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情节”

万凯讲故事


故乡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是不言而喻的,中国人的故乡情结更是早已深植于文化之中了。

古之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几乎成为儿歌,打小人人都会吟诵。当代歌手费翔的一首“故乡的云”,曾激起不知多少人的共鸣,费翔由此红遍大江南北。

如果要说古今思乡的绝唱,我以为当属原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望大陆》一诗。诗中唱到:“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据文载,所谓“殇”,是指“无主之鬼”。细读此诗怎不使人悲怆而涕下!这首诗表达的已不是一般的思念故乡之情,而是一首思故乡喻统一,由此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由此看,中国文化在对待故乡情结上又有升华的一面。那就是在国家与故乡的关系上,将国家利益既融入故乡情结之中,又置于故乡情结之上。

大汉名将霍去病抗击匈奴,战功显赫,汉武帝为奖励他,在家乡为他修一处豪宅,但霍去病推辞不受,说“匈奴不灭,何以为家”。后霍去病终因征战病死在荒漠边陲,年仅24岁,此先国后家,为国忘家的精神为后世所传颂。

当代伟人邓小平16岁离家出国探索救国图强真理,就再也没有回过故乡。他逝世后的“落叶归根”是把骨灰撒在他驰骋疆场,抗击敌寇的太行山脉,洒向祖国的蔚蓝大海,因为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深爱着祖国人民和祖国的山山水水。

以上伟人和名人的故乡情结总使我们向往、感慨不已,但咱普通人肯定是不能以之相提并论的。就拿自己来说,在故乡的情结上,就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

在我的个人履历表上,籍贯一栏填着父亲出身地的乡下老家,但我出生至八、九岁前却是生活在父母工作过的一个小煤矿。后来的生长、学习、工作先后在六、七个地方呆过,少则三、五年,多则七、八年。随着年龄增长,本该乡愁日增,但心里“何处是故乡”却日渐彷徨?对父亲的老家虽有着几许亲情牵动,却因从未在那里生活过而少有回去看看。对顽童时光的小煤矿,虽充满向往,但其因资源枯竭早已关闭,几成废墟,只有在梦中相忆而已。倒是当“知青”,做“采煤工”等在艰苦岁月里度过时光的地方,常激起我回去看看。《红楼梦》里有句劝言叫“莫把他乡作故乡”,但于我,故乡或他乡,总有些情感难已释怀------。

直到前不久我读到一篇纪念美国“阿波罗”号飞船登月的文章。文章记叙了当时让宇航员们实现人类亘古通今的梦想时,真正惊叹的并不是眼皮底下的灰色月球,而是远处那蓝色夺目的地球,他们亲眼目睹地球从月平面线上冉冉升起的宇宙壮观,对地球的崇敬之情远比近看月亮要强烈得多。他们由此激动不已,通过直播祝福地球上的人们:“愿上帝保佑你们,保佑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我被此深深地感动了,这感动慢慢融进我心里,滋润着我,温暖着我,我的心豁然开朗。

在重庆,我们是某区某乡人;在市外,我们是重庆人;在国外,我们是中国人;从月球上看来,我们又都是地球人。我想,凡人类都是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之上,生命存之于亘古不变的宇宙之间,古之所谓天人合一不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吗?人们生于此,长于彼,结庐于斯,就是把自己生命的一段光阴留在了那里,故乡也好,他乡也罢,都是自己生命的驿站,生命的足迹是永恒的!
我真心祈祷生活在每一个地方的人们,都平安着、幸福着,度过自己美好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故乡   高山   匈奴   绝唱   重庆   月球   伟人   他乡   情结   祖国   情节   地球   时光   大陆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