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鸡肋的宽窄巷子:清代老巷不复存在,游客不知看什么

又一次我来到了宽窄巷子,已经数不清这是多少次前来,在成都,宽窄巷子是一个文化符合,记录着清末时期的城市变迁。

如同鸡肋的宽窄巷子:清代老巷不复存在,游客不知看什么

这时一个完整的街区,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为青黛砖瓦的四合院落,是成都市区内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

虽然位于遥远的西南,可宽窄巷子本质上是一个北方胡同,因此它才会笔直疏朗,刚正有序,同锦里古街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如同鸡肋的宽窄巷子:清代老巷不复存在,游客不知看什么

宽窄巷子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由当时遗留下的千余兵丁所建,这些兵丁多是北方人,他们将北方胡同带入了成都,修建了具有“鱼脊骨”形的道路格局。

如同鸡肋的宽窄巷子:清代老巷不复存在,游客不知看什么

这种布局便于街道居民自发管理,适合走街串巷,与成都人悠闲好玩的特性不期而遇。北京的南锣鼓巷,就是标准的“鱼脊骨”形道路格局,或许在清兵们修建宽窄巷子时,还夹杂着一点思乡之情吧。

如同鸡肋的宽窄巷子:清代老巷不复存在,游客不知看什么

当时巷子还不叫宽窄,宽巷子名叫兴仁胡同,窄巷子名叫太平胡同,井巷子叫如意胡同,连名字都很像北方官府的风格。

如同鸡肋的宽窄巷子:清代老巷不复存在,游客不知看什么

之后的岁月中,宽窄巷子基本延续了格局,并融入了川西民居的风格,建筑构件如窗扇、垂花柱等再现了老成都的生活韵味。

如同鸡肋的宽窄巷子:清代老巷不复存在,游客不知看什么

宽窄巷子并不大,占地300亩,不到半个小时便转完了。虽然巷子有宽窄之分,但并不明显,宽巷子7米宽,窄巷子5米宽,沿街多为两层小楼,还有不少洋楼和清末民初的庭院。

如同鸡肋的宽窄巷子:清代老巷不复存在,游客不知看什么

从游客角度来说,宽窄巷子现在就像是一块鸡肋。想去体验古色古香的韵味已经不可能,那个沧桑厚重的清代老巷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日夜喧闹的商家,以及千篇一律的担担面类美食。

如同鸡肋的宽窄巷子:清代老巷不复存在,游客不知看什么

宽窄巷子从设计上来说,是常见的讨好市场的闹市,前来的都是外地游客,本地人已经很少前来了。这里有许多西式餐饮店、咖啡馆,像是一个中西结合的体验区,其中也有川剧变脸类的表演,以及满大街可见的掏耳朵团体。

如同鸡肋的宽窄巷子:清代老巷不复存在,游客不知看什么

相比起来,我更喜欢井巷子南侧的景观墙,这是一条400米长的雕塑墙,通过一块块立体的砖,展现了成都百年历史的变迁。这些砖通过叠加变换,化身为城门、石碑、建筑,将那些淹没于历史的痕迹,变得清晰可触。

如同鸡肋的宽窄巷子:清代老巷不复存在,游客不知看什么

游览宽窄巷子最好时间,是在早8点之前和晚11点之后,清晨的宽窄巷子商户还未开门,环卫工人已将街道打扫干净,百年老建筑悄悄苏醒,灰墙砖瓦挂着昨夜的露水,整个街区洋溢着美好与温柔。

如同鸡肋的宽窄巷子:清代老巷不复存在,游客不知看什么

深夜的宽窄巷子,忙碌了一天,终于卸下来伪装和疲惫,暖色灯光打在石板路上,此时的它不再充满躁动,而是沉着稳重,犹如一个默默坚守的清代老人。

如同鸡肋的宽窄巷子:清代老巷不复存在,游客不知看什么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长顺上街,不收门票

交通:乘坐地铁4号线到宽窄巷子下,B号口出即可。

作者:林清鹿,知名旅行家,旅行体验师,在山河中修行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宽窄   兴仁   巷子   清代   窄巷   兵丁   成都市   脊骨   清末   成都   鸡肋   不复存在   街区   韵味   胡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