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冒烟、不起火、及时报警,三元锂电池包的针刺试验有多难?


只冒烟、不起火、及时报警,三元锂电池包的针刺试验有多难?

在2021年,如果你想去买一台电动车,那么你一定会问到关于这台车电池的问题,作为目前新能源汽车中最成熟、商业应用最广的化学能源,它关乎了续航、安全、性能、车价种种最重要的购车因素。

如果你再深入地去做一些了解,你还会发现,原来现在的锂电池,有用磷酸铁锂电池的,也有用三元锂电池的。

所谓磷酸铁锂和三元锂,指的是锂电池使用的正极材料,不同的正极材料,也决定了他们迥然不同的特性。

只冒烟、不起火、及时报警,三元锂电池包的针刺试验有多难?

磷酸铁锂电池内部材料的结构更稳定、充放电循环寿命较长,材料成本便宜,但同时也存在能量密度低,充放电效率低,低温表现不佳的问题。相应的,三元的能量密度高、充放电效率高,同时TA也有不耐高温的特性。

只冒烟、不起火、及时报警,三元锂电池包的针刺试验有多难?

从需求角度来看,磷酸铁锂比较适合空间大,有条件装大体积电池,要求安全性能高,需要长时间不间断运营的场景,比如商用公交车、储能电站这种。而三元锂电池则适合空间有限,需要高能量密度实现长续航的中高端乘用车。

只冒烟、不起火、及时报警,三元锂电池包的针刺试验有多难?

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我们靠着三元锂电池的发展以及充电配套设施的搭建,极大地缓解了用户的续航焦虑,在续航这个刚需解决以后,安全的问题也被再一次推到了台面之上。而其中最夺目的测试,当属“不服来扎一下”的针刺实验,今天我们再次来聊聊这个问题。

只有三家车企的动力电池通过了针刺实验

目前从车企角度来看,只有三家企业的电池包通过了公开的针刺实验,分别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以及极氪的极芯电池,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是基于磷酸铁锂正极打造,通过了单体电芯的针刺实验。广汽埃安和极氪的则是使用的三元锂电芯,通过了整包针刺的实验。

只冒烟、不起火、及时报警,三元锂电池包的针刺试验有多难?

从最新的极氪的极芯电池包的针刺实验视频里能够看出:在钢针刺入电池包触发热失控后,“极芯”电池包BMS及时触发热事件报警信号。

同时,被刺的“极芯”电池包出现冒烟现象,被刺电芯最高温度达到801.4℃,未起火、未爆炸。静置24小时,单体电压降至0V,温度降为室温,热疏隔阻排设计、整包结构完好,无明显变形,电池外壳不带电,电池包内部固定结构和高压连接完好,无热蔓延,也是目前针刺热失控实验中表现最优的三元锂电池包。

视频加载中...

针刺试验怎么做?

根据GB 38031-2020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推荐触发热失控的针刺试验方法来看,该试验是通过使用直径3-8mm,针尖圆锥角度20-60°的耐高温钢针,以每秒0.1-10mm左右的速度,选择能触发电池单体引发热失控的位置和方向,穿透电池包最终刺穿单体电芯,不起火不爆炸,并且提供预警信号才算通过试验。那为什么针刺以后电池会起火呢?

只冒烟、不起火、及时报警,三元锂电池包的针刺试验有多难?

从电芯的内部结构来看,我们现在电动车上的每一节电芯,都是有正负极和隔膜紧紧贴合在一起,通过卷绕或者叠片的方式放入电池外壳之中。

只冒烟、不起火、及时报警,三元锂电池包的针刺试验有多难?

在针刺试验中,钢针刺入电池,每一层的正负极和隔膜会被逐一刺穿,此时电池内部正负极连通发生短路,短路位置迅速放热,随着温度的上升,隔膜还会坍缩融化,引发更大面积的短路。

随后温度继续升高,正负极分解,电解液沸腾,内部气压升高,电池爆开电解液喷出,当遇到氧气的时候沸腾的电解液直接开始燃烧,火星四射。

只冒烟、不起火、及时报警,三元锂电池包的针刺试验有多难?

目前对于国内纯电乘用车使用最多的三元锂电池而言,能通过针刺试验其实是非常难的,其中很关键的要素就是三元锂电池在发生强制内短路的时候,额外的副反应会比磷酸铁锂要多非常多。

同时正极受热分解时还会释放氧气加速反应的进行,通过针刺试验不起火对所有厂家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对于整包针刺试验来看,如果才能做到不起火,核心问题是要电解液不能起火。

只冒烟、不起火、及时报警,三元锂电池包的针刺试验有多难?

如何做到针刺不起火?

我们从极氪的极芯电池包的设计里面也能看到三个关键要素:

只冒烟、不起火、及时报警,三元锂电池包的针刺试验有多难?

首先是及时切断电源,当电池包中某个电芯发生热失控,此时如果还在继续放电,很容易诱发连锁反应,同时还存在漏电的风险。极氪的做法是电池包中会设置一个保险盒,当系统检测到热失控的时候,保险盒里面的电阻丝会发热点燃火药撞击器,弹出顶动开关,实现毫秒级的断电。

第二个,也是整包针刺相较于单体电芯针刺最不同的地方,那就是防止热蔓延的发生。

当电芯被刺穿以后,自身产生的热量会自发地向相邻的电芯蔓延,导致相邻电芯也发生副反应,甚至发生内短路,这些副反应形成大量热,最终会让整个电池包温度不断提升,造成整个电池包的热失控。

只冒烟、不起火、及时报警,三元锂电池包的针刺试验有多难?

因此想要切断热蔓延,首先就是在电芯之间设置阻燃材料和隔热材料,减少电芯内部的热量向相邻电芯传导。极芯的电池包就是在电芯与电芯、模组跟模组之间,应用了超低导热系数的热阻隔材料,通过结构阻断设计,形成了防火墙。

只冒烟、不起火、及时报警,三元锂电池包的针刺试验有多难?

同时从针刺试验全程的温度变化也能看出,整个电池包系统的隔热也是非常好的。同样得益于超低导热系数的热阻隔材料和耐高温的上盖,当内部电芯温度最高达到801.4℃,而上盖板的最高温度只有128.5℃。一方面杜绝了高温融化上盖伤及乘员舱的风险,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电芯上方高压铜排受热短路的风险。

只冒烟、不起火、及时报警,三元锂电池包的针刺试验有多难?

第三,只设置防火墙热量还是会聚集,要避免热失控,更为关键的是要做好散热。此时对于整个电池包来说,需要做到的关键要素,一个是迅速降温,另一个则是及时排热。

在极芯的电池包里面,有根据电池包气体流向精确设置的烟道,当被针刺的电芯发生热失控时,电芯会发热产生大量烟气,这些气体会根据预先设置好的烟道,通过泄压阀排出电池包外部。

只冒烟、不起火、及时报警,三元锂电池包的针刺试验有多难?

同时,当检测到热失控以后,铺在电池底部的水冷散热系统,也会开启水循环对电池进行降温,中和产生的热量。

只冒烟、不起火、及时报警,三元锂电池包的针刺试验有多难?

除了从工程角度去做的多项努力之外,对于消费者来说,保证用车安全更重要是“防微杜渐”。电池包也需要一个好的“班主任”来进行管理,才能更加健康、安全的充放电使用。这个班主任就是极芯电池包的BMS系统。

在这套系统中,除了引入传统的电压、电流的物理模型和AI大数据来监控电芯的容量、寿命之外,同时还构建了电池热失控的预警模型,通过实时监控每节电芯的电压、放电电流以及温度等数据,当发现电芯有数据异常,特征传感器就会触发报警,并且通过氛围灯、中控、手机等多种方式提醒用户,预留出足够的逃生时间。

只冒烟、不起火、及时报警,三元锂电池包的针刺试验有多难?

整车安全才是最关键的

从这次极氪三元锂针刺的试验里我们能够看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三元锂电池无论是电化学体系的创新还是结构工艺的创新,都还远远没有到尽头。

同时作为消费者来说,我们应该知道的是:近年来发生的事故,绝大多数是在车辆正常的行驶、充电和停放中发生的起火事故。所以如果考虑安全性,还是要从整车角度去考虑。电动车的安全性,并非一个电池包所应承担,更不是单个单芯就可以下定义的。

就比方说对于乘员和电池包威胁最大的侧面碰撞,目前C-NCAP和E-NCAP的侧面柱碰,只规定了在 6号位置进行试验,而极氪001验证了电池包区域几乎所有15个位置的柱碰性能。

只冒烟、不起火、及时报警,三元锂电池包的针刺试验有多难?

即便是同样的电芯,不同的电池包设计跟布局,展现出的整体差异化也是巨大的。极氪的极芯电池包甚至还专门针对电车怕托底,对电池包的底板进行重新设计和加固,在24km/h倾斜10%冲击、50km/h与电池包底部重叠30mm高速冲击两种状态下,都能安全通过保证内部电芯不受伤害。

只冒烟、不起火、及时报警,三元锂电池包的针刺试验有多难?

虽然现在提到新能源汽车,脑中会蹦出很多互联网公司,但是在电动车的安全这个命题上,我们应该认识到:没有绝对的安全,我们只能不断努力,让失效率不断向0逼近。电池安全是如此,整车安全亦是如此。而这这才是一家负责任车企,应有的安全价值观。

只冒烟、不起火、及时报警,三元锂电池包的针刺试验有多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针刺   锂电池   保险盒   耐高温   电解液   正极   钢针   磷酸   热量   角度   温度   电池   发生   结构   材料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