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品牌将助力上汽乘用车从2B到2C转型

R品牌将助力上汽乘用车从2B到2C转型

引言:从王晓秋手中高位接盘快两年,杨晓东执掌下的上汽乘用车,无论是荣威、名爵,还是R品牌及还没亮剑的智己,均还算不上各自领域的“优等生”。形势严峻,挑战和压力不可谓不大。

“不管是先手,还是后手,首先要出手,所以R品牌来了。”

日前,在以“先手”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杨晓东金句频频。

在谈到传统车企“大象转身”相关话题时,杨晓东抛出了一个观点:

“大家一讲到这个就甩锅到体制机制,但其实它的本质还不是体制跟机制的问题,而是思维模式导致最后的结果。”

R品牌将助力上汽乘用车从2B到2C转型

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总经理杨晓东(右2)

简言之,过去的传统汽车主机厂、尤其诸如上汽集团这类国企,在造车、卖车这件事上,更多的是2B的思维。

主机厂大多时候并不直接面向消费者和用户,而是将车批发给经销商,再由经销商转手卖给消费者。

不仅是在买车环节,即便是日后的用车,售后、维修保养等环节,有问题和需求消费者通常也先得通过经销商来反馈和解决,直接跟主机厂打交道的概率微乎其微。

在这种传统的模式和思路下,主机厂和车主用户之间,几乎没有啥链接和情感纽带,更多的只是生意关系,一锤子买卖。

放到过去,这种模式和经营思路没毛病,业界大家都是如此。

但是,放到今天来看,伴随着过去这些年整个市场、及用户关系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2B模式越来越行不通了。

R品牌将助力上汽乘用车从2B到2C转型

一方面,对于今天的消费者来说,汽车也不再仅仅只是一部“冰冷”的交通工具,也是彰显个性和传递情感的载体。

消费者选择一个品牌和一款汽车,除了产品本身得合口味之外,最好还能与品牌和产品产生某种情感共鸣。

喜欢这个牌子,中意这款产品,所以在同价位可选的空间和余地那么大的前提下,选择了你。

另一方面,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大潮来袭,以特斯拉、蔚来等为代表的新造车势力,集中涌入汽车行业,各种新思路、新模式、新服务,对传统汽车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譬如,特斯拉的直营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分销模式,蔚来打出的“傻傻地对用户好”的服务牌,也将车主用户从过去的“孙子”变成了真正的“上帝”。

一句话,在这种新型生态里面,车主用户和品牌厂商之间,构建起来全面的多方位的直接链接关系,买卖和服务均一触即达。

R品牌将助力上汽乘用车从2B到2C转型

这也正是近年来行业都在谈的,争当“用户型企业”的来由。

“为什么现在大家吐槽比较大的车厂?因为成熟企业的包袱很大,本质还在2B,它就要完成2B到2C。其他什么技术都是支持它来完成这个道路。”

杨晓东直言,上汽乘用车在既有的荣威和MG名爵两个品牌基础上,又全力推出R品牌,就是要助力企业从2B到2C转型。

为了凸显R品牌的“用户型”属性,上汽方面也是煞费苦心地在领导人的职务称谓上,作出了相应的改变。

譬如,更多时候是以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身份示人的杨晓东,在出席R品牌相关活动,以及R品牌对外营销包装上,杨晓东的称谓就变成了“R汽车首席共创伙伴”。

乐逗观察:

据乐逗汽车观察,类似“去总化”的做法,近年来似乎成为了车厂、尤其传统主机厂们的共识。

通过称谓上的变化,试图拉近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R品牌将助力上汽乘用车从2B到2C转型

不过,一如杨晓东所言,任由外在形式如何变,至少目前来看汽车的内涵依旧没怎么变,即让出行更美好。

与之对应,虽说车载智能网联、及各式新科技的加速上车,让汽车变得越来越聪明智能和有温度,但归根结底现阶段的汽车依旧没有脱离,“四个轮子+两个沙发”的本质。

所以深厚的技术积淀,先进的制造工艺、品质等,仍旧是一辆汽车的核心必备要素。

这方面,恰恰是包括上汽在内的传统车企的固有优势,也是R品牌参与激烈的“新造车竞赛”、并意欲突围的最大底气。

据杨晓东透露,为了迎接产业变革的挑战和机遇,上汽乘用车将会采取双线并行的策略。

荣威、名爵在以燃油车为主的既有赛道守住基盘,而R品牌以及智己汽车则面向未来参与智能电动车赛里的竞争。

R品牌将助力上汽乘用车从2B到2C转型

“市场上还没有一家企业是‘双优生’,但上汽乘用车的目标就是在两个赛道都跑出优势。”杨晓东说。

不过在乐逗汽车看来,杨晓东执掌下的上汽乘用车,目标很明确愿景也很美好,但实事求是地讲,当前无论是荣威、名爵,还是R品牌及还没亮剑的智己,均还算不上各自领域的“优等生”。

形势严峻,挑战和压力不可谓不大。

接下来很关键的两三年时间,上汽乘用车能否在杨晓东的带领下逆势突围,叫人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特斯拉   先手   品牌   优等生   称谓   助力   车主   本质   消费者   传统   主机   模式   集团   用户   汽车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