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个人信息有被泄露过吗?《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今天正式实行

相信我们很多人在使用某一APP的时候,都会出现弹窗,要求填写个人信息。有些APP所填写的个人信息甚至一度精确到身份证号,而为了使用这些APP很多人都会选择进行填写。但是就是在你填写的时候,你的个人信息正在慢慢泄露。

你的个人信息有被泄露过吗?《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今天正式实行

那么个人信息泄露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呢?而我们又应该怎样的维护自己的个人的信息安全呢?接下来,就让我我们一起来探讨,有关个人信息安全的话题。

所谓个人信息安全,就是指带每个公民身份、财产、个人信息的安全概述。面对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都开始逐渐地依赖互联网,而面对着层出不穷的钓鱼软件、恶意程序,人民受到欺诈的程度呈直线型上升。

从2011年到2015年,仅仅四年的时间,就有数十亿用户的隐私信息被泄露。个人信息长期受到监控,个人财产也在其中严重受损。人为通过倒卖信息、入侵手机系统、电脑感染、网站病毒四大途径,疯狂地传播个隐私信息。

你的个人信息有被泄露过吗?《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今天正式实行

恶意软件

我们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当你的家中有装修需求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一定是上网站或者APP上去查询类似的相关消息。而当你查询完毕信息准备退出的时候,中介的电话就会拨打进来。而这个时候,你的电话信息就已经被泄露了。

其实,针对这样的事情,早已经是屡见不鲜了。而千万不要以为都是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上当,其实年轻人上当的频率更高。尤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打车工具。

当我们长时间使用一款打车工具的话,个人的出行记录都会被记录。而根据你的出行记录,你的公司、住宅、甚至电话号码都有被泄露的风险。而一旦这些数据落入不法分子的手中,你的财产以及人身安全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你的个人信息有被泄露过吗?《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今天正式实行

可以说,我们每一个正在上网的人,自己的信息都在不知不觉间被窃取或者说被利用。一些公司能够掌握大量的个人用户信息,而又因为员工内部的管理不严,所导致的就是一些个人信息会被偷偷售卖。

快递面单面临大幅度抛售,用户信息安全岌岌可危。

所谓的快递面单就是快递公司用来送货的凭证。而在上面包含着收件人、发件人、货物种类等等的相关信息,而收件人的隐私信息更是毫无遮拦地暴露在上面。

你的个人信息有被泄露过吗?《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今天正式实行

快递面单

这些快递面单也就成为了不法分子手中炙手可热的商品。没错就是商品,通过售卖等途径以此来充盈自己的钱包。实时快递面单超过1000张每张的收费标准在3.5元,而已经过期或者历史的面单每张也能够卖到1.5元。

这无疑不是牟取暴利的非常手段,而这些信息一部分被用于某些公司的定向营销,而另一部分就流落到不法分子的手中。在他们的手中,掌握了你的关键性信息。从而能够达到精准诈骗的目的。

而当他们掌握了你的一手信息之后他们会谎称是你所购买商品的售后客服,或者说是为你送货的快递员。通过商家理赔或者快递丢失等问题从你的手中骗取相应的银行账户信息等。

你的个人信息有被泄露过吗?《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今天正式实行

电信诈骗

这些事情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一个快递面单的背后,会隐藏着你庞大的个人信息。通过掌握你的电话号码又能够找到你的微信,支付宝等等APP软件,除此之外,还能够将你的个人生活习惯以及经济消费能力摸清。

通过网购理赔等理由,与你进行通话,而在与你通话的过程中会谎称自己是某某公司的快递员或者某某商品店铺的客服。而一旦你相信了他所说的话,短短的几十分钟就能够将你骗得渣都不剩。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先与购买店铺的客服核定,或者通过查询快递单号看自己的快递动态,再不济也能直接拨打给你送件的快递员的电话。遇到事情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慌乱,从容不迫地确定以及核实才能够让自己免受诈骗。

人脸识别泄露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无法根治

某些房地产公司,为了防止员工出现撬单现象的发生,专门制定了以人脸识别为主要记录的手段,而这样的办法,暂且不论能否从根源上遏制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对于个人隐私本身就是一种侵犯。

一旦进行了人脸识别,就会将你定性成为熟客,杀熟的做法是存在的。同样100万的房子、同样的户型、同样的面积,其价格差三到五万的有很多。

而凭借着现在的科技手段,即使你戴着口罩,人脸识别也是能够根据你的体型匹配最为接近的对象。确定了手机号就相当于确定了你这个人的身份。

其实现在的很多平台都会出现差异化的价格,以最简单的打车为例,首次叫车的用户比长期使用的用户要便宜许多。外卖、住房、飞机票等都会有这样的杀熟行为。

你的个人信息有被泄露过吗?《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今天正式实行

杀熟行为

新用户低价就是一种引流的噱头,其真实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长期使用这种类型的APP。一旦对这些APP产生依赖性,就没有必要给予你更多的优惠政策。

多客户端造就的是多样化的差异,如机票。当你使用一种订购机票的软件非常久的时候,那么相应的它给你提供的服务也就会越来越少。

而当你从这一种购票软件上跳脱到另一种软件上之后,你会发现原来使用的软件,不如现在的软件。而造成这样的原因,只是因为你是新用户。

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制定法律法规

以上只是列举可能会泄露我们个人信息的其中几点,而一旦泄露信息造成了不可逆的财产损失的时候,其取证以及追问责任都会陷入非常艰难的困局,而对此,国家专门出台了政策。

在2017年,出于对网络信息安全所存在的隐患,我国制定了《网络安全法》。规定了网络运营商不得私自篡改、泄露、损毁个人信息。

你的个人信息有被泄露过吗?《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今天正式实行

网络安全法

而被收集者的个人信息由收集者承担责任,一旦发生责任首先问责的就是收集信息的各个平台。而且未经过收集者同意,不得强制收集个人信息,而即使收集个人信息也应当做到应尽的保护义务。

而在四年之后的今天,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也正式开始实行。有关大数据杀熟以及过度的收集信息都被列入其中,人脸识别等敏感信息也正在加以管控。相关的条例请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国家宏观调控不是绝对,自己意识的进步,才是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最重要的因素。

你的个人信息有被泄露过吗?《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今天正式实行

法律确实能够保护人民的自身权益,但是从根源上遏制这种现象的产生才是最基本的要素。在遇到要求填写个人信息或者类似购买物品出现问题的事件时。必须保持相应的冷静,才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关于个人信息安全的事例,欢迎在评论区下方进行补充说明。我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目的   都会   机票   客服   不法分子   收件人   快递   手中   手段   隐私   正式   用户   科技   软件   网络   公司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