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通胀,我们都低估了


恶性通胀,我们都低估了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5月份的通胀已经同比大涨5%,创下2008年8月以来的新高。


新一轮恶性通胀,已经时隔13年再次登陆北美大陆。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因为,当一个国家连民生通胀的脸面工作都开始放弃治疗时,那国内问题就已经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


1


本周二和周三,美联储逆回购规模连续两天超过2015年创下的最高值,周二逆回购近4800亿,周三直接干到了5000多亿。


如下图历史新高的美联储逆回购:


恶性通胀,我们都低估了


美联储一边给市场撒钱,一边又通过出售持有债券吃进市场上多余的现金,这一放一收的游戏让世界惊掉了下巴。


美联储在搞什么?


美国这个神奇的国家竟然搞出了即宽松又紧缩的政策?


到底是放水了还是收水了呢?


答案很简单,为了不跌入负利率的泥沼,美联储已经开始被动紧缩了。


印钞宽松的极致是什么?


印的钞票多到市场泛滥的程度,那么短期利率会被打到负值,就像欧洲很多国家已经出现的负利率现象一样。


存到银行的活期存款,银行不需要付息,而是需要存钱的人定期给银行缴纳相应的利息。


负利率就像货币放水的反噬效应一样,钱多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变成负资产,拿到钱的第一时间是应该花出去。


而美联储最近几周接连不断的紧急大规模逆回购,就是在极力的避免美国整体跌入负利率的泥潭之中,通过逆回购收水稳住短期利率不跌破0。


负利率,就是帝国的黄昏。


也预示着,往日帝国最最核心的货币权柄开始腐朽成粉末,已经无力左右社会财富秩序的走向。


历史周期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



这让我想到了德国战败之后的大通胀,物品一会儿一个价。


今天大白菜还5000块一斤,明天就变成10000块一斤,不买,还得涨。


我们最近几周看到美联储拼了老命也要保住美国3月期利率不降到负值,就是在极力挽救濒临崩溃的印钞大循环。


正常情况下,通过阶段性透支和印钞可以让经济快速走出低谷,烫平经济几年一轮的萧条期,待到经济企稳复苏,美联储再来一场加息的戏码,即吸引全世界的资本流入,也压制了通胀对于帝国根基的侵蚀。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一次美帝似乎要玩呲了。


天量的货币砸下去,除了推升了全世界股市和楼市泡沫外,似乎并没有带来就业和实体产业的及时复苏。


更为棘手的是,复苏没等来,要命的通胀和负利率却拍马赶到了,是接着放水忽视通胀?还是货币转向加息干通胀呢?


美联储已经被堵在了墙角,进退两难。


3



贫富极端分化的状况要求每一个政客最大的政治正确就是通过再分配去粘合撕裂的社会;但货币政策的放任则会进一步引发通胀,造成拥有资产和没有资产的富贫双方更大的分化。


怎么办?


我们需要担心的是,这种现实的博弈中,全面通胀的必然来临,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各国,疯狂印钞的负面效应才刚刚显露出来。


印钞机,这是千百年来帝国兴衰的主线。


德国的马克大贬值,苏联的货币大崩盘,甚至是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拉美很多国家的货币大溃退,当货币与现实生活物品之间的比价越来越失衡的时候,帝国的最后一点体面也就荡然无存。


如下图德国大通胀时期2000亿马克换一块面包:


恶性通胀,我们都低估了


无论你用在华丽的辞藻去遮盖和修饰,大通胀都将是所有国家最后的金融护城河属于国家的内城,当内城失手,国家的气运也就撒丫子完蛋了。


当一个馒头999时,你无论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就像美国当前仍然在疯涨的高房价一样,价格涨到现在这个历史新高已经没有意义了,没有足够消费者基础的物品最终只不过是少数人泡沫的游戏。


而且是自己往自己身上绑炸药,点燃,炸得自己半身不遂那种。


这也是我们国内本轮货币政策偏谨慎,并且用尽全力压制房地产炒作的原因,养虎为患,自己炸自己的事情还是少做。


毕竟没有一个国家是靠炒房最后变得伟大的,押注房地产不下跌的人最终都不会有好下场。


4



4月份美国通胀指数是4.2%,5月份的通胀指数已经达到了5%,距离美国建国以来最大的通胀已经不远。


我们需要担心的是,这种恶性通胀倒逼的形势下,一旦美联储扛不住不得不被迫提前加息,给与全球资产泡沫的压力可想而知会有多大。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2021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目标就是“以苟待变”,过于出头狂拉猛涨都将是危险的。


恶性通胀,我们都低估了


因此“禁止追高”依然是今年的铁的纪律,从年初的几场直播,到最近的多篇文章我也都在不厌其烦的重复这个观点。


2021年的相对弱势,对长远是好事。


今年的钱不好赚,原因在于可交易的黄金时间很短,大多时候都是垃圾时间,不能买也不能卖。


这种震荡磨人的行情里你越勤奋,很可能越吃亏。


震荡就像刀一样,来回割肉,最后损失惨重。


站在世界泡沫的丛林里,大家始终要清楚,外围的泡沫始终是高悬在天上的,这种久久在高位随时接受货币转向审判的泡沫,真的很危险,虽然我们不知道外部风险什么时候释放,但只要大幅回撤出现,越来越国际化的中国资本市场也不可避免的要被牵连。


当然这件事情有好也有坏。


好处是,你如果有自己提前的预案,当风险砸出了巨大的坑时,你敢于大胆的布局,收获不会小;坏处是,风险来临之前你还在车上冒险,那么大幅的回撤都是在一刀刀的割着你的肉,很疼。


总之,作为一个实战派的投资者,要每时每刻都要有对战场的洞察能力,避开不必要的大坑,永远随时为风险做好准备。


危机,危机,只有和“危”做朋友才能在时间的长河中收获自己的“机”。


否则,危机来临,净挨耳光了。


得不偿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通胀   负值   帝国   德国   美国   新高   利率   货币   泡沫   危险   危机   资产   风险   国家   市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