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折引发的百万存款蒸发,如何避免?

目录

  1. 存折引发的百万存款蒸发
  2. 如何避免存的钱被冒领或冒用?
  3. 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近日,一客户去银行存款100万,5年之后变成1元,引发很多人关注并讨论。那么本文将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解答这种情况将很难再发生。


1.存折引发的存款蒸发

这个由存折引发的百万存款无端“蒸发”事件大致经过如下:山东枣庄的孙女士2009年在银行存入100万元,5年后去取钱,却被银行告知存折上只有1元。在与银行交涉的过程中,孙女士还被刑事拘留……2020年12月,法院判决银行支付孙女士存款及利息,然而,直到今年7月,法院对银行实施强制执行,孙女士才能拿到自己的钱。

存折引发的百万存款蒸发,如何避免?

存款100万到银行5年后变成1元

事情最终得到解决,其中过程相当波折坎坷,任谁都不想上述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高高兴兴去银行存钱,到期后拿着存折去取钱,却被告知自己拿的存折疑似伪造,委实让人很难接受。好在孙女士不懈努力,经过漫长的维权,最终拿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钱。


2.如何避免存的钱被冒领或冒用?

因机器打印的存折,保存不了多久,时间稍微长点就容易掉色、模糊等。为避免这种问题,有如下几个操作可借鉴:

(1)在拿到存折后可去做个扫描,留个电子档,并打印一份附件以备不时之需。

(2)开通“一本通”模式,让存取的记录明细都有明确的留痕。

(3)将存折改成银行卡。用银行卡在ATM机取款,大多单日限额2万,有的是5万。那么要将100万,全部取走,以每日限额5万计算,得取款20次才能全部取完。一个人连续20天都去取钱,银行风控系统还不预警,那可太让人好奇了。

当然以上种种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再次发生。但随着技术的革新,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落地使用,使得以上情况基本可以避免。


3.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用户去银行开户时,必须带上相关资料证件,去银行的营业厅面对面办理。而随着人脸识别、语音识别、OCR等技术的成熟与应用,用户可以在远程进行开户操作办理。快捷高效,而且存储在银行的个人信息,很难被其它非本人的用户冒用,而造成资金安全事件发生。

存折引发的百万存款蒸发,如何避免?

人工智能

在特定的时间、地域内,很难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只要有差异,那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都能很容易识别出来,在风险发生之前,就会有系统预警,将风险通报给相关的人,进行及时干预。同时,还能有效的防止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假冒用户盗用资金,凡是操作都有记录留痕;即便出现小概率事件,存储对应用户信息的主机损坏,也有相关的灾备机制确保信息的安全。


#山东农信彻查100万存款仅剩1元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存折   存款   枣庄   人工智能   限额   山东   孙女   领域   发生   事件   操作   银行   金融   用户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