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要慢,沟通要暖

在《天下没有陌生人》的总结中,看到一句话,沟通要慢,沟通要暖。突然,直接击中我的心。多么朴实的话,确实多么有用一点。

沟通要慢,沟通要暖

何曾几时,我的语速非常快,我的话含糊不清,一口气想把我所有的想法都倾倒出来,给对方看。但是,我受到很多的挫败。挫败并不是大家不认同你的观点,而是,他们无法接受我的信息量。通俗一点说,”记都来不及记“!

啊~~!我讲了半天,说了这么多的话,传递了这么多的想法。结果,对方没收到!压根还没到处理那个步骤。

有效接受量才是沟通的上限

进行一段时间的分析和理解,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接受度。根据大家的学识、能力和注意力,接受度都是不同的。小朋友,跟他讲动画片,他听着津津有味。学生,跟他讲讲游戏,他会学的很快。大学生,跟他讲爱情,他会动情无比。不同人,接受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接受度都是有一个极限的。

而往往接受的极限,比表达度的极限要小很多。导致我们表达太多,对方却无法接受。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降低我的表达量,跟对方的接受度匹配。既然表达的信息量不需要那么多,在同样的时间里面内,我们就可以慢慢悠悠的讲话。这也是,为啥那么说话慢的人,容易被人理解。

暖暖的善意,更容易接受

信息量控制住,接下来,就是态度上要有点收敛。人,天生喜欢温暖的地方。与人相处也是如此。一个冷冰冰的人,话语也是冷冰冰。从本能上,我们会保持距离。

相反,一个笑盈盈的人。面对他,毫无压力,接受度一下子就提高,让自己感觉更加舒服。其实,这也是一个情绪的渲染。每种情绪,代表一种能量。

沟通要慢,沟通要暖

能量高的代表,容易带给我们开心,愉悦的心情。背后的动机,无非是我们人类想要快乐开心。一件能不做的不开心的事情,为啥我们要去做呢,同样,一件能做的开心的事情,为啥我们不去做呢?

向往美好,是我们的选择,向往快乐,是我们的本能。在沟通中,我们也是如此,带给对方快乐,带给自己快乐,带给双方快乐。这或许就是“双赢”的本质。

沟通要慢,沟通要暖。一个是从接受度来理解,一个是从情绪来理解。你或许不妨也试试?希望我说够慢,够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暖色   语速   色系   信息量   津津有味   学识   上限   本能   能量   情绪   想法   事情   极限   代表   快乐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