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推荐官」岳麓山岳麓书院八景,你知道几个?

第一‍景 ‍柳塘烟晓‍‍

书院头门南边原有无名古井一口,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朱张会讲”,前来听讲的人不计其数,载人的马匹多得将池塘的水都喝光了,古池故得名“饮马池”。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山长罗典在池中修筑了一座蘑菇状的草亭,又在池的周围种植垂柳,取名“柳塘烟晓”,列入“岳麓八景”。嘉庆二十四年(1819)山长欧阳厚均重修,改名风雩亭,亦存宋代古亭名。抗日战争被毁,现亭为1984年重修。柳塘烟晓是一处空灵的景致,罗典的一位学生罗绮曾作诗一首:

灵和漫独擅风流,曙景平添曲沼头。

朝露未青欲滴,春波渐暖碧初浮。

不妨吟兴偏因晓,那信诗情易感秋。

试向林前聊徙倚,溶溶新绿尽消愁。

「旅游推荐官」岳麓山岳麓书院八景,你知道几个?

「旅游推荐官」岳麓山岳麓书院八景,你知道几个?

第二‍景‍ 桃坞烘霞‍

桃坞指书院头门外公路坡下的一片桃林。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山长罗典始植。原桃坞长宽百余丈,植桃树数百株,后渐渐荒废。现桃林面积较之古时要少得多,桃林亦为新植,师生称之“桃李坪”。

清代著名学生严如煜曾作《桃坞烘霞》诗:

晴云香霭雾融融, 簇锦花团羡化工。

禁火不烧寒食后, 绮霞疑灼赤城中。

芳枝春放千株艳, 暖气晴蒸半里红。

莫道本来根叶好, 须知颜色待东风。

「旅游推荐官」岳麓山岳麓书院八景,你知道几个?

「旅游推荐官」岳麓山岳麓书院八景,你知道几个?

第三‍景 风荷晚香‍

书院头门北侧、文庙照壁之外,有黉门池,始凿于宋代,与饮马池相对应。“黉”,即古时的学校。池上有亭,名曰吹香亭;相传为宋代尚书钟仙巢所建,宋理宗亲书“仙巢吹香亭”额,并书杜荀鹤《题衡山隐士山居》诗“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为柱联,久废。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山长罗典筑今亭,名为东亭,并建有木桥通往亭内。嘉庆二十四年(1819),山长欧阳厚均为存古迹,改东亭名为“吹香亭”。道光六年(1826年)改木桥为石桥。抗日战争中亭毁桥存。现亭为1984年修复。因池中遍种荷花,岳麓八景之一的“风荷晚香”即取景于此。

清代岳麓书院学生严祜曾作诗《风荷晚香》,诗中所谈到的不是夕阳流去、细雨情浓的黄昏,而是夜风渐起、月上梢头的夜景:

何处消残暑,池荷入夜风。

香清衣欲袭,波静月初融。

晚景微茫里,寒芳淡远中。

由来怀茂叔,应许赏心同。

「旅游推荐官」岳麓山岳麓书院八景,你知道几个?

「旅游推荐官」岳麓山岳麓书院八景,你知道几个?


第四‍景 桐荫别径‍

桐荫别径,为书院八景中的一景,指从黉门池经文庙北通往爱晚亭的一条曲径,古代连接麓山寺与道乡祠的山道。因路旁种有桐树而得名。清乾隆年间,书院山长罗典进行园林建设时始辟,后渐荒毁。1984年修缮书院时,仍置桐荫别径以留古迹。今之别径虽有别于古之别径,亦无桐树,但小路两旁古树参天,林木繁茂,闲来漫游其中也别有意趣,不失为休息散步、陶冶性情的好地方。

清代书院学生严如煜写有《桐荫别径》诗:

添得丛祠一段春,千株嘉植晓烟匀。

残碑字蚀崇台古,密叶阴沉曲径新。

绿草黄泥峰半路,青鞋白袷树前人。

他时郁郁孙枝老,会有丹山鸟宿频。

「旅游推荐官」岳麓山岳麓书院八景,你知道几个?

「旅游推荐官」岳麓山岳麓书院八景,你知道几个?

第五‍景 花墩坐月‍

书院园林中另一有名的景致就是花墩坐月。这是要用心灵的假设去感受的景色,因为夜晚园林高墙锁闭,一般无人目睹。遥想月在中天,人在园中,或阴或晴、或圆或缺,设若独自一人,则会凭添许多清闲之胜;如是三五成群,又会生出许多风月闲情。

清代书院学生蒋鸿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良夜花阴静,庭空皎月浮。

境悬心朗朗,人定意悠悠。

玉露清如濯,银河淡不流。

栏干风细起,虚室已澄秋。

「旅游推荐官」岳麓山岳麓书院八景,你知道几个?

「旅游推荐官」岳麓山岳麓书院八景,你知道几个?

第六‍景 碧沼观鱼‍

书院园林位于书院中轴线后部南侧,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当时罗典任山长,辟书院周围空地,修池塘泽沼,筑亭台假山,引岳麓山清风峡溪泉涧流,植名花树木,形成最初的园林景观。今存园林为1992年修复。

园林中部,以水池为中心,山涧清泉穿行其中。池内遍种睡莲,鱼游其中。环池缀以花草、树木、拙石。筑有石桥,流水泻于桥下,声似琴笙。池与桥的南面有一巨石,临水一面上书朱熹“鸢飞鱼跃”,面岸一面刻张栻“招隐”二字。临池观鱼,古人看过,今人仍然可以享受,“碧沼观鱼”是为书院八景之一。

清代举人陈融观曾作《碧沼观鱼》诗:

山池残雨收,细浪鳞而作。

悠然濠濮心,一镜不肯唾。

偶然啖蘋花,波动云影破。

「旅游推荐官」岳麓山岳麓书院八景,你知道几个?

「旅游推荐官」岳麓山岳麓书院八景,你知道几个?

第七景 竹林冬翠‍

竹林冬翠为岳麓书院八景之一。清乾隆年间书院山长罗典建于园林西边。竹林历来为名人墨客所称颂,其最好的景致莫过于冬季。冬季雪落之时,漫山遍野皆成粉妆玉砌。此时,傲然雪中的葱翠竹林,刹间披上了洁白的绒衣,藏不住的竹叶尖尖从雪中钻出来,与白雪映衬,更见翠绿,更现生机。人如其中,可感受这永恒的自然造化之美。

「旅游推荐官」岳麓山岳麓书院八景,你知道几个?

「旅游推荐官」岳麓山岳麓书院八景,你知道几个?

第八景 曲涧鸣泉‍

曲涧鸣泉为书院八景之一,曲涧,指从清风峡爱晚亭流经书院园林的溪涧,自古有之。

曲涧边,最好的去处就是爱晚亭,山中各峡谷的溪水在此汇聚,每当春雨潇潇或秋雨绵延,山中水流顺涧而下,喧泄于此,声如洪钟,状如瀑布。而若云收雨散,独剩清涧山泉缓缓而下,送来数点桃花、几片红叶,流水簇拥着它们,欢欢笑笑,触石有声,其情景,闲适之极。择一青石而坐,书声雨水声相唱和,那画面也只有诗里才有。宋代书院山长张曾作诗“流泉自清泻,触石短长鸣。穷年竹根底,和我读书声。”此涧的好处,便可略见一斑。清代乾隆年间,罗典深悟此中佳境,在涧边建亭,以供观景的人躲避风雨,并将欣赏曲涧的鸣泉声,并以此命名。

「旅游推荐官」岳麓山岳麓书院八景,你知道几个?

「旅游推荐官」岳麓山岳麓书院八景,你知道几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赤城   嘉庆   书院   竹林   欧阳   曲径   旅游   木桥   朱熹   古时   宋代   石桥   景致   清代   园林   岳麓山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