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宋朝的文化开花

说文学总会想起老师那句“唐诗宋词元曲……”,对于历史仅限于初中和高中的教科书,背了一大堆年月份事件。就如同昨天一样,会冒出“今天是九一八,九一八事变”。宋朝记得最多的是赵匡胤的“酒杯释兵权”,至于他老人家如何打天下就不清楚了。

也许是选择性记忆,自高中开始对于宋朝的印象就只有“词”了。先不说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那种小儿女兴尽晚回舟的场景;那“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何等的愁容“怎奈一个愁字了得”!想想刘咏那“执手相看泪眼,更无语凝噎”的离别场景,我们也会经历,但是就是写不出那种感觉;再看苏轼那“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穹苍”的豪情万丈;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陆游的“一杯闲愁,几年离索”……无论是儿女情长还是铁马沙场,他们都能用最最简短却能达意的了了数十字表达的淋漓尽致。

最近听书《宋朝的活色生活》有时候在想为什么宋朝文学会如此繁盛,与唐诗并驾齐驱,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璀璨耀眼?文化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人。“最无一用是书生”在那个生产科技都比较落后的年代,作为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书生,能够生存下去,少不了物质精神的支持。首先是统治者重文,文治还是武治,是统治者的选择。

这得从“酒杯释兵权”说起,功高盖主,马上得天下,俗话好“功高盖主”,只有兵权在握才能高枕无忧。最高统治者平定战乱,国泰民安,没有丈可打,那么人做什么?发展经济、旅游、文化事业……得让老百姓有事做忙碌起来。当然,民以食为天,经济是立国之本,所以宋朝做的不错……“仓廪实而知荣辱”,经济发达了讲求文明;另一各方面“饱食而思淫欲”,就是今天那句话“男人有钱就变坏”。怎么办?如何解决经济发达之后的矛盾呢?还是那句话“找事做”,有钱人去读书吧,政府重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粟千栗……”,最关键是读书通过科举可以升官发才,可以改变命运。

当时的科举制度付出不可磨灭的功劳。突然想起今天我们也经济发达,重视教育,可是为什么没有出现当代的李白?为什么没有“洛阳纸贵”的场景?相反的是各种娱乐八卦独占娱乐前沿,而文化艺术……狎伶危害,值得深深的思考。

为何宋朝的文化开花为何宋朝的文化开花为何宋朝的文化开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宋朝   马上得天下   洛阳纸贵   仓廪   穹苍   文治   国泰民安   文化   兵权   科举   统治者   酒杯   书生   场景   高中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