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一座属于中产阶级“快乐屋”的幸福与哀伤

最近有几条新闻纷纷上了头条,其中两条半与沈阳有关:

第一个是在本次营口—六安关联病例群中,沈阳出现的新冠确诊病例中有一个大爷,其每天的行程都围绕着“吃”而展开,特别是里面的鸡架引起了很多网友的注意,从而形成了一条热点新闻。

沈阳,一座属于中产阶级“快乐屋”的幸福与哀伤

鸡架之都—沈阳

第二条则是沈阳铁西兴华公园内的“上吊式”锻炼法,让网友们惊呼“高手在人间”。

沈阳,一座属于中产阶级“快乐屋”的幸福与哀伤

而被本文作者生拉硬拽,扯上“半条”关系的,就是位于湖北荆州的网红店—穷比快乐屋。这家店之所以能爆红网络,除了其颇具特点的店名和“不按套路出牌”的商品宣传外,其制作的美食和公平的价格也是能获得“零差评”的重要因素。

沈阳,一座属于中产阶级“快乐屋”的幸福与哀伤

“穷比快乐屋”的大火,代表了当代青年选择“躺平”的一种生活态度


而在并不遥远的东北,也有这么一座“快乐屋”,这里的百姓酷爱美食,这里的物价相对很多城市来说还是比较低的,普通人的快乐相比很多同等规模的城市来说,也更容易得到满足。这座城市就是沈阳。

沈阳,一座属于中产阶级“快乐屋”的幸福与哀伤

这是一座以美食和休闲为主导的城市,而最好吃的美食往往是带不走的。但纯朴的沈阳人却没有想到去争“休闲之都”的名号,也许沈阳从没有将自己定位为一座休闲旅游城市。但其实,沈阳人还是很会休闲与享受的。

大家印象里都知道东北人喜欢烧烤,但沈阳人偏偏对韩式烧烤情有独钟。估计在国内,除了位于中朝边境的丹东和延边州,就没有地方比沈阳的韩式烤肉味道更加正宗了。韩式烤肉只是其中一项代表,沈阳的就餐相比起同等规模的城市,价格还是比较低的,人均50可以在很多商场里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除了吃饭,在沈阳比较流行的休闲活动估计就是洗浴了。前阵子《沐浴之王》的热映,更是引起了人们对东北洗浴文化的浓厚兴趣。

沈阳,一座属于中产阶级“快乐屋”的幸福与哀伤

老国企的澡堂

沈阳每年的土地供应量都很大,这就导致了沈阳的新房供应十分充足,而二手房市场则要冷清得多,因为同等条件下,新房就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居民的购房需求。所以说在这种级别和规模的城市里,恐怕房价如沈阳一般亲民的,恐怕也不多了。

沈阳,一座属于中产阶级“快乐屋”的幸福与哀伤

在这张房价图中,沈阳的价格与全国有名的“低房价城市”重庆和长沙相当


沈阳,一座属于中产阶级“快乐屋”的幸福与哀伤

高楼林立的沈阳新区

由于充足的房屋总量,所以在沈阳即便是学区房,其价格也温和得多。那些在其他大城市屡试不爽的“房屋提价神器”——学区小区(即在新建小区的同时,拉动资源在小区附近修建名校分校)的做法,在沈阳的“威力”也没有那么大。毕竟辽宁本身的高考压力,在全国各省中也仅处于中下游水平。

沈阳,一座属于中产阶级“快乐屋”的幸福与哀伤

沈阳所在的辽宁省高考人数,在全国省份中处于较低水平

低收入人群庞大,中等收入门槛较低,(即便如此,对很多市民来说,达到却并不容易),就是这座城市最明显的特征。所以说,沈阳,是一座属于中产阶级快乐的城市。

绝大多数沈阳人,大体上由三拨人所构成:其一是由体制内和准体制内(比如说国企员工)的相关人员构成的家庭,他们能享受相对稳定的收入和退休福利,因此可以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比如说本次流调的大爷)。沈阳对他们来说,生活是非常友好的。

沈阳,一座属于中产阶级“快乐屋”的幸福与哀伤

体制内的“金饭碗”

第二波则是由98年“下岗潮”所组成的落魄工人群体。下岗在当年是全国性事件,但尤其以沈阳为甚。由于沈阳在计划经济时代集合了大量的国有工厂,使得在下岗潮中所受的冲击也最大(号称拥有“百万下岗工人”),而这些人的生活还是比较清贫的(很多看过纪录片《铁西区》的观众,可能对纪录片中艳粉街的工人生活的描述印象深刻)。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得沈阳的低端岗位工资水平也常年维持在低端,进而也将沈阳的生活成本维持在较低水平。而近些年,随着这些人逐步步入退休年龄,沈阳所面临的养老金压力也逐步增大。

沈阳,一座属于中产阶级“快乐屋”的幸福与哀伤

而第三波,就是由东北周边涌入沈阳的年轻人以及家属了,尤其以沈阳周边城市最多。这些人的加入,为沈阳的城市发展与扩充贡献了很大的贡献,并填补了沈阳人口外流所造成的损失。

沈阳,一座属于中产阶级“快乐屋”的幸福与哀伤

“七普”辽宁省各城市人口,只有沈阳和大连仍维持人口正增长

因此,即便这座城市的生活节奏没有那么快;再加上相同级别中相对较低的人口流入率,使得这座城市的竞争压力也没这么大,所以想达到这座城市的中产标准也很低。即便是在2010年代,准备十几万的首付,也可以在城市新区买房“上车”。如果拿出两三百万,甚至可以买一幢“入门级别墅”,享受下“有钱人的生活”。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沈阳的公交线路票价都维持在1元,如果用公交卡还可以更便宜,而且地铁线路的票价在全国也处于较低水平。而随着物流的发达,沈阳的物价也在迅速与全国平均物价持平,即便是公交票价也未能幸免,其包含换乘后的优惠票价,甚至可以比肩上海。而工作机会的缺乏,则让城市的工资水平仍然维持在低位。

沈阳,一座属于中产阶级“快乐屋”的幸福与哀伤

位于工业展览馆的招聘会

由于老一辈百姓习惯了体制内的工作,再加上民营经济并不发达,在沈阳,一个正经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毕业既失业”也算不得什么怪事,很多毕业生即便找到了工作,在不高的工资背后,也难以避免加班与超负荷工作,而这样的现实,就更加加剧了人们对进入体制内的意愿。

沈阳,一座属于中产阶级“快乐屋”的幸福与哀伤

辽宁省历年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和招录人数

曾经高度发达的体制内工作,造就了如今沈阳的低生育率与重度老龄化(毕竟在国营单位,超生的代价是难以承受的),而如今大量老企业的衰败与孱弱的民营经济,又使得很多本地人的子女在外工作,而由于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使得外出工作的男性要远多于女性。在身边,“外地男娶本地女”的现象比比皆是,而这样的组合,也帮助这些“新沈阳人”尽快融入沈阳。

在全国各大城市争抢人才,人口总量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大背景下,一座城市未来能走多远与这座城市的年轻人数量关系很大。而沈阳是否能成为东北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与未来这座城市的人口数量关系很大;而人口的增长,而又要有产业的保障;产业要蓬勃发展,公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就需要齐头并进。沈阳曾经大规模聚集的工业之所以会逐渐衰落,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中国的制造中心向长三角与珠三角的转移,当利润微薄的制造业,需要将很大一部分成本花费到生产资料的运输上,相关的信息氛围也逐渐淡化,产业集群程度低就阻碍了制造业的繁荣。

沈阳,一座属于中产阶级“快乐屋”的幸福与哀伤

位于沈阳铁西区的工业雕塑

当一座城市因为产业不够发达,而吸引不到足够人口时,其住房、教育等资源必然相对充足,“内卷”程度不似明星城市那般激烈。而丰富的娱乐生活则也会让业余生活不会太枯燥。如果想在内卷化的竞争中选择躺平,那么沈阳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辽宁省   快乐   学区   中产阶级   票价   物价   哀伤   充足   房价   体制   人口   很大   水平   幸福   美食   价格   城市   工作   科技   沈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