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清仓了

上海机场第一季度净利润继续亏损,这也是预期之内的事情,但是第一季度公布的十大股东中张坤已经卖掉了上海机场。


这本身是一家非常优质的消费公司,过去十年的业绩增长非常稳健,直到2020年的突发疫情,打破了这种增长趋势。


张坤清仓了


上海机场的财务报表写的很简单,业务分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性收入两部分,没有长短期借款,现金流非常富裕。


非航空性收入是大头,占了公司总营收的65%,这部分收入主要是中国中免在机场内开免税店,缴纳的租金。


免税店的生意好不好,全看国际旅客多不多,上海机场在疫情前的客流量已经超过香港机场,是内地国际客流最大的机场。


也正因为上机的流量比较稀缺,中国中免和上机签了一份保底+销售提成的协议,哪种方式的钱多就按哪种方式来结算。


现在的问题是,2020年突发了全球性疫情,因为海外的疫情一直得不到控制,所以国际旅客的客流量下滑很严重。


这种情况下中免也赚不到钱。


所以中免和上机在去年就重新签了一份无保底的协议,意思就是以后按照客流量的形式结算,没有保底的租金了。


这份协议签署后,上海机场的股价连续跌了三个跌停板,我估计这几个跌停里张坤也有份。


现在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疫情过后上海机场依然还会赚钱,天然的地理位置加上优质的国际客流,持续赚钱是肯定的。


问题是疫情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


原本国内疫苗和美国的辉瑞疫苗面世后,全球疫情控制的预期非常强烈,结果这一切都被印度的爆发再次打破了。


印度现在每天几十万的新增确诊,美国、英国也爆发了,这种情况下国际旅客出行的意愿肯定不强。


所以,疫情只要持续下去,上海机场的非航空性收入就别想赚钱。


因为股价的下跌,市场资金对上海机场原本的逻辑也都产生了质疑,那么逻辑到底还在吗?


我认为上海机场的逻辑没有发生变化。


现在质疑声最大的是市内免税店的牌照越来越多,会不会对机场形成冲击?


可以参考隔壁的香港机场,香港已经全港免税了,2019年的免税收入依然达到了114亿港元,占总收入的58.5%。


香港机场为什么没受到影响?


最根本的原因是机场的流量都是国际旅客,消费能力属于比较强的阶层,其次机场属于一个封闭的区域,很多人早到了机场,闲着没事瞎转悠,然后就花钱了。


这跟你专门跑去海南买免税商品的性质不一样,你会为了专门买免税商品去出国么?


所以逻辑没变,变的市场的情绪。


疫情后,上海机场的国际客流量肯定会恢复,现在最大的不确定性是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


印度这一波确实有点惨,说不定最后确诊1亿人都有可能。


想想我们真的太幸福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辉瑞   客流量   印度   客流   美国   疫情   上海   旅客   逻辑   机场   协议   航空   收入   香港机场   国际   科技   张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