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一位知友关于王国维先生的提问

回答一位知友关于王国维先生的提问

原问题:

读完了溥仪写的《我的前半生》,再看王国维先生写的《人间词话》,突然觉得我对王国维先生的印象变差了。?

读完了溥仪写的《我的前半生》,再看王国维先生写的《人间词话》,突然觉得我对王国维先生的印象变差了,因为王国维和罗振玉是好友,罗振玉还帮助过王国维,但是从《我的前半生》明显看得出来罗振玉是个十足的大汉奸,而且王国维先生也是一位清朝遗老,他还是维护着溥仪这个大汉奸的,所以他周边都是大汉奸,让我觉得他,就是慢慢觉得他也不是那个国学大师了的感觉,这样的感觉是否错误呢

下面是我的回答。

对不起,感觉你这是红卫兵思维。

陈寅恪先生为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所写的审查报告中,有一句名言:“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

我认为,推而广之。不只对于古人的学说。对于古人,其他方面的评价,也应该有了解之同情。

陈寅恪先生在为王国维先生写的祭文中说:“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就体现出这种了解之同情。

王国维在清华国学院任教时,要求他的学生要做到“六不”:不放言高论、不攻击古人、不议论他人短长、不吹嘘、不夸渊博、不抄袭他人言论。

其中的前三条,不就是针对题主说的吗?

王国维先生是清朝遗老,这又怎样?曾国藩还是清朝重臣呢。

抛开高山大海一般的学问,单就为人上来说,王先生也是老实厚道得像火腿一样的人。这样的人,怎容诋毁。

再说钱谦益,可以说是公认的汉奸。而黄宗羲、陈寅恪两位先生,素以耿介、气节名高天下,但黄宗羲将钱谦益引为平生知己,陈寅恪也对钱谦益深表同情。

其中深意,请题主深思。

再多说几句。

文天祥是民族英雄,但他的弟弟文壁降元了。1281年,文天祥写信给文壁过继给自己的儿子:“汝生父与汝叔,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其志矣……”文天祥以“孝”明确体谅、认可了文壁的选择。文天祥不是为了清誉牺牲一切的道德狂,他自己尽忠殉国,并不要求别人一定跟他学。后来,他写信给三弟文璋,只是劝勉他不仕而已,文璋也就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终生不当元朝的官,得享天年。文天祥的宽容体谅,更让我们在他高高的道德圣像之外,看到了一颗有情有欲的柔软的英雄心。

君子严于责己,宽以待人。这里的“己”包括家人,文少保对自己家人的选择,也不苛责,而是给予充分体谅。怎么反而很多人那么热衷,那么容易动辄给人戴汉奸帽子?

我之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是不想以后有人说伍子胥是楚国的叛国者,不想有人说傅聪是当年的叛国者——这比当年骂刘翔更恶劣,固然,你以后可以再道歉,但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名高天下   红卫兵   放言高论   楚国   耿介   天壤   遗老   词话   汉奸   学说   清朝   国学   古人   感觉   前半生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