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6月3日,第50个“世界环境日”之际,北京著名的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专家来江西考察拍摄野生鸟类,我陪同前往鄱阳湖区和上饶婺源为期4天的考察拍摄活动,拍摄到世界濒危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喉噪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蓝喉蜂虎、白胸翡翠和国家“三有动物”红嘴蓝鹊、普通翠鸟、绿鹦嘴鹎等,现分享给大家观赏。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喉噪鹛。

1、 黑水鸡:属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成鸟体长30—35厘米,嘴长度适中,鼻孔狭长;头具额甲,后缘圆钝;嘴和额甲色彩鲜艳。翅圆形,趾很长,通体黑褐色,嘴黄色,嘴基与额甲红色,两胁具宽阔的白色纵纹,尾下覆羽两侧亦为白色,中间黑色,黑白分明。其脚黄绿色,脚上部有一鲜红色环带。游泳时身体露出水面较高,尾向上翘,露出尾后两团白斑很远即能看见。拍摄地鄱阳湖区。栖息于沼泽、湖泊、水塘、水田、淡水湿地等地带。喜欢成对或小群活动,性谨慎。以昆虫、小鱼软体动物、以及植物种子、嫩叶、根、茎等为食。繁殖期为4—7月,营巢于水塘、湖泊水田或芦苇塘中,每窝产卵6—10枚,孵化期为19——22天。现为国家“三有动物”。(即有益的保护鸟类、有重要经济价值、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对于“三有动物”,我国刑法及相关法律规定,私自捕捉1只(条)就违法,捕捉20只(条)以上就构成犯罪,捕捉50只(条)以上就属于重大刑事案件。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三有动物”黑水鸡。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三有动物”黑水鸡。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三有动物”黑水鸡。

2.白胸翡翠:属佛法僧目翠鸟科,成鸟体长27—30厘米。该鸟头、后颈、上背棕赤色;下背、腰、尾上覆羽、尾羽亮蓝色。翼也亮蓝色,但初级飞羽端部黑褐色,中部内羽片为白色,飞时形成一大白斑;中覆羽黑色;小覆羽棕赤色。颏、喉、前胸和胸部中央白色。拍摄地鄱阳湖区。该鸟多站在水边树木枯枝上或石头上,有时亦爱站在电线上,常长时间地望着水面,以待猎食。飞行时成直线,速度较快,有时边飞边叫,啼叫声尖锐而响亮。栖息于溪流、水塘及沼泽地带,多为单独活动。白胸翡翠营巢于河岸、沟谷田坎土岩洞中,掘洞营巢。以小鱼、虾、蟹、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比“三有动物”更高一级。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胸翡翠。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胸翡翠。

3. 普通翠鸟:属佛法僧目翠鸟科,成鸟体长15—17厘米。前额、头顶、枕和后颈黑绿色。前额侧部、颊、眼后和耳覆羽栗棕红色,耳后有一白色斑。颧纹翠蓝绿黑色,背至尾上覆羽辉翠蓝色。尾短小,表面暗蓝绿色,下面黑褐色。翅上覆羽亦为暗蓝色,并具翠蓝色斑纹,两翅折合时表面为蓝绿色。颏、喉白色,胸灰棕色,腹至尾下覆羽红棕色或棕栗色,腹中央有时较浅淡。拍摄地鄱阳湖区。栖息于河流、水塘和沼泽等地带。单独活动。以鱼、虾等动物为食。繁殖期为5—8月,营巢于水边土壁或岩壁上的洞穴中,每窝产卵5—7枚,孵化期19—21天。现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我国“三有动物”。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三有动物”普通翠鸟。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三有动物”普通翠鸟。

4. 红嘴蓝鹊:属大型鸦类,体长60厘米。嘴、脚红色,头、颈、喉和胸黑色,上体青灰、尾特长,中央尾羽具白端,头顶至后颈有一块白色至淡蓝白色或紫灰色块斑,其余上体紫蓝灰色或淡蓝灰褐色。腹部近白色。拍摄地鄱阳湖区。红嘴蓝鹊栖息于山区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灌丛甚至池塘边等地,多3—5只或10余只的小群活动。善鸣叫,叫声洪亮,其声为“pa-de,pa-de”。主要以果实、小型鸟类及卵、昆虫、龙虾为食,是一种饮食结构很杂的鸟类。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三有动物”红嘴蓝鹊。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三有动物”红嘴蓝鹊。

该鸟羽色艳丽,尾羽特长,姿态优美,是重要的观赏鸟之一。繁殖期在每年的3—5月间。曾有报道,2009年6月22日,江西庐山三宝树景区沟渠边,有一条长1.6米的大花蛇将一只红嘴蓝鹊的幼鸟吞入腹中,鸟妈妈发现后迅速对花蛇发起了攻击,为幼鸟报仇。鸟妈妈腾空而起,俯冲而下,一次次朝蛇的“七寸”狠狠啄去,把大花蛇啄得头破血流,面目全非,一命呜呼。红嘴蓝鹊亲鸟护巢性极强,性情十分凶悍,人若接近其巢区,则啼叫飞舞不止,甚至对人体进行攻击。现为我国“三有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三有动物”红嘴蓝鹊。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三有动物”红嘴蓝鹊。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三有动物”红嘴蓝鹊。

5.绿鹦嘴鹎:属雀形目鹎科鸟类。成鸟体长17—21厘米。嘴短而粗厚、白黄色,额和头顶前部黑色(台湾亚种为灰色)。上体暗橄榄绿色,下体橄榄黄色,尾黄绿色具暗褐色或黑褐色端斑。鼻孔处有一白斑,喉黑色,前颈有一白色颈环。绿鹦嘴鹎是中国特有鸟类,种群数量较丰富,是山区常见鸟类之一。拍摄地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食性较杂。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主要有金龟子、步行虫等鞘翅目和其他昆虫。繁殖期为5—6月,筑巢于灌丛枝丫上。拍摄地点:婺源县太白镇的曹门村。婺源县曹门村。习性:常成群活动,有时成对活动,鸣声婉转悦耳。现为我国“三有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三有动物”绿鹦嘴鹎。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三有动物”绿鹦嘴鹎。

6.蓝喉蜂虎:属佛法僧目蜂虎科。成鸟体长20—26厘米。前额、头顶、枕、后颈和上背深栗色,下背蓝绿色,腰天蓝色,尾蓝色,中央尾羽延长,肩和翅绿色,内侧飞羽蓝色,胸和上腹绿色,腹淡绿色,尾下覆羽淡蓝色。嘴细长而尖,黑色,微向下曲。拍摄地鄱阳湖区。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蓝喉蜂虎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蓝喉蜂虎

栖息于开阔原野、林地,灌丛、草地、农田等地带。繁殖期为5—7月,营巢于多沙地带,打洞筑巢,每窝产卵4枚。食性:主要以各种蜂类为食,也吃其他昆虫。蓝喉蜂虎极具观赏价值,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小鸟”。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蓝喉蜂虎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蓝喉蜂虎

7.黄喉噪鹛:属雀形目画眉科。成鸟体长25厘米。嘴黑褐色,顶冠蓝灰色,腹部黄色,尾下覆羽白色,腿和脚黑灰色。黄喉噪鹛(也称蓝冠噪鹛),因鲜艳而显眼的黄色喉部而得名。为我国特有的鸟种,分布于江西婺源山区和云南思茅地区。据悉:目前云南省已没有发现黄喉噪鹛消息报道。拍摄地点:江西婺源太白镇的曹门村。 黄喉噪鹛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通常在婺源有水口林里栖息,把巢筑在高数10米的大树上,依山傍水,天晴时会在溪水里洗澡。一年孵化一次,一次产蛋4枚,但成活率不高。据悉:黄喉噪鹛目前全世界仅存200余只。2012年黄喉噪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鸟类大熊猫”。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喉噪鹛。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喉噪鹛。

跟随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拍摄的野生鸟,有世界珍禽“鸟类大熊猫”

图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喉噪鹛。

鸟类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朋友,也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鸟类不仅对人类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人们文化素养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鸟类   黑水   鄱阳   婺源   尾羽   翠鸟   珍禽   体长   水塘   湖区   大熊猫   昆虫   白色   黑色   动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