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游览福建客家民俗文化村


观光游览福建客家民俗文化村


观光游览福建客家民俗文化村


观光游览福建客家民俗文化村

2019年11月22日,我自驾游来到福建客家民俗文化村——洪坑观光游览。洪坑不仅有土楼,而且有客家家训馆、客家米酒坊、客家祠堂、客家功名柱等。洪坑是福建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其民风民俗淳朴,是远近闻名的客家民俗文化村,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洪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东南部山区,四面群山环抱,是一个拥有五百余户人家、两千多人口的小山村,一条洪川溪穿村而过,洪川溪两岸绿树成荫,依附在溪流两岸的古建筑一字摆开,三十多座历经几百年风侵雨蚀的土楼巍然屹立,方显出洪坑客家民俗文化村之丰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和当地政府重视客家民俗文化村的开发和建设,为洪坑这个客家民俗文化村的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尤其经过上下齐心努力,使得洪坑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如今游客来到福建客家民俗文化村洪坑,映入眼帘的不仅是几十座土楼雄伟古朴,而且溪流潺潺,四面青山如黛,连绵起伏,风光无限,景色迷人。洪坑俨然是一个土楼民俗文化村,是浓缩的永定客家土楼博物馆。洪坑这个看似平常的自然村落,因为至今尚存三十多座大小不一、方圆各异的客家土楼,所以才扬名天下。真如洪坑宣传的那样,村中有最富丽堂皇的"土楼王子"振成楼,有最小的"袖珍圆楼"如升楼,有布达拉宫式的奎聚楼,有府第式的福裕楼,还有土墙最厚的景阳楼……天然镶嵌于梯田山谷间、弯曲溪岸上,与山林、小溪、自然村落组成旋律优美的田园牧歌。我来到洪坑村,立即被洪坑的土楼、村容村貌、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氛围所折服。

我沿着蜿蜒曲折的洪川溪走进了洪坑,洪坑街面整修一新,凸显路平,街道两旁美化得很好,村民将自家产的柿子、柿饼、茶叶等农产品,一一摆放在街头,供游人挑选。除此之外,有经营头脑的村民,除经营自家生产的农产品和小食品外,还从外面批发了一些小商品,一同摆放在街头巷尾,供前来观光旅游的客人挑选,以增加家庭收入,补贴生活。另外,洪坑的店铺、饭馆一字排开,任游客在此消费。此情此景,显得洪坑村民生活充裕和丰富多彩,当然,尤其还显得很有品位。我初来乍到洪坑,感到洪坑村的一切都很新鲜,先是购买了当地生产和加工成的柿饼,而后再买了洪坑的土特产。再有洪坑村的田园风光也很吸引人……

洪坑民俗文化村非常有特点,有吸引力。我边走边欣赏,不时来到了富丽堂皇的"土楼王子"振成楼前。应该说“土楼王子”振成楼名声在外,振成楼不仅设计新颖,而且建设得也相当漂亮,是一座典型的外土内洋,中西结合的新型土楼建筑。经介绍,我还得知这幢非凡“土楼王子”振成楼建筑内,在其建成后的百年内共走出学者、名人、科学家等几十人。为此,民国时期大总统黎元洪还亲笔为振成楼题词表示祝贺!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尚安先生,就是从这座土楼里走来的现代科学家。

有关“土楼王子——振成楼”的传说和故事很多,诸如有人开玩笑说,振成楼外观上看去像是一顶官帽,两边帽翅分别为右边的醒庐私塾,和左边的日昇烟刀坊。你还别说,经人这么一说,我从远处望去,还真有那么一点意思。再后我一连观光游览了几座土楼,还看了洪坑祠堂,以及立在祠堂前面的功名柱。经当地导游介绍得知,洪坑自建村以来成就大事者,即官升至县太爷以上者,洪坑村都为其立起功名柱一根,现存功名柱共计24根。导游还告诉说,凡功名柱顶端有一小狮子的为武官,文官功名柱顶端是尖的,如同笔尖。如此文官16根,武官8根。洪坑村设立功名柱,目的是激励后人奋发进取……

洪坑为福建客家民俗文化村之突出代表,我今日洪坑一游,收获多多,不虚此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福建   客家   龙岩市   永定   民俗文化   柿饼   武官   文官   祠堂   富丽堂皇   功名   溪流   村落   村民   王子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