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结婚,民国结婚证什么样?这座婚俗馆太有趣了

俗话说人生有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同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结婚既是喜事也是大事,各个地方都有各自的规矩,不同年代也有不同的要求,那你知道古人是如何结婚的吗?

古人如何结婚,民国结婚证什么样?这座婚俗馆太有趣了

在同里古镇游玩时,我发现了一处江南婚俗馆,通过各种实物和图片,展示了明清及民国时的婚姻文化。

古人如何结婚,民国结婚证什么样?这座婚俗馆太有趣了

这座婚俗馆本是私宅“崇本堂”,主人为古镇一家米行老板,同里被开发为景点后,这栋私宅被开辟成婚俗馆,收集了江浙沪地区有关婚俗的实物,多达400件物品,将几百年的婚姻变化,真实清晰地展现在游人面前。

古人如何结婚,民国结婚证什么样?这座婚俗馆太有趣了

结婚自古便是严谨的大事,从说媒到入洞房,每个环节都有配套礼仪。据周朝《礼记》记载,古人结婚有六个必不可少的程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古人如何结婚,民国结婚证什么样?这座婚俗馆太有趣了

纳采便是提亲说媒之意,俗话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人结婚必须得有媒人先去女方家提亲,待女方父母同意后才有后续的安排,绕过媒人的婚姻是非正式的,所以有“明媒正娶”的说法。

古人如何结婚,民国结婚证什么样?这座婚俗馆太有趣了

男女若是真心相爱,会互赠定情物,一般是手镯、玉佩、香囊等。婚俗馆有一块完整的明代玉佩,是明朝时一对佳人的定情信物,穿越了几百年时光,现在看来依旧温润漂亮。

古人如何结婚,民国结婚证什么样?这座婚俗馆太有趣了

玉石在古时的中国有着崇高的地位,既代表着温和正直的性格,又寄托着男女间的情思。《诗经》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句,古人也有“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的定情诗。

古人如何结婚,民国结婚证什么样?这座婚俗馆太有趣了

婚俗馆里存放着大量绣花鞋,都是从民间搜集来的藏品,色彩鲜艳,大小不一。绣花鞋是中国文化的特色,通常是女性结婚时所用,在唐朝时便成风俗,也会被当作定情物和吉祥物。

古人如何结婚,民国结婚证什么样?这座婚俗馆太有趣了

之所以选择鞋子,是因为"鞋"和"偕"同音,红色代表吉祥,再绣以花朵代表美好之意。

婚俗馆内还有大量男士旗袍,与平日深色的严谨不同,这些旗袍或黄或金,绣着金线和鸳鸯图案,一派喜气洋洋的样子。

古人如何结婚,民国结婚证什么样?这座婚俗馆太有趣了

馆内最有趣的,便是各个年代的结婚证,同现在红色单一的风格相比,百年前的结婚证显然更多样,其中有张民国36年的结婚证,看文字是汉口市(现在的武汉)一对新人的。

古人如何结婚,民国结婚证什么样?这座婚俗馆太有趣了

结婚证用毛笔抒写,连主婚人、介绍人、证婚人的名字都有,底面是各种花鸟图案,有报喜的喜鹊,报春的燕子,在水面上嬉戏的鸳鸯,空中有翩翩起舞的蝴蝶,都是成双成对,既唯美浪漫又充满寓意。

古人如何结婚,民国结婚证什么样?这座婚俗馆太有趣了

不管古时还是现代,结婚都需要婚房,婚俗馆内便在私宅中设置了一座布置完好的婚房,红色灯笼高挂,木质雕窗、红色被褥,洋溢着美满幸福的气氛。

古人如何结婚,民国结婚证什么样?这座婚俗馆太有趣了

到同里古镇时可以到此看看,感受古人结婚的美好细节,沾一沾几百年前的喜庆。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古镇内

交通:自驾到同里古镇,在古镇内寻找到崇本堂即可

作者:林清鹿,知名旅行家、旅行体验师,在山河中修行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婚俗   方家   古人   纳采   本堂   私宅   媒人   绣花鞋   玉佩   馆内   古时   古镇   民国   有趣   红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