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血亏?

云南白药炒股亏钱这事上热搜了,公司也回应"会逐步优化结构和逐步退出证券投资"。


我觉得看待问题还是要冷静客观,不能头脑一热就瞎喷,投资者情绪炸了,董秘办的人也跟着焦虑。


上市公司手里钱多,搞点副业很正常,总不能拿着上百亿的资金去银行里躺平吧,那3%的收益率能干个啥?


01


白药整体的投资还是可以的,去年赚了20多个亿,今年回撤11亿,整体还是赚钱的。


三季度报数据不完整,参考二季度末的数据,证券投资的账面价值97.59亿元。


仓位买的最多的是小米,初始投资资金是16.31亿元,到二季度末的账面价值是25.38亿元,三季度小米跌了20%,本来是翻倍的收益,现在快跌没了。


腾讯买了8.68亿元,二季度末的账面价值是8.88亿元,三季度腾讯跌了20%,这笔投资浮亏中。


持有的恒瑞医药亏的最多,初始投资资金是4.26亿元,到二季度末账面价值只有2.89亿,三季度恒瑞又跌了26%。


伊利股份买了8.87亿,到二季度末账面价值是9.40亿元,三季度伊利是上涨的,四季度到现在也在涨,这笔投资佷稳。


其他还买了一些基金,整体是近百亿的投资,从持仓的风格来看,白药的投资还是偏价投的,并不是追涨杀跌瞎倒腾。



02


今年搞价投的基本上都亏钱,头部百亿规模的消费基金今年也都在回撤,消费50指数年初高位到现在回撤了18%。


消费主要面临两大问题:


第一,去年涨的太多,不少消费的估值已经很贵,例如,年初炒到70倍估值的白酒行业,百倍的金龙鱼和几百倍的矿泉水,情绪确实过头了。


第二,赚钱能力下滑,主要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大部分厂商并不能很好将成本转嫁给下游消费者,导致企业成本加大,利润下滑甚至亏损。


最典型的就是养猪企业,上游的饲料疯涨,下游的猪肉价格暴跌,中游的养殖户只能两头被堵,有几家已经把过去几年的利润都亏光了。


互联网主要面临的两大问题:

第一,监管收紧,反垄断处罚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利润,也为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货币收紧,主要是担忧美联储收紧。


互联网公司主要是利空消息面太多,其实各大互联网公司的赚钱能力一直很强,罚款的影响只是暂时的。


美联储收紧的问题挺玄学的,美股一直不慌,头部的公司依然蒸蒸日上,倒是港股这边吓得半死。


利空总有出完的时候,潮水过后,最优秀的那几家公司依然会成为市场的亮点。


大宗原材料的价格不可能一直维持高位,中游的厂商也不可能一直扛着成本不涨价,最终还是会传导消费者端。


03


关于这次的三季度报,可以发现,有很多比较知名的公司业绩已经滞涨了,也有已经下滑的。


不单是消费领域,刚才隆基股份发布三季度报,净利润增速不到20%,高估值赛道慢下来不是什么好事。


倒是银行的业绩很猛,基本都是两位数的增速,银行板块不到10倍的PE,不到1倍的PB,被市场冷落的太久了。


保险行业继中国平安之后,中国人寿也稳不住了,人寿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下滑了54.6%。


海螺水泥的净利润也下滑了,三季度营业收入下滑了17%,净利润下滑了14%。


从家电到水泥,整个地产链都很疲软,整个消费行业也比较疲软,其实保险也属于消费。


总感觉今年大家的消费都比较克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云南白药   白药   账面   腾讯   利空   大宗   中游   小米   净利润   利润   成本   资金   价值   银行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