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何不留学?“没钱”只是表象,一封信隐藏着真正原因

在近代以来,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出国留洋,成了很多仁人志士探索救国途径的方法之一。在那个慌乱的年代,法国人却享受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好处,他们慵懒散漫,只需要枕着工业革命这块香饽饽,钱财却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的涌进来。在法国国内,没有法国人想干苦力活。所以到法国勤工俭学,出苦力补贴自己学费,成了很多人留法的生存手段。

毛泽东为何不留学?“没钱”只是表象,一封信隐藏着真正原因


作为湖南青年赴法的组织者,毛泽东理应拥有最强烈的留学冲动,但他却一步没有迈出国门,许多在他组织下赴法的留学生极力邀请毛泽东出洋,毛泽东却依然拒绝。在给那些好友的信中,毛泽东往往用“没有钱”来回绝那些好友。但在给周世钊的信中,毛泽东将为何不出国留学的理由写得清清楚楚。

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要为了出国,享受国外的生活?还是要学习国外的改革经验,先进技术?毛泽东想的很清楚。如果是为了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那么这是最正确的。若是学习国外改革经验,毛泽东却不敢恭维,因为学习西方改革到现在依旧混乱一片。

毛泽东热情的欢送同学出国,他自己拒绝上北大预科,拒绝了出国机会,拒绝了任何能够给自己学历镶金的机会,因为他一路走来,始终没有忘记读书是为了应用,留学这种把戏骗不了他。在追求文学大家和世俗领袖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但当时他的情况不容乐观,历史已经给他留足了学习时间,剩下的就看他的造化了。迫于现实压力,毛泽东虽然思想超前,但是他依旧是一个中专生,依旧是一个小学教员,工资也仅能维持温饱。

毛泽东为何不留学?“没钱”只是表象,一封信隐藏着真正原因


然而历史不会让真正的伟人沉寂。1919年4月30日,世界分赃大会巴黎和会召开,强盗德国的权益被转让给了强盗日本,中国依旧是鱼肉一块。5月4日,北京爆发震惊中国的五四运动,对洋人长年累月的忍让和所经受的侮辱如同火山一样爆发。为了响应五四运动,毛泽东,何叔衡改组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毛泽东是“这个富有战斗性的学生组织的实际领导者。”

毛泽东为何不留学?“没钱”只是表象,一封信隐藏着真正原因


毛泽东担任《湘江评论》的主编和撰稿人,一个月内,他就出版了自己手写的四十多篇文章。此刻,他已经深刻意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他在《湘江评论》上发表的最重要的文章,是长篇论文《民众大联合》。

在此之后,毛泽东逐步将自己化身成为人民的代表,他将自己置于群众之内,来实现自己救国救民的理想。此刻他终于明白了,孙中山拒绝万岁,因为那是封建的代表。但是最终自己也失败了,就是因为他忽视了底层群众力量。在他拒绝万岁的同时,也拒绝了百姓的依附和追随。毛泽东是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人。

毛泽东为何不留学?“没钱”只是表象,一封信隐藏着真正原因


当全国人民真心诚意的高呼“毛主席万岁”的时候,他在天安门城楼上回应道“人民万岁”。此刻,他与人民融为一体,新中国因为毛泽东变得不一般。

(字斟句酌,贴合史实。点个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天安门城楼   湘江   战斗性   救国救民   字斟句酌   工业革命   法国   苦力   湖南   表象   强盗   中国   万岁   群众   国外   好友   原因   科技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