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消费金融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从2009年《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出台,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在2010年获批成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走过了十一个年头,整个行业消金公司数量也达到了30家。

消费金融十一年

截止2021年6月,注册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达到30家。从注册资本看,超过一半的消金公司注册资本在10亿(含)以上,注册资本在5亿至10亿元之间的消金公司有12家;地区分布方面,消金公司设立已打破“一地一家”的原则,部分经济发达的地区拥有3家;股东结构上,资金方加场景方已成为常见的组合。目前消金公司已形成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包括金融机构借款、同业拆借、发行ABS、金融债等。

2021年消费金融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消费金融公司累计30家

从申请年份看,70%的消费金融公司,在2016年底获批筹建获或成立。

2021年消费金融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申请时间及占比

消费金融公司


随着监管的日趋严格,申请消费金融公司的门槛也越来越高。由最开始申请最低注册资本3亿元,提高到10亿元。

2021年消费金融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首次注册时间及资本金

2020年以来消费金融行业迎来新的机遇。一方面,从宏观环境看,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助推器,消费金融市场仍获鼓励发展。另一方面,从监管环境来看,伴随着P2P整顿归零、网络小贷新规出台,金融领域“非持牌”时代终结,消费金融持牌化成为趋势。


消费金融发展趋势

线下向线上化转型趋势明显。早期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开展业务类型以线下为主,消费场景从3C、家装到医美、教育。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线上支付的普及,传统零售、家装、旅游、教育培训等向线上转移,消费金融业务从获客到贷前、贷中、贷后基本实现全流程线上化,线上业务成为市场主流。同时,2020年因疫情影响,线下消费受到一定冲击,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开始线上化转型。例如,捷信初期的产品类型以3C商品贷为主,具有一定规模的销售团队和线下网点。2016年至2018年,捷信通过线下发放的贷款金额占比不断降低,并于2020年开始大力转型线上化。

由此,各个消费金融公司持续加大科技系统建设力度。大部分消费金融公司集中开展线上业务,而线上业务中所涉及到的自主获客能力、智能风控能力等,都依赖于金融科技能力。传统的人力工作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局限性明显等问题,加大系统建设的支持力度是消费金融公司做大业务的必然选择。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有8家消费金融公司公示专利合计335项,数量同比上涨39.6%。这些专利主要以研究消费金融信贷场景为主,覆盖了贷前信息输入、身份识别,贷中反欺诈识别、风险评估,贷后风险监管等应用场景。

目前,已有7家消费金融公司通过自行研发,开发出自己的智能信贷系统。这些系统主要涉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两项技术,应用场景主要覆盖智能支付、信用评分、智能催收、智能客服、风险管理、反欺诈识别等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双循环   大循环   金融   信贷   注册资本   力度   场景   年底   数量   能力   业务   智能   国内   行业   系统   市场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