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袖,陈独秀称职吗?这一能力欠缺让毛泽东愤恨题诗

身为最高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是在关键时刻决断的能力。在这方面,陈独秀显然不合格。身为共产党早期的最高领导者,他单纯依照苏联人的指示指挥斗争,完全感觉不到“山雨欲来风满楼”。他是一个爱国者,是一个学问大家,但却不是一个领导者。致使蒋介石在谋划完毕之后让共产党员沦为待宰羔羊。毛泽东早已预见蒋介石的小动作,然而没有实权,在此事件发生后,他察觉到了革命最为重要的力量,后留下千古名篇。

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让所有中国人感到中国形势大好。湘,鄂,赣三省出现了农民运动大高潮。这种农民运动的根源是北伐战争让压在农民头上的政权消失,农民处于无组织无政府的状态,这是农民自身追求权益的积极尝试。

在燎原一般的农民运动中,不少土豪劣绅的权益受到损害。一些名人开始反对农民运动,走到了共产党的对立面。他们投靠大买办蒋介石,希望在蒋介石这棵大树下能够保住自己的家财。蒋介石当然备受鼓舞,他非常乐意当旧秩序的守护者。

身为领袖,陈独秀称职吗?这一能力欠缺让毛泽东愤恨题诗

这时候,共产党人陈独秀依照苏联的指示,向蒋介石妥协,同时投靠汪精卫,制衡蒋介石的实力。陈独秀的做法受到很多党内人士的批评,毛泽东委婉的向陈独秀表示他的想法:“右派有兵,左派没兵,右派就算只有一排兵也比左派有力量。”毛泽东的意思非常浅显“我们没兵,就不要和蒋介石硬碰硬。”

身为领袖,陈独秀称职吗?这一能力欠缺让毛泽东愤恨题诗

陈独秀完全听不懂毛泽东在说什么,这可能是知识分子最欠缺的地方。他是一个书生,理解不了世俗世界的运转法则。作为一位领袖,他根本没有自己的主张,立场。危险临近,他能做的只是遵守苏联的指示。

毛泽东这时需要作出判断。他下到湖南乡村,要看看农民运动的本原。在一番细致的考察后,毛泽东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横空出世。这篇报告是中国未来命运的大预言,他预言中国的千千万万老百姓将起来闹革命,阐明了几十年后中国社会的真实画面。但他所说的很短的时间实际上是20年以上。

身为领袖,陈独秀称职吗?这一能力欠缺让毛泽东愤恨题诗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大肆清剿共产党员。此时中国是由江浙财阀支持的蒋介石派,武汉的汪精卫,北京的张作霖三家分割,中国一时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局势已经完全倾向蒋介石,面对危机,陈独秀毫无作为。

毛泽东预感将要变天了,给陈独秀的建议他又听不进,而自己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他踱步于黄鹤楼前,面对滔滔江水,写出了他内心的忧虑。

身为领袖,陈独秀称职吗?这一能力欠缺让毛泽东愤恨题诗

《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毛泽东的革命之路将何去何从?共产党经历这场大事变后会作何反应?请看下篇文章:

《毛泽东的觉醒,枪杆子里出政权!不住高楼要和绿林好汉交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北伐战争   莽苍   苏联   左派   右派   黄鹤   湖南   愤恨   称职   共产党员   领导者   蒋介石   中国   政权   共产党   领袖   指示   农民   能力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