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崛起了吗?(四)

四 大象狂舞:进击的巨人

华为要面对的主要对手,虽然各有长处,也都有自己的重要缺陷。

三星自家CPU和基带都无过人表现,设计比不上高通华为,制造工艺比不上台积电,反映在终端的体验就是信号差,性能低人一头,综合看下来比联发科强点有限。三星的屏幕和存储芯片虽然处于产能垄断地位,但技术门槛相对CPU制造来说没高到中国能够动员的科技力量不可逾越的程度。

换言之,三星虽然也有一定的技术护城河,但主要强在规模,并不具备台积电和ASML那样令人绝望的技术门槛。

现在中国既不缺寻找项目的资金,也不缺从政府到企业各方面的决心,只缺领先的技术。京东方凭借不算最顶尖的技术都能从A股亏损王逆袭成为产业励志典范,世界上很少有技术不领先的国外企业能从中国式的疯狂复制粘贴中幸存。三星的技术水平很不幸地落在中国人踮一踮脚稍微跳一下就能够到的范围内——后果,参照华为超过的那些电信网络设备巨头。以后三星电子不至于被中国踩死,但日子肯定没有现在这么舒服。

总有人说三星电子多么强大,三星集团多么庞大,相当于韩国国资委云云。但在中国的体量面前,整个三星集团的规模都未够班,更何况三星电子。

中国要发展集成电路相关产业,是国家意志为其背书。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福建晋华三家存储器厂商的背后,站着中国发改委、国资委、工信部、科技部、国开行及各大银行、地方各级政府、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真正的大佬。再往上?正是级别通天,美国人意识到了威胁,不择手段打压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

无论是自行研发还是借助外援科技力量,这三大存储器厂商过两三年肯定能在存储芯片上追上三星。一方面京东方模式的成功经验给了决策层很大信心;一方面华为为首的国产手机厂商肯定能大量消化存储芯片国家队的产能,或者说存储芯片国家队本来就是为了国产下游整机厂商而存在;三是——韩国人已经示范过举国体制发展电子产业不仅可行,效果何止不错。

玩举国体制,韩国人只是弟弟。像核心电子产业这样每年动辄拉动数千亿GDP的事情,一旦具备了技术上的可行性,诸位可以想象光是各级政府的劲头就有多大。

假以时日,三星还能干的过中国厂商?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苹果的死穴在于没有自己的基带。多方面使用体验很糟糕,冥顽不化。苹果最有钱,却是最脆弱的那个。

因为没有自主基带,需要外挂基带才能实现通话和上网功能,苹果甚至不称呼自己的A系列芯片为SoC,只捏着鼻子做矮人,称为Chip。

业界能做基带的厂商,不挑性能好坏,就那么几家。苹果在基带上没什么选择。

业界第一档的基带是做通讯出身的华为高通(排名分先后)。但是苹果和高通闹翻了。华为手机信号公认最好,但基带不外卖。苹果顶多只能转而求其次。

高通敢向苹果这种业界呼风唤雨的大主顾漫天要价,也是吃准了苹果无处可去,不愧是大流氓。

苹果啊苹果,你也有被人掐脖子的时候。

三星的基带,看指标还行,实际体验不如华为高通。关键在于三星也是自有手机品牌的厂商,SoC基本不外卖。

联发科的基带性能也比较差,断流家常便饭,体验不行。

Intel也有基带,来自于对英飞凌基带业务的收购。因为性能差体验差,除了苹果也没有其他客户,以后做不做都两说。

苹果虽然心里也知道Intel基带不行,但好歹就是Intel了,不然苹果手机只能当掌上游戏机。苹果几乎在每一个方面都压榨上游供应商提供最好的零件,唯独不得不使用业界最烂没有之一的基带,也可见基带的技术含量与门槛有多高。

苹果痛下决心自己研发基带,肯定要花很长时间,但效果和体验还未必多好。

苹果多年来省下了自主研发基带上的钱和精力,迟早要连本带利地还回去。这还没算上消费者因为基带信号差而放弃购买苹果手机带来的损失。

即使苹果已经如传言所说开始联发科研发自主基带,勉强能用也至少需要两年。之后即使再迭代三四次,也很难达到华为高通基带的效果和体验。

况且无论是谁自主研发基带,就算愿意砸钱,也绕不开高通和华为在专利上的重重布局。

现在看出华为自研基带的意义及技术水准了吧。

借用 @楠爷的一句话,能在AP和BP上同时与华为竞争的只有高通。但高通没有自己的终端品牌,下游虽然有小米OV以及三星在部分市场为其出货,终不能如臂使指。

况且高通基带也并不如其营销团队打造的形象般强大,最大的出息也就是欺负苹果和联发科这样的角色。米粉经常吹845芯片机型打游戏不掉帧,但谁听过米粉吹小米信号比华为强?苹果在大陆市场以前一直采用高通基带,果粉吹过信号吗?高通基带的信号表现不仅难称优秀,而且公认信号最烂的苹果,使用的正是高通基带。

高通以前可以凭卖基带送CPU和专利储备把英伟达和德州仪器挤出市场,但遇到华为,算是踢到铁板。

在华为这样玩了多年通讯信号的老油条面前,高通基带的体验一直落后。论核心专利,高通也讨不到华为的便宜。

不知不觉,在华为苹果三星的围剿之下,高端845芯片销量下滑严重。在高端产品市场,除了三星S9系列在美国市场有些出货量,也难见高通芯片的机型。

连我这种华吹都不否认高通强劲的技术实力,但高通命门不在于技术。骁龙845以后的每代8系芯片出货量可能至多两千万片。在7nm乃至5nm时代,一枚芯片研发成本继续几何级提升至3至5亿美元级别,3nm 芯片研发成本提升至15亿美元级别,算下来单是研发成本均摊到每颗芯片将从10美元陡升到50美元,这还不算上同样昂贵的制造费用。再加上高通的利润和税费等等,小米蓝绿等下游厂家很可能无法承担如此高昂的芯片成本,进而销量进一步下滑,恶性循环。长此以往,高通芯片的设计和制造费用过了收益临界点,难以为继,哪一天砍掉高端产品线,退出高端竞争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高通的高端产品线真的被逼死,华为SoC就不是领先与否的问题,而是领先业界第二名几个档次的问题。这也是嘴总放言华为能做老大的部分底气所在。

华为相比对手,短板最少。华为什么都有,什么都会,手里还攥着个一两年内睥睨众生的拍照技术。虽然还没门门95分,但正在闷头赶。如今余大嘴忙着在高中低端所有市场煽风点火,千元机可以玩性价比把性价比起家的小米往死里逼,高端机可以用技术挑战技术出身的苹果三星。

非要说短板的话,华为使用的屏幕表现尚不及三星顶级屏幕。但华为早就向京东方投资,联合研发屏幕。以华为搞技术的狠劲儿,再过几年,谁家屏幕表现更好,犹未可知。

现在用的Mali GPU也差点意思,每次都拖后腿。明年大概能用上自研GPU,如果性能达到预期,那么高通的SoC再无还手之力。

华为也有自己很脆弱的地方,或者说半导体产业界都有一个很脆弱的地方,就是先进制程芯片的生产完全依赖台积电。万一台积电遭遇地震洪水,或者山竹之类的台风,或者两岸形势有变,甚至用爱发电一方占据宝岛政坛上风,导致台积电厂区供电不足,华为就会极为被动。中芯国际在中期内还看不到能取代台积电的可能。

我不敢说手机市场完全没有变数,但只要华为不作死,外界不巨变(台积电稳定供货),凭手里的牌,在目前的棋局下,步步打将,积小胜为大胜,击败苹果三星高通只是时间问题。

国产手机厂商曾经长期沦为组装厂,国外巨头拿走大部分利润——我一直认为,人家的垄断技术也是之前砸人砸钱死磕出来的,现在凭技术赚这个钱挺公平。

三星能坐上出货量第一的位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就是从沙子到芯片到手机成品的全套产业链,万事不求人,不光吃完所有利润,还有能力迅速大量备货铺货,成本还比对手低。你们去找产业链,而我就是产业链。

今天的中国手机供应链在高端器件的质和量都有欠缺,无非也是技术不行。

@宁南山曾经总结过一个规律,一个产业首先要有国产终端品牌崛起,才会有国产上游供应商跟进,国产供应商的国产供应商又会进来,这样一轮一轮地升级与进口替代,最后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华为的爆发也将遵循这个规律,与逐步崛起的国产电子产品产业链互相成就。

今天技术不行,不等于明天还不行。前几年有个词,叫“缺芯少屏”,这几年不怎么说“少屏”了,因为国产面板厂商给力了。高端屏幕的水平赶三星有差距,不过已经解决了“有无”的问题。华为P1屏幕被三星摆一道的故事成过去式,Mate20Pro这不就用上了京东方的OLED 屏幕么。

但“缺芯”的问题还没解决。今年开始国产存储芯片厂将陆续投产,明年后年完成产能爬坡。三星海力士请做好准备,暴利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去年P10芯片门,华为损失惨重,直接原因就是国内没有能掌握存储芯片生产技术的供应商,只能去找竞争对手三星,结果被狠狠摆了一道。据说营收损失上百亿,利润损失十亿级别。

上游国产厂商掌握了技术之后,华为就不怕别(san)人(xing)掐脖子。两年后,中国手机产业将几乎拥有从沙子到成品的全产业链技术,当然高端芯片制造这一重要环节还要放在台积电。有了ASML的最新光刻机和梁孟松助阵,中芯国际,要努力啊,你现在没有“光刻机封锁”这个借口了。存储器厂商,下一波看你们的了。

再过几年,华为极有可能随着人工智能、5G红利和手机业务的崛起,在中国电子产业供应链集团军群的强大火力支持下,超越苹果三星两强,成为全球营收最高的科技公司。

对了,我还一直认为,中国厂商掌握技术之后再碾压国外厂商,也很公平。

我在这里斗胆预测一下华为反超苹果三星的轨迹:

今年第三季度,华为依然能依靠前期累积的优势在单季销量和累积销量上超过苹果。

在第四季度,苹果在新机加持下销量依然同比下降,大概卖出七千万台,与华为胶着。这也是苹果最后一次单季销量与华为接近。

2018年,华为总销量与苹果差别不会太大,不过这不太重要,多一点少一点都没关系(我才不会说,没超过苹果我就装作没看见这事儿,真的超过就吹爆)。

好在无论2018年超过苹果与否,2019年总是能超过的。

2019年一二三季度,华为新机群销量持续放量,超过苹果;在全球市场不断逼近三星;在第四季度,完成对三星的反超!其中最重要的市场明星,P30和Mate30,销量分别站稳2500万,售价站稳4500元。

2019年,华为总销量与三星差别不会太大,不过这不太重要,多一点少一点都没关系(我才不会说,没超过三星我就装作没看见这事儿,真的超过就吹爆)。

好在无论2019年超过三星与否,2020年总是能超过的。

数量超过三星只是第一个目标,同时在高端机市场逼宫苹果更有意义。完成这一目标的标志是华为均价600美元以上的机型,每年卖出1.4亿到1.6亿台。大概 2021年完成。

以上猜测建立在台积电那边不出幺蛾子的前提下。

欢迎挖坟打脸,反正我匿名。

国外产品长期高价垄断并进行技术封锁,然而在国内厂家攻关搞定技术之后变成白菜价,在随后的几年里国货横扫国内市场,全球市场攻城略地,外国厂商先是在中国边缘化,接着退出中国,直到被打得退出全球市场或者龟缩在特定的细分市场,这种戏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司空见惯,只不过这一次发生在手机行业,是全世界最重要最主流,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竞争最激烈的消费电子市场。

然而这也是利润最高的市场。苹果主要凭借高端手机的霸主地位和高额利润做到市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而中国人在主流大众高科技行业崛起,占据第一名?大家还有些不敢想。

这能理解。大家接受一个新的观念,意识到新品牌新霸主的产生,需要时间。这又不是奥运百米决赛,谁强谁弱直播见分晓,十秒钟后全世界都能知道。

人群接收到信息,总是有滞后的。前一阵虎扑上有个投票,问高通845和麒麟970谁卖得多,大家竟然投票说845卖得多。实际上970芯片的出货量已经碾压845了。

Mate10销量已突破1100万,P20系列按照销量曲线保底1800万,二者加起来3000万往上。其他使用970SoC的产品线至少2500万,这就5500万保底。845哪有这个数,一半乃至三分之一就不错了。

十年前,国产手机基本上就是低端次品的代名词。核心器件,芯片,屏幕都是外国厂商的,外形设计还特么挫。那时候谁会想国产手机崛起?我收到过一款运营商渠道赠送的中兴手机,惊讶于运营商和中兴居然有脸把这半身不遂的残障货拿出来送给消费者。

就算在不那么遥远的五年前,我也不会相信国产手机能凭K3V2之类的芯片崛起,更不相信能凭组装美国人的芯片崛起。

那个时候如果有人问华为手机真的崛起了么,国足世界杯夺冠看上去都突然更靠谱了。

那个时候我断然不敢想,今日国产手机品牌能占领国内市场超过九成的份额。

科技工业史上未有过不掌握核心技术的崛起,也未有过靠低端技术的崛起。

但我看到华为一步步走来,堪堪可用的910,奋力追赶的920,930芯片,压制810的950芯片,稳步提升的960芯片,AI助力的970芯片,用户体验逐渐提升。

从今年的P20开始,我开始感觉华为能崛起。P20的拍照是第一次有一项国产技术在主流消费市场远远领先国外顶级竞争对手。之前,我们一直都默认苹果三星谷歌轮番霸占拍照性能榜首,仿佛理所当然。而这一次,其他大玩家被华为远远甩在身后,华为无可争议独占一项最佳性能和体验。

接着华为又拿出了吓人技术GT,补上了自家产品的另外一个主要短板。自此华为在产品体验上再无明显弱点。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原来华为真的可以做的更好。我看到了华为终于有技术碾压顶尖对手,才敢去想崛起。

我突然有点理解当初华为是怎么占领通讯网络设备和服务市场的了,也有点理解当年那些曾经如雷贯耳的顶尖通讯网络设备公司是怎样恐惧地看着华为从身后一步步超越并绞杀自己的了。

昨天的华为,是唯一击败过全部顶级外国科技公司,占领主流科技产品市场的中国公司。而明天的华为,将是唯二击败全部顶级外国科技公司,占领主流科技产品市场的中国公司。

华为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企业,也不是最赚钱的企业。但华为是个不搞行政垄断,凭技术在海外主流大众科技产品市场攻城拔寨的中国企业。

我猜一下,华为应该是史上海外营收最多的中国企业,也是中国技术含量最高的企业。每年让外国人从口袋里掏钱给自己,给员工开高薪,给国家交税上千亿。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有了很多出了国门就没人认识的能源矿业巨头,金融银行巨头,合资的汽车巨头,房地产巨头,建筑巨头,烟草巨头,电商巨头,社交手游巨头,铁路巨无霸,但华为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级科技巨头。

凭以上几点,华为已经是中国最伟大的企业,没有之一。

如果在不远的将来,华为在销量上战翻了三星(这几乎是肯定的),在技术含量和利润上战翻了苹果(会艰难而漫长但依然可以做到),这将是中国人第一次在高科技大众消费品上以自己的核心技术带来的竞争力拿到冠军。

中国在全球市场畅销的产品不应该只有袜子和脸盆,一看品牌还是别人的。

登顶路线道阻且长,肯定还会遇到美国封锁市场之类的波折,但我相信华为能再次做到世界第一。

我们本来不就应该是第一么?

三星苹果都很牛逼,不过我从未有过写点什么吹三星吹苹果的动力。

何必否认买华为手机的爱国属性。看个比赛尚且要给中国队叫好,支持优质国货难道成了罪过。

确实很多人因为国货情结而选择华为,而今天的华为,配得上这份饱含期待的支持。Earn this。

华为加油。和华为一样疯狂研发的大疆加油。其他一样疯狂研发的中国企业加油。

国货当自强,国人当自强。

你负责努力,我们帮你赢。

只因少年时你我都读过一样的课本,上面写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祖辈对我们的期望与嘱托,我们多年亦不敢稍有倦怠。

华为从来不把爱国放在嘴上,也从来不用爱国进行营销,可我就爱国了,怎么地。我不需要别人告诉我如何理客中,因为我的屁股本来就不加掩饰地歪在满门心思搞研发拼技术的中国企业一边。

我知道对华为寄予厚望的不止我一人。

2020年见。

—————————————————————————————————————

几句题外话。

很多时候,事情关键在于自主技术。本文无意展开如何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那是一个笔者力所不逮的庞大话题,本文仅仅就技术讨论其重要性。

日本人有自产飞机大炮坦克航母的技术,战场上就可以碾压没有自主工业技术能力做后援的国军。校长手里那点德械师美械师,都是一次性消耗品,打完了就没了。

日本人可以用后方源源不断制造出的飞机坦克大炮轰炸中国军队。就这么欺负中国人了,中国人凭什么还手,凭汉阳造去打零式战斗机吗。

日本人惹上同样能自产飞机大炮坦克航母的美国人,技术优势就瞬间消失了。

等美国人研发出了原子弹,两颗原子弹一扔,战争就结束——美国人有原子弹技术,日本没有,结局就是日本人投降。

英阿马岛海战,要是阿根廷有自产反舰导弹,放一轮过去,英国人就只能在捞鱿鱼的时候去海底找自己的舰队。如果一轮不够,那就两轮,三轮。

阿根廷人没有自产反舰导弹的技术,那就战败投降。

技术碾压,弱的一方去死。简单,直接,残酷。

现代战争打起来,谁工业技术实力强,谁赢。

商场如战场,差不多。

两个餐馆,一家厨师技术好,做菜口味好,另外一家口味不行,口味好的一家就赢了,不费力。

考试也是一门技术。考试技术好的学生,去北大清华,想考公务员,想出国读名校都随心所欲,有能力决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考试技术不行的,去富士康装手机。

技术不是一切,但技术经常决定上到国家、民族,下到公司、个人的浮沉和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三星   华为   京东方   基带   手机   销量   产业链   中国   巨头   芯片   屏幕   厂商   苹果   市场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