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经理今天爽了

关于芯片涨价的问题,我在3月底的时候就已经聊过了,当时写过一篇"史上最大的缺货潮"聊的就是芯片。


最近卖方机构也都在吹半导体行业,随着全球各大厂家的涨价通告发布,铺天盖地的卖方研报也就随之而来了。


蔡经理最近应该是很爽的,持续下跌了9个月的半导体行业终于迎来了反弹。


最近,诺安成长也发布了2020年年度报告,报告中对于半导体行业展望是这么写的:


经过2020年利空的消化,芯片半导体行业2021年可以跟消费、白酒、医药、光伏、新能源站在一起跑线上。


2021年是5G消费电子的换机高峰,加之晶圆代工产能紧缺引发的涨价潮,在外部扰动利空释放的情况下,很可能是两家齐升的大年。


诺安正常重仓的名单如下:


蔡经理今天爽了


芯片缺货的问题两年内肯定解决不了,因为上游的晶圆制造厂扩建时间需要两年以上,且研发投入巨大。


全球目前能生产14纳米以下的厂家还不到10家,国内能生产的只有一家中芯国际。


14纳米以下的芯片主要应用到高端的手机处理以及电脑处理器上,现在全球缺货缺的主要是28纳米和55纳米以上的芯片。


28纳米以上的芯片主要应用到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新能源汽车以及其他中低端芯片。


现在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国际一线大厂肯定不愿意去扩建28纳米以上的落后产能,首先利润较低其次技术升级后的扩建风险较大。


因为晶圆制造不像是一般的工厂,一个12寸的晶圆厂需要投入上百亿资金,这还不包含研发费用。


中芯国际准备在深圳建一座12寸用来生产28纳米芯片的晶圆厂,计划金额超过150亿元。


所以,这行业最大的护城河就是烧钱多且风险大,厂房建完后要投入几十亿研发,后期还要面临巨额折旧费用,一般社会资本都不太愿意去投这些行业。


关于下游需求问题,进入物联网时代,家电智能化、汽车智能化以及人工智能其他产品,几乎所有能装芯片的产品,厂商都尽量装上芯片以实现万物互联。


半导体制造行业不像消费赛道那么容易赚钱,半导体制造前期都是要投入巨大的建厂费用,开工后还要面临巨额折旧,属于重资产行业。


以中芯国际为例,上千亿的固定资产对应的是43亿元的净利润,这里还包含了补贴,再对比茅台不到300亿的固定资产对应的是466亿元的净利润。


所以,大机构资金扎堆干茅台是有原因的。


美股有个费城半导体指数,这个指数里都是全球顶级的半导体产业链上的科技公司,这个指数已经连续涨了10年了。


为什么全球资本都在抱团美股科技?


我觉得原因是美股的科技股掌握着产业链上游的顶尖技术,在行业内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定价权。


关于定价权举个例子:


譬如说这次晶圆代工涨价的问题,台积电就算是直接提价30%,你作为手机厂商依然要找他买货,因为全球能代工5纳米且产能能跟上的只有他一家。


对于半导体制造行业,我一直关注并持有的是港股的晶圆厂,都是大陆本地的公司。


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跟国际上的大厂比起来还有差距,但是在国内那可都是行业的爸爸,说涨价你也没脾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卖方   茅台   代工   人工智能   新能源   产能   净利润   产业链   半导体   纳米   芯片   费用   指数   经理   全球   行业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