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性价比(一):小米与荣耀的盒饭

小米公司和米粉一直都很喜欢性价比这个词儿。

前不久,雷总发布红米Note7时放言:我们就决定不服就干,认真做好产品,死磕回去,教一教对手什么叫性价比。

时隔一个月又发布了小米9,依然主打熟门熟路的性价比,顿时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市场热度确实相当之高。

市场上一提起性价比,也默认指小米。米酒价格值不值,楠爷简单说了几句

虽然谈手机不可能不涉及品牌与营销,但品牌是另外一个过于庞大而深刻的话题,这里篇幅有限(喂,这是网文,你和我谈篇幅有限?),笔者(由于能力有限,划掉)不多谈。本文抛开品牌,抛开情怀,抛开沸腾,抛开各种认同,只谈软硬件。手机归根结底是一个硬件+软件产品,手机市场归根结底还是软硬件能力的比拼。

平常意义上的性价比,就是性能除以价格。价格好说,不是标价,而是实际成交时消费者掏了多少钱。

性能,这里面说道就大了。

如果把性能定义为跑分,那么单论跑分除以手机价格的比值,小米做的还真是不错,而且一直不错。

小米所谓的性价比,基本上就是“高通SoC芯片性价比”,说的复杂点,就是“装有高通最新芯片而且其他方面也还说的过去偶有亮点和想法的比较便宜的品牌手机”,是跑分参数党的最爱。

多年来,小米在产品层面主要战术就是“用供货商成熟的器件和生产工艺攒一个各方面都还过得去其中特别突出高通芯片的手机“。这样操作有点副作用但不大。发布会总是在吹嘘供应商的零件,不是高通的骁龙芯片就是三星的屏幕,实在没得吹了就是304不锈钢和双路GPS,这太联想。

同样的配置,性价比还有强烈的时间性。打个比方,去年vivo X20UD屏下指纹模块15美元,现在华为用的比较好的模块就只有5到8美元了。这样一对比,去年的技术简直就是黑心奸商杀猪价,小米太良心了有木有。这样操作,产品成本比较低;

营销层面主要战术是相对同等配置定出一个相对低些的价格,顺势打造一个良心厂商的人设,比方说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之类。虽然让利润率降低很简单,操作办法多得是——多给管理层发点奖金,把相关的人力成本提上去,利润率不就降低了吗。营销时“同配置更低价”这个亮点足够鲜明足够有吸引力,这样操作,营销成本比较低;

渠道层面的主要战术就是大量使用网络渠道出货。小米曾经努力过去走线下,但最近小米的线下店关了不少。还是线上渠道吧,这样操作,渠道成本比较低。

小米的产品很少用最新的工艺和技术,因为新零件和新工艺价格非常高,那样太不性价比了。Mix曾一鸣惊人,又恰恰是很不小米很不性价比的产品。

小米口中的性价比,有其合理性和适用范围。具体一点,就是三千以下价位。

把这里的性能不看成跑分,而是属“性”,很多事情就看明白了。好在大家比较性价比的时候不仅仅看跑分,还看其他的配置。手机是各种属性的加减和估值,再除以价格。

同是3000的价格,小米这个摄像头DxOMark比荣耀高,好,这一项上小米赢了;荣耀V20电池4000毫安时,好,这一项荣耀赢了;小米9支持20W无线充电,又超出了荣耀V20;1300的价位上荣耀8X用了COF封装所以下巴更小颜值更高,所以这一项荣耀赢了小米Max……

是不是很像两荤一素的盒饭,商家再比拼加个卤蛋还是鸡腿。我称之为盒饭式性价比。

国内在三千元级以下的市场这样操作,基本上拼的就是盒饭式性价比。

这没有什么问题,大家都差不多,荣耀也好魅族也好,乃至360努比亚,都大同小异。360手机甚至比小米更狠。

然而这是个太低的门槛,比电脑城攒机的技术含量高点但有限,高档版品控加强的华强北风格。罗锤子说大家都是靠供应商,除了华为装什么孙子,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声明一下,我没有任何瞧不起盒饭式性价比和小米以及盒饭的意思。从手机到插线板、电饭煲、电视机,我买过几十件小米、米家的产品,我中午点盒饭的时候,也经常比较哪家加了卤蛋,哪家鸡腿便宜。

性价比无论何时都是个好东西,包括盒饭式性价比在内。商家哪怕单单把盒饭式性价比做好,也不容易——因为弄不好性价比还可以为负值。

当一款手机死活没信号,付款转个十分钟圈圈还不出付款界面的时候,这款手机的性能为负值。

给家中老人买的手机打不通(自动关机,无信号,电量很快耗尽都会造成这种情况),子女急得跳脚,不得不去派出所报案的时候,这款手机的性能为负值。

当手机在家中爆炸,或者被各国民航当局禁止上飞机的时候,这款手机的性能为负值。

别以为盒饭式性价比那么简单,大家都知道我上面说的是谁。小米顶多WiFi断流,其他都还好。

多年来小米以差不多的价格,提供了差不多的芯片,差不多的拍照,差不多的信号,差不多的充电续航,差不多的存储容量,差不多的跑分和游戏表现,差不多的外观,差不多的品控,以及营销时差不多的撕逼,能满足各个市场入门级和中档用户的需求,量大管饱,惊喜欠奉。好处是除了小米play这样的机型,基本不太雷人。

SoC出色,跑分高不是什么坏事,至少说明打游戏的时候峰值表现还行,但手机不仅仅用来打游戏和跑分——性能本来就不仅仅等同于跑分。足球运动员的速度很重要,但跑的最快的地球人博尔特却无法踏上职业足球赛场。

跑分属性相对单一的维度,无法满足其他口味各异消费者的需求。米粉“不服跑个分”式的电脑城攒机思维方式,当然想不通为什么华为蓝绿能卖得这么贵这么好——因为绝大多数消费者拿着手机根本就没跑过分。

哪怕仅仅讨论硬件,手机也是多个零件的综合,各个消费者对于硬件的侧重都不一样。

有的消费者一定不买便宜手机,也有的消费者一定不买贵的手机;

有的消费者一定不买国产手机,也有的消费者一定只买国产手机乃至一定只买自主芯片的手机;

有的消费者对OLED的频闪很敏感,有的消费者一定要OLED屏;

就算是一样的硬件,对各个消费者来说性价比都是不同的!

厂家要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软硬件能贴合更多消费者对各个属性的需求,这就考验各家产品经理软硬件权衡取舍的水准了。

现在小米依然是早前电脑城DIY用户攒机的套路,那么也只能满足类似于电脑城DIY用户的群体。

这并没什么不对,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不对。消费者中本来就有这个客户群体,小米满足了这部分群体的要求,占领了这一块市场,非常成功。愿意跑分,愿意root刷ROM玩,愿意折腾,那选小米,挺好。笔者当年也整天root刷ROM,跑分乐此不疲。

不过,这种打法能抓住的群体也就限死在这一块了。如果安于现状,那也挺好,但雷总或者出于对赌协议的压力,或者出于发展的意愿,当然不愿意永远做个攒机商。

可惜出了这个群体,小米表现就极为狼狈。

小米创立的时候就一举站稳1999的价位,可是过了八年,也就是到了这几天,才有一款站稳3000的产品上市。线上营销模式的红利早已吃尽,又有荣耀品牌人盯人防守。IoT的贡献有限,这块业务又有华为追兵已至。眼看着华为蓝绿价位不停上移,在3000元级以上的市场大展身手,自己的手机业务好像又无处可去,找不到发力点。

2014年的小米就做到最大的出货量,国产手机第一品牌。可是之后小米每次想上探,总是被华为蓝绿各有特色和卖点的机型压得抬不起头。

2018年小米在国内市场乏善可陈,销量一直往下掉,尤其是第四季度非常惨,早已被荣耀甩开。全年最大业务亮点居然是在印度表现不错?

面对困局,最强有力的举措之一居然是掉头向下,重新在千元机市场寻找位置,打造爆款,也是难为雷老板了。

时至今日,小米手机的典型用户形象还是校园男生或者刚出校门没几年的小青年,换言之,屌丝。小米甚至拿屌丝调侃过自己的用户。当时看来很接地气,现在回头再看是个营销上的失误,要尽力甩脱和淡化。

成败性价比(一):小米与荣耀的盒饭

小米曾经这样嘲弄自己的用户

这个称呼就像蓝绿的厂妹机,华为的爱国,这几个标签固然是友商之间互黑带节奏的成功作品,但流传这么广,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

小米内心不太喜欢性价比这个标签,很着急,但办法不多。

小米不是没有看到自己的困局,但无论是研发还是渠道,走出困局又需要强大的财力和漫长的时间。在芯片上砸了四十个亿,没啥响。

攒机商改行,自行研发芯片再攒机卖这种天方夜谭,也就华为成功过。

小米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有盒饭式性价比的机型长期耍猴,连盒饭式性价比都没有的机型又卖得不咋样。米酒只用了53秒就售罄了,这在2019年值得拿出来夸吗?

况且小米要面对华为蓝绿这样狡猾可怕的对手,还有魅族这样的追兵。

小米当初以“性价比”一鸣惊人,但盒饭式性价比这玩意太容易被攻击。小米火了之后,出现过很多昙花一现的品牌,大可乐、IUNI等,虽然最后没成,这多少也说明大家知道小米的路径很容易复制跟随。实力较强的如早前的乐视,如今的荣耀,都给小米造成了很大麻烦。

乐视低于BOM成本的商业模式不可持续,火了一阵就去世了,可荣耀品牌背靠华为,用小米的方式追着小米打,小米就很难过。别的不说,光是荣耀的各种自主芯片就便宜一大截。成本低两百,售价可做文章的空间就不止两百。

幸好小米还没有像乐视一样脑残到宣传自己亏本卖的程度,这特么是自杀式不正当竞争啊贾布斯知道吗。

对小米来说很恐怖的是,由于电子产业的特点,芯片成本会随着产量增加而大幅摊薄下降,荣耀会取得更大的成本优势,有更大的物料成本空间来挤压小米。盒饭性价比护城河本来就浅,要是一不小心被荣耀压住就是生死大事。

成败性价比(一):小米与荣耀的盒饭

CPU在内存下面

这么多芯片都由华为自家的海思研发,又有华为品牌大量出货,摊低成本。小米面对荣耀,单就物料价格就处于下风。真玩盒饭式性价比,背靠华为的荣耀比小米更有资格,事实上荣耀已经做得比小米更好。荣耀用小米起家的盒饭式性价比打法压住了小米全家,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说明到底是荣耀还是小米性价比更良心呢?

去年荣耀8X惊出了小米一身冷汗,我不知道雷总是哪儿来的信心教荣耀品牌什么是性价比。

除了在BOM上能省则省,做工上也没有多少成本空间。为了更低的组装价格,小米只能去找水准更低的代工厂。

红米Note7上线的时候,卢伟冰的微博漏了馅儿,加之确实装错了配件,被人抓住一顿好损:

成败性价比(一):小米与荣耀的盒饭

如何看待红米 Note7 被曝第一批货数据线配错?从生产品控的角度来看,有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 Robin Zhao的回答 - 知乎

结论:

1.从质量管理角度来看,工厂的质量“防御”体系已经直接被打穿了,这种低级错误体现了代工厂和小米的管理水平,2.卢伟冰的微博也暴露了一些东西。

先说质量管理:

在问题没有回溯清楚前,我们还不能明确根因,但是以下几个控制点已经明确失效了,是很严重的问题。

假设是二级供应商来料问题(即来料数据线就混料了),体现了小米产业链管理的薄弱,质量管理没有覆盖到二级供应商。同时,代工厂的IQC也有问题。

假设是库房混料,那么就是库存管理混乱,至少出库前的编码、数量的核对没有做。

假设是车间现场混料,那么生产员工没有检查,IPQC和OQC也缺失,那么可能连指导书都没看,这种人员/物料的变更也没有制定首检。如果是相同任务令全部产品都有问题,那么首件检查也失效了。同时,如果是车间现场混料,可以表明这个代工厂没有采集辅料的对应关系,不能实现防呆,那肯定也追溯不了了,货物的发货去向很难锁定,就不用提主动召回或者补货了。

综上,这个事情暴露出来了代工厂质量水平低下,同时小米的供应商管理水平也很一般。

中国消防官微也没客气,直指代工厂的安全隐患,间接批评了管理水准:

成败性价比(一):小米与荣耀的盒饭

看完专业人士对这几张照片的评判,再看看小米性价比高的代价是什么?再把做工的成本考虑进来,小米这性价比还高吗?

友商要是话术说这就是便宜的代价,便宜的代工厂做工就是不行,再甩一句一分钱一分货你小米就是偷工减料,小米怎么怼?

多说一句。大家有没有对比出来,富士康管理水平非常之高。别瞧不起组装厂,光是组装和管理里面的学问就大了去了。

富士康在电子类科技企业的排名中仅次于苹果和三星,营收远超华为微软英特尔IBM,排名第三。富士康能管理一百多万文化程度高低不一的员工,大批量组装最精密的电子产品,牛逼。

看科技产品,敬请关注凯二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三星   荣耀   盒饭   小米   性价比   华为   负值   蓝绿   成败   芯片   消费者   成本   性能   品牌   价格   手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