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每年有80万的医学生毕业成为医生只有2.2万”?

不难发现每年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报考临床医学专业的人都很多。很多人都觉得医生是一个特别稳定的工作,福利好,待遇好,而且还受人尊敬,家里如果有一个医生也方便。但是似乎学医的人很多,最后成为医生的却很少,那这是为什么呢?

如何看待“每年有80万的医学生毕业成为医生只有2.2万”?

80万:2.2万,这是一个怎样的比例差?难道现在的就业压力还是如此之大吗?面对每年如此之多的医学毕业生,为什么最后只有那么极少数的成为医生呢?其实当我们深入的去研究一下时,会发现事情其实没那么的复杂。

按照相关数据统计表明,从1981年开始有了比较完整的执业医师、毕业医学生的数据以后,一直到今天,虽然每年的医生数量是呈上升趋势的,但是不要忘了每年毕业的医学生也是呈上升态势,看着80:2.2的比例悬殊非常的大,可是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还是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并没有出现下降的情况。

对于这么多的毕业生,为什么依然会出现新增医生的人数如此之少的局面呢?

其中一方面的原因自然而然的就是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后并没有继续选择从事医学专业,而是将后期的发展投入到了其他的领域,同时现在学医的人太多了,医疗人力供过于求,能否正常就业都是个很大的问题和挑战,所以鉴于这一方面的原因,也是让很多人不得不面临转业的情况。

再一方面就是执业医师考试的存在,也是因为这一门槛的存在,让很多学医毕业生失去了当医生的机会,被无情的淘汰掉了,学医和当医生并不是一码事,你从事医学专业的学习也并不代表着你毕业以后就一定会当医生,这就和你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以后不一定真的能当上老师一样,在最后选拔的过程中还是非常的严格的,也是不那么容易就随随便便成功的。当然了当医生更不是小事,如果让所有的毕业生都那么轻松的当上医生了,面对每年那么多的学医毕业生,有多少家医院也是放不下的,再者当医生救死扶伤那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岂能当作儿戏来对待,当然要设高门槛了,而那个最好的门槛就是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它的存在让更多医院有了优中选优的机会,可以将更多的有真材实料的人才得以筛选和保留。

1.医生太多

现在学医的人太多,但是医院岗位少,医疗人力供大于求。所以很多学医的学生毕业后很难就业,因此不得不转行换业。

2.学医太难,过程太长

众所周知,学医本科就要5年,还要规培、专培。有些医院还要求必须是研究生学历或者是博士学历。学医真的非常辛苦,每次看到学医的学生都是捧着厚厚的书在背。而且学医持续的时间非常长。如今很多年轻人都觉得熬不起,因此很多人在毕业后就不想从医了。

3.职业压力大

医生是一个要求非常高的职业。如果你误诊造成病人有什么危险,或者是在手术中发生什么失误,那你的职业生涯可能就毁了。你还得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和患者家属。如今经常看到网上报道关于医患关系的新闻。医生并不是简简单单坐在办公室里看个病就可以了的。他们所面对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4.医生休息时间少

很多医生没有节假日,有些科室分为“休班、白班、夜班和连班。”白班是一整天班,但是中午可以回家。连班也是一整天班但是中午不能回家。夜班是从晚上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八点以后休班。普通医生平均每四天休半天,工作是非常辛苦的。

5.医生基础工资低

医生的基础待遇并不高,尤其是学历不高的医生,去了基层医院待遇非常差。特别是刚入行的年轻医生初始工资都特别低。只有慢慢实践积累经验,慢慢提升自己。但是同年龄的同学都开始挣钱了,很多学医的人还要交着钱继续学习。即使成为医生了,后面还要继续考评。

6.工作强度大

医生带病上阵的有很多,即使自己生病也不能随便请假休息。我们经常能在新闻上看到,医生一边自己打着点滴,一边给病人问诊。还有很多医生一场手术可能就会持续十几个小时,一场手术下来,医生都虚脱了。所以,医生绝对是一个高负荷的职业。

综上所述,医生无疑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但能在从医这条路上坚持下来的确实很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医生   白班   夜班   门槛   病人   尊敬   毕业生   待遇   医学专业   比例   学历   手术   医院   职业   数码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