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近期对银行版块的看法


说说我近期对银行版块的看法

前言

去年四季度开始,“民间股神”林园开始高调建仓银行;11月份号称“中国巴菲特”的喜马拉雅资本老总李录,大仓位杀进H股邮储银行;兴全系的董承非、谢志宇将银行板块加成重仓;这几天张坤大幅加仓平安跟招商更是被炒得风风火火。

今天就来讲讲银行的那些事。

一、银行的业绩

银行板块整个2020年业绩波动巨大,从一季报的欣欣向荣,到中报的死里逃生,最后到年报的平平无奇。

之所以整个银行业的业绩波动如此巨大,核心因素还是“信用减值”的影响。如果你想通过个股参与银行板块,你首先得搞懂各个银行“信用减值”的节奏。

有些银行多计提,而且在去年中报附近就进行了;有些少计提,压到了四季度或现在才表现出来。

在目前这个仍然“用脚投票”的市场,你搞懂这点,赚个交易波动的钱还是很简单的。

说说我近期对银行版块的看法

二、看好银行的核心逻辑

No.1 从收入端来看

银行业的核心指标在于利率。

货币政策宽松,实际利率低,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限制。宏观经济向好,货币政策收紧,实际利率上升,银行在高杠杆高利率的情况下赚钱能力就会增强。

一般来讲,净利息收入是银行盈利的最主要来源,大概占总收入的7成左右。

净利息收入由生息资产规模X净息差得来,银行是一个高杠杆行业,即使净息差发生很微小的变化,在高杠杆的放大下,利润也会得到大幅改善。

我们可以通过M2的增速来监测生息资产规模的增速。因为货币投放量是经济增长预判的一个结果。所以只要经济增速复苏,社会赚钱效应良好就会推升信贷市场规模。

去年因为疫情影响,市场对净息差降幅的预期达到了极致。股市有句老话:利空出尽就是利好。即使今年因为种种原因实际利率没有明显提高,单从情绪上来说就有修复的需要。

说说我近期对银行版块的看法

No.2 从成本端来看

不良贷款生成率是影响银行成本的最主要因素。

从成本结构看,业务及管理费占比39%左右,而且是刚性支出很难改变;资产减值损失占比51%左右,而且银行的资产减值损失绝大部分都是贷款减值损失。

所以,宏观经济转好大家有钱了,就不会违约,银行的不良贷款减少,盈利自然就好转。

从目前银行业发布的年报来看,监管层对银行利润增速的态度跟去年比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这有利于优质银行释放利润提升估值。


说说我近期对银行版块的看法

三、目前买银行能赚什么钱

对周期股稍微了解一点的人都知道,周期股赚钱最容易的部分就是估值修复阶段。

如果将一个行业以低估、合理、高估三阶段来划分,在低估阶段,只要行业未来会出现反转,估值修复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从宏观经济周期来看,今明两年国内经济的繁荣是较为确定的,作为顺周期行业的代表银行铁定将受益。而且银行属于后周期行业,比有色、钢铁等行业涨得迟,确定行业复苏相对简单。

此外,银行板块整体来讲估值相对平均,除了招行、平安、宁波等ROE高的银行,大部分的城商行跟大型国有银行估值修复都没有完成。

近一个月银行板块都因为全行业1.5%的增速,业绩不及预期而跌跌不休,这就造成了本应完成的板块估值修复再度推迟。

机构大佬加仓银行到底是看重银行的估值修复还是未来的发展,甚至是估值重构我们不得而知。但我对张坤还是稍微有些研究的,说说我的想法。

坤总以前一直很抗拒银行这种高杠杆的行业,总体的持仓风格偏向长期,喜欢买供给端比较稳定或者盈利持续改善的企业。

更何况他买的还是银行里面最贵的平安跟招行,不可能是冲着低估值而建仓的,应该是持续看好这两家企业的未来发展。

从购入的时间节点判断,招行的成本应该在49以上,平安应该在20以上,或许在目前这个阶段,他的作业我们能抄一抄。

说说我近期对银行版块的看法

四、普通基民的参与途径

购买银行ETF

从它目前的持仓来看,招行、兴业、平安、工商占据一半的比例,其它的银行占据另一半,分布还是相对均衡,是通过基金参与估值修复行情的最好途径。

易方达金融行业股票

这只基金是我目前唯一配置的大金融方面的基金,我对它的持仓还是比较认可的。

按照我的计划,如果银行仍然跌跌不休我会加大其配置。

目前基金对银行业持仓在55%左右,而且都是股价较高的银行,你买它更多的是看好这些银行未来的发展,至少得拿中线,净值较大幅度波动在所难免,估值修复行情就不要抱什么期待了。下一阶段的重点在于经济复苏持续的长度,如果复苏超过2年则股价依然有超预期的可能。

以金融地产为主题的基金

这类型的基金很多,主要问题在于你认不认可地产的走势。这里面有几只基金是以价值为核心理念运作的,买的都是一些估值较低的国有银行,认为地产也有估值修复行情的人可以通过这些基金参与。不过我个人是极度看衰地产行业,打死不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息差   银行   平安   杠杆   银行业   利率   板块   版块   周期   业绩   看法   成本   近期   阶段   收入   基金   地产   行业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