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宫小学时的记忆

南华宫小学时的记忆

文/ 罗安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离开南华宫小学也远去50余年了。然而,那挥之不去的小学生活与对启蒙老师的记忆,却永远在脑海中闪现。

南华宫,在重庆渝西长江边的古镇朱沱场尾。县志记载,南华宫也建200多年了。是南方岭南客家人在这儿经商修建的活动场所。

南华宫小学时的记忆

我读小学时的南华宫(赖培汉提供照片))

南华宫小学时的记忆

作者小学时的全家合影

解放初期,南华宫也成为朱沱镇人民政府的完小。走进南华宫大门,三重青石以浮雕修建,显得高贵、典雅。左面临江一排三层木楼,显示出南方古建筑的独特韵味。这排楼房有12间教室,教室外一排排生机勃勃的法国梧桐树给校园带来一片绿阴。登上九级台阶便是一块约1000平米的石坝,课余时间同学们几乎都在这里滾铁环、铲铊镙、跳绳、踢键等;同时,也是全校师生训话的场所。石坝两侧廂房是10多位教师宿舍;拾阶而上进入办公室。早晨7点到晚上7点,20多位教师都在这里办公。办公室后面是南华庙了。我读一、二年级时很害怕去南华庙,庙内供奉着10多樽形态各异的菩萨,十分可怕。后来学校扩容,将菩萨抬出去倒在外操场的溪沟里,将南华庙改成教室和礼堂,这就是我小学时的南华宫母校。从现在的办学条件来看,南华宫10多个班级,显得十分拥挤,高低不平的建筑也不适合办学。可是,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从这儿走向了祖国各地。

南华宫小学时的记忆

朱沱古镇埸口(赖维书提供照片))

我的启蒙老师、班主任吴嘉会,40岁出头,短发,穿着整洁,一张严肃的脸上佩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她上课时很恶,调皮学生常被她体罚,我也在其中。但她上课很认真,同学们都喜欢她上课。说实在的,我读初小时有些调皮,爱出风头。比如,下课后我们几个男同学在讲台上学电影《白毛女》《抓壮丁》《南征北战》等中的反面人物,博得同学们西西哈哈大笑,吴老师也看不惯。那时,我家姊妹多,父亲在上班,母亲持家也很忙,家里吃饭不准时,每当我迟到,她就让我站教室,放学后还被罚留校补课或扫教室。那时老师补课是无偿的,但她的这种教育方法我很逆反,有时和老师对着干。一次,校长带了10余位老师来听吴老师语文公开课。在公开课前,她给同学们打招呼,“老师提问,你们都要举手发言”。真的,在公开课时,吴老师让同学们回答问题,全班齐刷刷地举手。我举手并高声说道,“老师我答”。老师不让我回答也不好,结果我站起来,有意识的学口吃回答问题,弄得班上轰堂大笑,这一下子把纪律搞砸了。这么一来,老师十分生气,又罚我站了下一堂课。

南华宫小学时的记忆

作者上学经过的巷子

在三年级时,我在镇上一垃圾堆里捡了一颗手榴弹,因不懂事,拿到学校显洋盘。下课后,我约几位男同学在后面礼堂投弹玩。很快,吴老师和校长冲到礼堂,收缴了手榴弹,并在全校集合时点名批评了我。至今想起来还真后怕矣。

上世纪50年代末,国家仍在百废待兴中搞建设,物资匮乏,生活困难,一律凭票计划供应。老师们在食堂的生活很简单,白水菜下盅盅饭。当然,我家更困难,大哥罗安琴和大姐在外地读师范和高中,二哥罗安文17岁时参军去了。我家成为“光荣之家”,我和四哥罗安南都在同一小学,每学期交3块5的学费都困难。吴老师却找校长申请,年年减免了我俩兄弟的学费。由于贫困,我们男同学上学几乎是赤脚,穿的衣服补了又补。那时有个口号叫“艰苦朴素”。特别是隆冬雨天,我没胶鞋、皮鞋,仅带一双布鞋放在书包里,赤脚走到校门口的水凼凼洗了脚,穿上布鞋进教室。后来吴老师知道了让我去她家洗热水脚,这件事,我却感动了很久很久。

南华宫小学时的记忆

前排左一吴嘉会老师 前排右一罗安南

特别是数九寒冬,同学们都喜欢提烘笼上学。有一次,天下着大雪,天气寒冷,全校学生几乎人人都提着烘笼在课堂上课,课间操时,同学们都龟缩在教室里烤火。校长见状,立即召集全校师生,在操场训话道:“烘笼是乌龟,越烤人越萎”,并下令禁止带烘笼上学。可是,接连几天的大雪,好大一部分同学都生了病,吴老师根据学生家长反映,找校长取消了禁令。

南华宫小学时的记忆

(罗江伯提供照片)

三年自然灾害,大家的生活更加困难,不少老师和同学得了水肿病,学校开始养殖“小球澡”当营养品吃,治水肿病。吴老师将分的那份“小球澡”送给我和班上的同学吃。虽说腥臭难吃,但可以救人一命。由于老师对我的关心,我也想为她做点什么。一天,我见她家里水缸没水了,我主动到河边挑水,将水缸挑滿,这是我第一次为老师分忧。

进入四年级时,我大哥罗安琴师范校毕业后也分到南华宫小学教书,在他和吴老师的教育下,我变了,我遵守纪律了,成绩也有好转了,成为“三好学生”。

第二年春天,朱沱同全国一样,开展“除四害”运动,连续三天开展“歼灭麻雀”。南华宫小学积极配合,组织弹弓队、捣鸟窝队和呐喊队。我呢?吴老师分我在学校捣鸟窝队。

南华宫小学时的记忆

网络照片

这天9时许,随着铁炮轰鸣声,全镇吼声四起,锣声、鼓声、鸟枪声、鞭炮声、锅盆铁器的敲击声,铺天盖地,经久不息。一群群受惊的雀鸟,东飞西藏。受惊的雀鸟不堪一击,个个魂飞魄散,落地身亡。在群情激昂的“麻雀歼灭战”中,从医院传出不幸消息,南华宫高年级的罗太行同学,在追赶雀鸟中将裤包内的纸制炸弹引爆,流血过多,不幸身亡。我和张天国在桐子林爬树捣鸟窝时,张天国从树尖3米高处落地,把头摔伤,而今头皮上仍留下一道长长的伤疤。悲剧仍在上演,主角竟成了我。那天晚上,我哥将打鸟的火药拿回家后,我好奇,倒了一点火药,用纸卷成引线,划燃火柴看引线喷火花玩。瞬间,火花点燃那包火药,火药爆炸,我被烧伤,住进医院,吴老师多次来看望我。我伤愈后,幸好脸未破像,手腕却永久的留下了疤痕。

南华宫小学时的记忆作者与画家吕效书摄于作者故居

光阴荏苒,50多年前南华宫小学的学习,老师的启蒙教育,是我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步,小学虽然是短暂的,但是校园的学习风气以及老师的奉献与关爱是无私的,是值得回忆的。

2017.10.12.于江津

作者系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南华   学时   烘笼   鸟窝   火药   礼堂   全校   校长   教室   困难   记忆   同学   老师   小学   照片   作者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