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晕!比吸金超140亿更可怕的是,柔宇科技的商业逻辑看不懂

究竟是一家PPT公司还是真有真才实学,实际上从柔宇科技准备IPO的那一刻开始,这种质疑便一直环绕在身。

2020年的最后一天,上交所官网显示,柔宇科技科创板IPO获受理,公司拟募资144.34亿元,这一金额也仅次于中芯国际。当然相比超百亿的募集规模,笔者认为在柔性显示屏有“核心技术”的柔宇科技,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甚至空中客车为客户的情形下,为何要在消费级市场死磕呢?2B还是2C?

有点晕!比吸金超140亿更可怕的是,柔宇科技的商业逻辑看不懂

钱紧!三年半亏损近40亿,再不IPO真的扛不住了

招股书显示,柔宇科技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2亿股股票,募集金额144.34亿元,其中4.62亿元用于柔性前沿技术研发项目,49.39亿元用于柔性显示基地升级扩增建设项目,11.24亿元用于柔性技术企业解决方案开发项目,7.10亿元用于新一代柔性智能终端开发项目。上述项目合计需要投资72.34亿元,至于剩下的72亿元,公司将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有点晕!比吸金超140亿更可怕的是,柔宇科技的商业逻辑看不懂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其他公司,柔宇科技的总投资额全部来自募集资金,自己已有资金是半个子也不掏的,此外公司将7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按照国内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管理办法,大概率是去买银行理财了。

柔宇科技半个子不掏的原因在于,公司三年半里累计亏损接近32亿元。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以及2020年1-6月,柔宇科技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3.59亿元、-8.02亿元、-10.73亿元和-9.61亿元,对应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3.59亿元、-7.86亿元、-9.86亿元和-7.44亿元。柔宇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仍在市场拓展阶段销售规模较小且新产品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从现金流情况来看,2017-2020H1柔宇科技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58亿元、-6.12亿元、-8.11亿元和-3.86亿元,主要原因是入不敷出。报告期内公司营收为0.65亿元、1.09亿元、2.27亿元和1.16亿元,而同期营业成本为0.64亿元、1.17亿元、2.27亿元和1.01亿元,已经徘徊在亏损的边缘。费用端来看,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为0.40亿元、1.08亿元、1.72亿元和1.46亿元,这其中一半左右用于业务宣传;管理费用为1.53亿元、1.76亿元、1.91亿元和1.56亿元,其中股份支付和酬薪福利费合计超过50%,其中2017-2018年光酬薪福利费就占到管理费用的57%以上。

研发费用是柔宇科技费用大头,2017-2020H1研发费用分别为1.60亿元、4.88亿元、5.86亿元和5.83亿元,其中2017-2019年酬薪福利费和股份支付两项合计占到研发费用的50%以上,今年1-6月份也占到研发费用的42%。

虽然三年半时间亏损了近32亿元,但柔宇科技对销售、管理和研发人员都没亏待,高昂的股份支付这一项费用就可看出。

营收指望不上,销售、研发及高管都要拿钱养活,柔宇科技实际上真的钱紧。报告期内公司长期借款分别为3.36亿元、24.35亿元、28.33亿元和27.88亿元,其中主要以质押借款、抵押借款等为主,这样也产生了高昂的利息费用,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公司光利息支出就高达0.88亿元和0.80亿元。

确实扛不住了,再不IPO的话,公司能不能活下去还要打个问号。

2B还是2C?柔宇科技的商业逻辑看不懂

如果不IPO,柔宇科技想活着确实很费劲,但真要IPO了,公司也未必活得如意,核心问题是,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在哪儿?公司的商业逻辑合理吗?

柔宇科技的主营业务为柔性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为客户提供柔性电子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智能移动终端、智能交通、文娱传媒、智能家居、运动时尚和办公教育等行业。

柔宇科技的智能移动终端主要包括FlexPai柔派折叠屏手机和FlexPai2柔派2折叠屏手机,其中FlexPai柔派发布于2018年10月,是全球首款消费级量产折叠屏手机,并于2019年一季度实现量产出货,也因此成为全球第一款量产的折叠屏手机。FlexPai2采用了很多新技术,比如硬件方面支持5G,可以满足全球9个5G频段,搭配了高通骁龙865芯片和四个摄像头,售价高达9988元,总而言之是奔着高端去了。公司折叠头戴式3D移动影院产品采用了公司核心全柔性传感器技术、3D成像技术,也是科技感十足。

有点晕!比吸金超140亿更可怕的是,柔宇科技的商业逻辑看不懂

但问题是,第一当前折叠屏手机华为、三星等同行也有同类产品,第二是华为、三星等的行业地位明显,柔宇科技在巨头扎堆的消费级市场寻得一席之地确实难上加难。

实际上从消费级产品收入占比及重要客户、渠道等综合来看,柔宇科技在消费级市场的竞争力是相当有限。2017-2019年公司产品以企业解决方案为主,渠道以直销为主,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甚至空中客车等知名企业均为公司客户。而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产品开始以消费级产品为主,渠道开始依赖经销商,这种商业模式的变化确实意味着公司确实要在消费级市场想打开一片天地,但从2B到2C,这种逻辑的改变合理吗。

有点晕!比吸金超140亿更可怕的是,柔宇科技的商业逻辑看不懂

柔宇科技核心技术在柔性屏领域。招股书提到,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成功开发并量产了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制程所需的最高温度,而且无需激光退火、离子注入、高温脱氢等设备的昂贵投入,使产品具有更低成本、更耐弯折的特性,有效提到了柔性显示屏的可靠性,增强的产品核心竞争力。此前也有媒体质疑公司产品良率问题,但公司一直没有正面回应。

确实柔宇科技在招股书里说的很牛掰,但是公开的行业数据里难寻公司踪迹。2018年6月柔宇科技投产的一期产线每年设计产能280万片约8英寸的全柔性显示屏,有人预测公司显示屏在国内厂商里面能排进前十,市占率约为7%左右,但是HIS的数据很说明问题,2022年全球柔性屏的主要玩家就是三星、京东方、深天马等,柔宇科技在哪儿。


有点晕!比吸金超140亿更可怕的是,柔宇科技的商业逻辑看不懂

理论上柔宇科技优势在柔性屏上,但公司非要在消费级市场死磕华为、三星等巨头,钱没少花,不过效果确实不佳。2017-2020H1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03亿元、1.65亿元、5.95亿元和4.80亿元,确实规模不小了。此外还有一点就是截止2020年6月底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24.27亿元,预计公司IPO后也短期内无法盈利,无法进行现金分红,甚至可能触发强制退市条款,这可是柔宇科技亲口说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柔宇科技的这种商业逻辑是否合理值得思考,市场对公司的质疑也不会消停。公司槽点太多,本文也就简单提一下了。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系阿尔法经济研究原创,欢迎个人转发,谢绝媒体、公众号或网站未经授权转载。

免责声明:阿尔法经济研究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三星   阿尔法   科技   华为   福利费   星等   终端   量产   柔性   显示屏   逻辑   确实   费用   商业   市场   产品   公司   金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