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这恐怕是白云庵在我心中最贴切的印象了。

国庆节到成都大邑县的斜源古镇玩,在镇上看到有关斜源的介绍,说这境内有一处唐代佛学文化遗址白云庵,便决定去看看。

其实之前在头条上看过一位熟悉的博主发过相关视频,只知道白云庵在远山之上,道路难行,但还是忍不住想要前往。

开车从斜源镇上出发,沿着河道往江源村方向行驶。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刚下过一场雨,路边的山林青翠,河水纯净,空气无比清新。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从江源村主道旁的岔路驶入上山的村道,此去白云庵共有5公里的山路,果然不出意料,盘旋而上的山路狭窄、陡峭,发动机一直高转速运行,就没有可供车子喘息的地方。唯一感到安慰的是铺装路面,除了会车有点恼火外,行车倒是无碍。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在途中遇到一个当地的老阿姨,向她打听上面的路况,结果她向我们搭车,她也上山,让我们载她一程。上车后通过交谈得知,她是去山上地里扯黄豆的,得知我们要去庙里,(刚开始她以为我们是要去太阳庙,因为这山上不光有白云庵,还有一座太阳庙。)便热情地告诉我们怎么走。

老阿姨在山腰的一块黄豆地路边下车,我们则继续前行。

行至山腰之上,已能看见对面的山峰,雨后的山峰格外清新。路边的植被已经泛黄,再往上走,路面上已铺满了落叶。“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里的秋意更浓。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公路的尽头,是一块宽敞的平地,边上堆放着木材,一旁还有一面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广告牌。原来斜源是“药材之乡”,盛产黄连、黄柏、杜仲、厚朴等中药材,而白云庵所在的地方便种植着成片的药材。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停车的地方

平地前方一条小路通往竹林深处,路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有白云庵遗址及简介。白云庵到了。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穿过竹林,尽头的石阶上方立着一面重檐石照壁,顶部的脊饰、檐下的斗拱都十分精美,中间刻有圆形花纹浮雕,周身还有浅浮雕装饰,底座与檐顶长满青苔,整体造型古朴典雅。其风格与我之前在雾中山开化寺前看见的石照壁相似。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石照壁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脊饰与斗拱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中间有一道划痕,应该是被人为损坏

旁边还有一块大邑县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雾邑山佛教遗址。原来此山名叫雾邑山。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顺着照壁后的小路往里走,一阵狗吠,寻声望去,原来是一处人家。

树后一座青瓦房,房檐下挂着一块有些褪色的花油纸布,地上满是落叶,一只长相可爱的小狗立在院子中间正看着我们,树下散立着几根木柴。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往前走几步,看到了房子的正面,青瓦房有顶炊烟升起,墙角和院子里凌乱地堆放着各种杂物,四周杂草丛生,这房子看起来破旧不堪。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破旧的青瓦房

对面还有一户人家,看着倒整洁许多。路边地里种着青菜和豆角,还圈养了几只鸡。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一个老婆婆背着背篓走过来,我向她打了招呼,并聊了一会儿。原来老婆婆便是那座破旧不堪的瓦房主人,她一个人在家,家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去了,至于旁边那座房子已经没人住了。我问她为什么没有搬走,一个人住这里多孤单,因为这山下很多村民都搬迁了,她说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搬迁的赔款没有谈拢。

得知来意,老婆婆告诉我,白云庵里的居士已经走了,门都锁上了,这里也没有什么看头,但平时还是有游客来爬山。老婆婆还说这里海拔1300多米,从白云庵后山过去就是西岭雪山。

前面石梯上方就是白云庵了,仅一座大殿,果然锁着门。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殿前空地上两边各立着一座石碑,两座石碑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了,不过碑首的雕刻倒是很醒目,均为龙、凤图案。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石碑正面的碑首上刻的“二龙锁珠”图案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石碑背面碑首刻的“双凤朝阳”图案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另一座的正面碑首也是“二龙锁珠”图案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背面的“双凤朝阳”,比前一座石碑的双凤图案线条更柔美,更生动形象

龙、凤图案在一般的石碑上很少见,在制度森严的古代,龙和凤一起使用通常是皇权的象征。

另刻有“皇风永扇,日月齐明”八个字。从这两座石碑上的图案和文字中可以看出,白云庵曾经必定不凡,尤其是在这偏僻的远山之上,它的存在更是令人遐想。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皇风永扇,日月齐明”

可惜关于白云庵的历史资料并不多,只知白云庵与这两座石碑、还有前面的石照壁均为明代所建,在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入川时,白云庵的庙宇毁于战火不复存在,只有这石碑和石照壁仍然屹立此地几百年至今,如今这座仅有的大殿也是近代由居士信众捐建。我们也只能从这两座石碑的内容中去想象它被隐没的辉煌。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在大殿周围转了一圈,发现殿后还有一条幽深的小路通往后山,想来从这里徒步应该不错。但不知道上面有多远,便也没有继续往前。

成都乡野访古寻幽:寒山之上的无人小庙和孤独的一户人家

离开白云庵,经过那户破旧的人家,没有再看见老婆婆,倒是那条可爱的小狗汪汪地叫着目送着我们离去。

下山途中,我想起上山时扯黄豆的老阿姨说的太阳庙,想着顺路也去看看,但是没有找到在哪里,虽在此山中,却云深不知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大邑县   青瓦   寒山   齐明   竹林   斗拱   照壁   乡野   石碑   老婆婆   成都   黄豆   大殿   遗址   小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