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同学一起偷乾县二中西瓜的那个夜晚再回不来了

跟同学一起偷乾县二中西瓜的那个夜晚再回不来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一个秋天,父亲突然让我转学。当时,我在家乡的县中已经上了半学期,刚和新同学混熟。一肚子的不愿意,但没办法,我无法拒绝也不敢拒绝父亲的命令。其实,从我上高一那一年,就有很多同学去外县求学,我只是“半路出家”,混入浩浩荡荡的“背馍学生”的队伍。


还记得沿312国道南下时,槐树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残留的几枚枯叶在风中艰难地飘舞。


乾中,就是乾县第二中学,简称二中,坐落于乾县西大街,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向以文科著称,就在我转学那年,出了全省文科状元。校园不大,建筑物密集,土操场,始建于明朝的城隍庙大殿矗立院内。神灵居于此,二中便多了几分神秘,尤其像我这样的半吊子学生,更是在心中将这所学校奉若圣地。离大殿不远,往南是教学楼,往西是宿舍,那对石狮子的犀利的眼神仍然在多年以后的日子里频繁叩击我的梦境。


跟同学一起偷乾县二中西瓜的那个夜晚再回不来了

■ 建于明朝的大殿


由于性格内向,我在来到二中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主动和班里同学说过话。直到有一次作文课,我一篇作文被罗琼老师当众朗读,才引起了同学的注意。作文题目忘了,大意写的是异地读书的孤独感,老师没有过多的表扬,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道:“大家要多关心外地同学哦!”下课后,坐在前面的一个女生,面带微笑,款款地向我走来。当时她说了什么,记不清了,唯有那一抹春天般的笑容,叫我终生难忘。后来,我们竟然先后考入了同一所大学。


跟同学一起偷乾县二中西瓜的那个夜晚再回不来了


最怕的事还是来了,我在期末考试中排名垫底。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接踵而来,先是班主任的冷眼,然后是同学的鄙夷,甚至连同桌都有点瞧不上我。在这样的境况下,我很难走出阴影,上课总是发呆,过了段时间,我就跟不上了。上课睡觉,迟到,旷操,反正现在所谓“坏学生”的错误我都犯过。越考越差,越差越不想学,坐在最后一排的我,几乎与前面同学“隔离”。到现在,我一直遗憾,大多数同学的名字想不起来了。所幸,我交到了几个同学,否则,那扇通往时光深处的门就彻底消失了。


落寞的二中时光,因挤了我们十六个人的大宿舍,生发出青春时代别样的光芒。


宿舍极其破旧,大概是七八十年代盖的房子。顶棚是农村人称作“羽子”的东西做的,一到晚上就成了老鼠们练习短跑的操场。胆大的老鼠会趁同学们熟睡之时,跳下顶棚,从舍友脸上从容走过。我们打过好多次,但越打越多。


门窗上缺了好几块玻璃,一到冬天就有贼风偷袭。好在宿舍地理位置绝佳,离教室、操场、教务处和饭堂都很近,上课玩耍办事吃饭皆在百米之内。宿舍虽是陋室,却给我提供了无穷的快乐。后来,当我读了郁达夫的散文,就记下了一个句子,“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大抵喜欢文科的人,心是相通的。


宿舍十六个人,怪才颇多,奇人也不少。最怪者莫过于宋快刀。快刀不是外号,确是真名,至于为什么叫这名字,他应该给我说过,但我真的忘了。这些年,我始终为自己的健忘而懊恼。可能有的人以为我这是留白的艺术,我想骂人了,狗日的生活哪有那么多的艺术。叫快刀,但他却是一个弄啥都慢慢悠悠的人,说话慢,写字慢,他的世界只有两件事快,一个是骑自行车,另一个是吃饭。而快刀其名,倒是和刀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快刀喜欢一个人发呆,有时像高僧入定,谁叫也不言传。平时待人和气,开口前总是微微一笑,看起来很怂,然而毕竟名字带刀,谁把他惹急了,那谁就自认倒霉吧,一定会被揍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快刀喜欢看课外书,和我很投缘。记得我们还曾一起骑车去过那个叫小留的村子,高中毕业后,就失去了联系。快刀兄,你在哪里?你的刀是否还像当年一样锋利?


跟同学一起偷乾县二中西瓜的那个夜晚再回不来了


最奇者莫过于“爱因斯坦”冉树国。卷毛,布鞋,四季有鼻涕,常年抱着课外书,不咋做题,却是学霸,奇得毫无道理,令同学羡慕嫉妒恨。霍金这个牛逼的外国老汉,就是从他那儿知道的。当绝大多数同学沦陷于数理化题海时,他已经遨游于宇宙空间了。没办法,天才就是地上的星星,再不起眼,也自带光芒。他和我同宿舍时就立下飞天的志向。因为语文英语不好,他就专攻数理化,高考时理综只失了三分,最终被西工大航天专业录取。听说,现在的“爱因斯坦”已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工程师了。


宿舍还有所谓的“四大浪人”。浪在何处?浪在行事奇诡。二中那时学风极佳,每天晚自习后,住校生都会抢着长明教室上通宵自习,一般都会熬到半夜两三点。就连路灯底下,也站满了夜读的同学。我属于学渣级人物,晚自习后就回宿舍了,在那本该奋斗的岁月里,却一直活在虚幻的想象世界。


十二点,宿舍准时熄灯,我们几个不加自习的就“洗洗睡了”。睡到半夜,梦的魔毯刚要起飞之时,依稀听见女人的哭嚎,又像是狼的哀鸣,又如传说中鬼的低语。这些声音将美梦击落,我们都陆续醒了,蜷坐在被窝里,互通消息,黑暗中凝神静听,此时,外面却没了动静。等我们一躺下,“鬼声”再次响起,快刀胆大,就披了衣服,悄悄地摸到门跟前,轻轻地拿掉顶门棍,举在手中,猛地一拉门,原本要打鬼的,没想到“鬼”被闪得趴到了脚地。直到听见地上“bia”的一声钝响,我们才意识到是人不是鬼。开灯一看,原来是“四大浪人”之首的大浪,大浪骂了一声娘,爬起来,身上的土都没顾得掸,就端直倒向床铺,融入了梦乡。紧接着,二浪三浪四浪也一个个闪将进来,没脱衣服就睡了。


高二时,我们搬了宿舍。宿舍对面住着两个高三女生,其中一个长得很是心疼。(宿舍在一个独立的院子里,后来才知道是县教研室驻地)在那没黑没明的枯燥时光里,对面女孩给漫长闷热的夏天带来了些许凉意。每天晚上学习之余,猜想对面那扇窗口就成了舍友们的必修课。印象中,我宿舍没有谈恋爱的,所以也就少了一份遐想的素材。青春期的兄弟们,就把那个姑娘看作了假想中的“恋人”,确切说是我们集体的“精神女友”。这么说,好像有点龌龊,但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确已成为我们暗恋的对象。人在年轻的时候,可能都暗暗地喜欢过不同的异性,喜欢就是喜欢,淡淡的爱。美好的感觉,支撑着无数少年隐秘的情感生活。


对面不熄灯,我们宿舍绝不睡觉。幽幽的窗口,沙沙的写字声,淡淡的雪花膏清香,装饰着文科生疲惫的梦境。等到对面的灯“噗的”一灭,我想舍友们和我一样,小心脏也感应似的怦然一动,该睡了。直到有一天晚上,小浪主动请缨,要替大家借一杯茉莉花茶之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真的是个怂人。一个院子住了快一学期了,我居然和对面女孩一句话也没敢说。倒是小浪这货,替我们集体英勇了一回,近距离审美,并且讨到了一盏香茗。记得当时,小浪捧回茶时,舍友们都抢着品味,每人都品到了一小口。


喝了香茶,大家都兴奋得睡不着,你一句,我一句,争相分享自己的饮茶心得。就在此时,鱼(真名少鲲)从门口闪将进来,一脸诡秘,说他侦得一个重要情报。我们都没当回事,以为他又在编故事呢。他却正色道:“本人探得教务处新到一批‘军用物资’”。“到底啥东西,赶紧说,不说我们就睡了。”三浪已经不耐烦了。“西瓜!”鱼小声说道。“西瓜!”我们几乎同时喊了出来。鱼嘘了一声,叫大家不要声张,小心隔壁宿舍听见。


那一夜,正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宿舍里没有一滴水,加之女神“恩赐”的茉莉花茶的撩拨,我们集体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洗劫”这批物资。具体的过程,我就不说了,画面太暴力,其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现在能记起来的就是教务处那一地西瓜皮和次日目击到的教务主任那张难看的脸。


偷瓜事件后,我们都心里贼着呢,所以没敢再造次。


周末,我有时不回家,喜欢雨后一个人绕着大殿散步。北墙下那薄薄的一层苔藓上,洒满了寂静的时光。蹲下身,细数出来觅食的蚂蚁,数了很多遍也没数清。又转到南面,我再次与那对石狮子对视。犀利的眼神仿佛洞穿了我的身体,直抵灵魂深处,我不由得为之惶恐。这个祭祀过鬼神的地方,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时时镇压着我,使我艰于呼吸。


落寞中的快乐也是暂时的,二中作为寻梦之地,令我常常想起离开家乡时父亲的谆谆话语。多年后的今天,我还能想见石狮子的眼神,大概与父亲有关吧。严厉和犀利的内涵里,在我看来,都储蓄着爱与期望。


跟同学一起偷乾县二中西瓜的那个夜晚再回不来了


班主任眼睛里青与白的突然转化,让我一时之间难以适应。以前是冷眼相待,自从我一篇作文县上得奖后,就成了青眼有加。他老远看见我,就打开了笑容,虽然笑得很不自然,但看得出确实是在努力地弥补从前对我的歧视。这个词也许用得并不准确,一个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一样的。我之所以产生此种感觉,主要是因为他经常骂我,而且多次罚我的站,这让我在班里很没面子,同学因此也嘲笑我,尤其是学习好的漂亮女生不怎么待见我,其实,我最在意的就是这一点。


高二分科后,我在学习上的优势尽管发挥出了一部分,但由于数学和英语太差,整体成绩还是上不去。为了应对高考,为了父亲的眼神,为了母亲搭车来看我,我每天晚上都加自习,像同学“四大浪人”一样夜半叫门。这段用功的岁月,让我感到充实,只恨时间过得太快,还没准备好,一晃就到了高三。


高三需要安静的环境,我就和同学在学校门口的小巷里租了房子。巷子悠长曲折,静日生香,青石板被踩得光滑如鱼背,散发着历史的味道。走在这条叫三元的小巷里,叫人很容易想象出浪漫的故事,比如《雨巷》式的古典情节。各位看官可能会说,高三忙得像吹手,哪有闲情寻找诗意。学习固然紧张,但这不能成为扼杀文科生内心生活的理由。就在这条幽静的巷子里,发生过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但是请原谅我按下不表,生活有时就像一颗带糖纸的黑糖球,舔一口,很快地包上,舔得越来越慢,包得越来越快。不是吗?我们不能在最后只剩下一张孤独的糖纸,不是谁都能够忍住那一抹忧伤的。还是选择敬畏生活的留白吧!


那年夏天比往年都要显得漫长。带着行李和父亲回故乡时,我一句话也没说,我能说些什么呢?



作者 | 渭北刀客 | 陕西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乾县   爱因斯坦   明朝   同学   快刀   浪人   教务处   大殿   犀利   西瓜   舍友   眼神   夜晚   宿舍   父亲   时光   喜欢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