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尘暴袭来,反思“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的夸大流传

从沙尘暴袭来,反思“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的夸大流传


一场几乎横贯整个北中国的沙尘暴让朋友圈一夜变色。给点阳光就灿烂,我们太记吃不记打了。近千年以来,沙土灰黄,原本就是北中国春天固有的色彩。


有些人开始质疑,开始追问:这些年在支付宝上种的树去哪了。


中国治沙当然是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但治沙是持续的艰苦的事业,而非一蹴而就的事。比如下面我们我们要谈的这个发端于三年前,离我们最近、至今不绝的一则说法: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


从沙尘暴袭来,反思“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的夸大流传


“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的话演绎自2018年春天NASA发布的一张卫星云图:“来自NASA地球的卫星资料显示,是中国和印度的行动主导了地球变绿”。很快,自媒体和官媒们一拥而上,开始了自己的演绎。稍微有点常识的官媒还稍微打个引号,注意一下遣词造句,而自媒体们的吃相就完全不一样了,信手拈来,满纸荒唐,置常识于不顾。


从沙尘暴袭来,反思“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的夸大流传


站上“厉害了我的国”的情感立场,修饰以“外国人震惊了”,这种信息几乎可以在国内任何一个UGC平台上将流量最大化,我们简直太吃这一套了,跟动不动就吃饺子一样。这些年来,如果说类似这样的谎言是一场沙尘暴,那么我们自己就是温床,就是那片不断起风的沙漠。


简而言之,“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里有两处错误:其一,毛乌素不是沙漠,而是沙地;其二,短短治理几十年就谈“消失”,违背科学规律,在不考虑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下,消失一块沙地,需要的是一个极为漫长的时间,而我们开始治理这片沙地才不过短短几十年。


通常,普通人甚至媒体称毛乌素沙地为毛乌素沙漠,习惯使然,无可厚非,但如果非要“人定胜天”,要让“沙漠”消失,那么就必须有所区别。


沙漠和沙地的形成原因有所不同。沙漠的形成以自然原因为主导,人为因素起辅助作用;沙地的形成人为因素起首要作用,自然因素为辅。毛乌素沙地的诞生,有气候变化的因素,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千年之前,毛乌素沙地曾经水草丰美。


从沙尘暴袭来,反思“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的夸大流传


在陕西,毛乌素沙地大约2.2万平方公里,其治理几乎从建国初期开始,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终于得到治理——什么概念呢,就是沙地依然存在,但林草植被(注意是林草,不是森林)几乎已经全部覆盖了。一个标准是,它不在危害人类生存环境,使其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


所以,从专业的角度讲,不是消失的问题,沙化得到了遏制,消失的是流动沙丘,而不是沙地。沙地本身就是生态里面的一个态,在有害的同时,它还对人类有益。


这是2018年4月,我对榆林市林草局一位副局长的采访。两年后,另一位副局长对新华社记者说了几乎同样的话。


由于长期的人为和气候原因,70年前,毛乌素流沙曾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超过400个村庄被压埋,榆林城区三次南迁,全市林木覆盖率一度只有0.9%。新中国成立70年来,榆林林木覆盖率大幅提高到33%,榆林境内的毛乌素沙地全部被林草所覆盖,这一成就也让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延伸了400公里,这个延伸的起点为陕西黄陵。


从沙尘暴袭来,反思“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的夸大流传

■ 榆林市榆阳区孟家湾镇中营盘水库旁的植被 | 记者 李羽佳 摄 | 图源:中国新闻网


实际上,只要实地去毛乌素沙地,甚至就在毛乌素沙地的南缘、榆林市区的边上走一走,就会看到“沙地得到治理”的一个真实印象:以樟子松为主的林草郁郁葱葱,但林下依然是沙质土壤,在很多地方,树与树之间,草与草之间,植被低矮,沙丘裸露,只是不再流动而已。所谓的“植被全覆盖”,只是一个大范围内和横向对比而言,它和我们家门口公园里的植被覆盖完全是两个概念。


从沙尘暴袭来,反思“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的夸大流传

■ 榆林市横山区已治理沙漠与未治理沙漠的分界对比|图源:新华社


因此,还远远没有到谈“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的时候。另外一方面沙地的真正消失,植被覆盖只是第一步,或者说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让沙地变为土壤,使其生态系统实现自我循环。


同样是在三年前的春天,我还去到了榆林市城区北部一处院子——陕西省治沙研究所。那里面有两块特殊意义的地块,一块种的是草,一块种的是松树。草地,是陕西乃至全国最早的飞播实验地,它的实验成功让榆林的治沙向前推进了20年。


重点说一说另一块地,只有1.3亩却葳蕤茂盛的一块松树林。


从沙尘暴袭来,反思“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的夸大流传

■ 陕西省治沙研究所里的樟子松林 | 记者 王甲铸 摄 | 图源:央视网


上个世纪,榆林在植树造林时多选择杨树和柳树,这些树种的寿命大都在30年左右,而且每年都有近半年的枯叶期。为此,榆林开始引进寿命更长的常绿树种。1964年,研究所从东北引进樟子松,并在研究所院里栽植了1.3亩,共200多株。多年过去,这批樟子松存活了77株,并且长势良好。其中最粗壮的一棵树,需要两个人环抱。


这块松林所在的沙地,经过人工干预,经过几十年的落叶沉积腐化,正在悄悄的改良,土质变黑,并具有黏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增加、土地肥力得到了提升。


一个明证是,在这片松林边一个土坡上,长出了两株10岁的自然更新的松树苗,研究所工作人员称其为“金娃娃”,被小心的呵护着。他们形容这两个小树苗生长的地方,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它们的自然生长,不仅仅说明樟子松适合在榆林生长,榆林沙区是有可能出现樟子松的自然更新的,更说明毛乌素沙地的土质在这个地方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尽管过程极为缓慢。


沙子变成土壤,这才是谈论“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科学逻辑所在。


三年前,在陕北的四月里,我还见到了牛玉琴、石光银、郭成旺等毛乌素治沙的代表性人物。在他们坚韧的一生里,曾遭遇无数次的沙尘天气,遮天蔽日,他们的春天和我们不同。人生暮年,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明白,毛乌素作为家园的意义。和年轻时笃信的“人定胜天”相比,石光银现在更愿意相信:沙子是可以听话的。


作者 | 酒547 | 媒体工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榆林市   松林   榆林   沙漠   陕西省   土质   沙地   陕西   植被   松树   沙尘暴   袭来   土壤   研究所   春天   自然   媒体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