮的汉子。所以作品获得国家文化部的最高奖项。

我家门前的船陈可之作品《长江魂. 三峡纤夫》

纤夫,是劳动者中最能吃苦的一种称谓。千百年来他们身背纤绳,咬紧牙关,在烈日下,在风雨中,赤裸身体,埋头俯身,爬行在悬岩峭壁上,拽住纤绳与奔腾的江水抗争。他们嘿佐、嘿佐地吼着川江号子,踩着前辈的足迹,前进,前进!眼前一幕,是力与力的较量。我无意中挥动着拳头,为纤夫们加油鼓劲,船终于过了一道道险滩、溪河、一道道峭壁、悬崖。船,终于在傍晚时分回到了家。我想,他们何时才能结束纤夫生活啊!

上世纪70年代末,船,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此,结束了纤夫长江两岸行的历史。我家门前的木船变成了机器船、轮船。

我家门前的船我家门前的船(作者摄)

当知青返城的一天,我乘上蒸汽机轮船,到江津县城一单位当上了一名供销业务员。从此,我与船结下了不解之缘。第一次出差去乐山,乘座的一艘机器轰鸣、船顶冒着浓浓黑烟的轮船,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10年后,我当起了个体老板。在江面上,我跑得更勤、更快、更欢。我乘坐过轮船、旅游船、汽垫船。快捷的船帮了我的忙,使我的生意蒸蒸日上。

我家门前的船我家门前的船(作者摄)

在建国60周年之际,我带着全家人乘游轮观光旅游了。从我家门前乘船到重庆,从重庆乘豪华游轮抵达上海。乘坐游轮如同住进五星级酒店,近1000人在船上生活,一应俱全。无论白天黑夜,豪华游轮在江面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在游船甲板上,乘客们观赏两岸风光,沿途停靠游览了名胜古迹,这样的感觉,这样的生活特别爽。

我家门前的船我家门前的船(作者摄)

60年来,长江变了,航道更通畅了。江面上,一道道彩桥使江南江北变通途,绿阴长堤比比皆是。长江两岸青山环抱,高楼林立,一派繁荣景象。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为新一代船工感到自豪!

2017.10.22.于江津

作者系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江津   文化部   纤绳   门前   我家   船工   纤夫   险滩   木船   号子   江面   长江   轮船   乘客   作者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