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的西安交通大学

因为1996年是西安交通大学百年华诞,在此做个纪念。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备注也是引用于新华社,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

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1996年的西安交通大学

1996年1月26日 陶明

西安交大为了给品学兼优而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深造机会,采取了“增大奖学金力度,争取来自社会的资助,减免困难生学杂费,发放一定数额的困难补助,广开勤工助学渠道”的五管齐下扶助困难生的措施,做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影响学业。这是该校党委副书记(右二)勉励得到帮助的困难学生刻苦学习,早日成才。


1996年的西安交通大学

1996年4月8日 陶明

1996年4月8日,2万多名来自海内外的校友汇聚西安交通大学,庆祝母校百岁华诞。西安交大的前身为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40年前为支援大西北建设西迁西安后,为国家培养近7万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这是电机系绝缘专业的66届毕业生回到阔别30年的母校,激动不已。


1996年的西安交通大学

同上

1996年4月8日,钱学森图书馆在西安交通大学建成,这是中国第一座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图书馆。钱学森曾于1929年至1934年在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


1996年的西安交通大学

1996年4月15日 陶明

西安交通大学在百年校庆之际,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科技成果交流会,该校近年所取得的18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在交流会上公开亮相,来自山东、新疆等21个省区的代表参观了这些科技成果。1978年以来,该校1100多项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高达90%以上。这是人们在试用西安交大开元集团研制生产的可视电话门铃。


1996年的西安交通大学

1996年6月29日 杨小兵

1996年6月29日,在西安交大100周年校庆活动上,该校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职工杨琦田晓珍夫妇今年4月8日出生的孩子杨剑霆有幸成为第五个银匙的主人。这是美洲交大校友会给每一个交大职工在交大建校纪念日(4月8日)出生的孩子的礼物,希望他们能成为优秀的新一代交大人。【不知道这种约定习俗还延续没有】


1996年的西安交通大学

1996年7月18日 陶明

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是唯一一所经国家教委批准,由学校自行命题考试,从初三、高一学生中直接选拔录取少年大学生的学校。10多年来,该校已探索出工科方面优秀人才培养的规律和途径,不仅为一部分智力超常的少年赢得了成才的最佳年龄期,也为我国工科本科教育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成为闻名遐迩的早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摇篮。       
少年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学校为此选派热爱学生、工作负责、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班主任,他们在教育中发挥核心作用,与任课老师及家长联系,并定期召开主题班会,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是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冯博琴(左一)、任课老师陆诗娣(左二)与少年班的学生在一起谈心。【多张,略】


1996年的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大的莘莘学子 1996年8月16日 陶明

在中国开发建设西北、西南的科技人员中,每10位就有4位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迁40年,已为国家培养了近7万名大学生和研究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国家大、中型骨干企业的领导,为振兴西北、西南地区的经济,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96年的西安交通大学

同上

89岁高寿的教授周惠久(左二)和他的三代学子顾海澄(左三)、吴敬梓(左一)、刘义祥(右一)在一起。这些学子如今也执教于西安交大。
周惠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中国金属材料强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执教于交大近半个世纪。


1996年的西安交通大学

同上

堪称交大发展的历史见证人、现年90高龄的物理学教授赵富鑫,在夫人的陪伴下在校园里沐浴春光。


1996年的西安交通大学

同上

博士生导师王尚锦教授(左一)主持研究的“全可控涡三元节能压缩机转子技术”及相关成果分别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亿元。


1996年的西安交通大学

同上

43岁的郑南宁是西安交大最年轻的副校长,1985年获得日本工学博士学位,近些年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神经计算及其在机器视觉中的应用、语言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多项研究课题,有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西安交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的多项高科技成果为国家七五和八五攻关做出了重大贡献;1995年完成的“863计划”,课题“JZR—V精密装配机器人视觉系统”,是专为国家计划项目“精密一号装配机器人”提供一套完整实用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视觉系统产品的高科技课题。


1996年的西安交通大学

同上

西安交大最年轻的博士生指导教师李长久教授(右一)在指导研究生。李长久1989年毕业于日本大阪大学并获博士学位,1994年成为博士生导师时年仅31岁。


1996年的西安交通大学

同上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5年10月通过国家验收,覆盖电工材料与绝缘技术、电器两个重点学科和交电压技术博士点,现已具备进行所属学科领域研究、高级人才培养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工作的比较完善的手段和条件。


1996年的西安交通大学

同上

西安交大有东、西两个花园区,景色优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西安交通大学   新华社   华诞   精密   少年班   科技成果   博士生   交大   中国   机器人   困难   视觉   学校   国家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