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碗西安的油泼面里怀念家乡的小龙虾

在一碗西安的油泼面里怀念家乡的小龙虾



2010年夏某个傍晚,第一次踏上西安地盘,第一顿饭在城东一川某某餐厅,甜口的回锅肉让我差点yue了。


2020年1月某天,我们一家三口采购各种特产塞满后备箱,在等待一个新闻确认后,湖北暂时回不去了。带给老公爷爷的大列巴从车上搬下来,买的时候,我就撅老公,一点都不贴心,腊牛肉德懋恭不香吗?


到今年,有3年没回去过年了,包括我安徽的家。最近一次回南方,大约是两年前的夏天。天蓝得浓郁,风吹过,大地气息滚滚而来。站在荆江大堤上,瞭望长江,对望浩瀚的江面,那一刻内心也跟着升华得波澜不惊。


回老家,关键还有两样东西老让人惦记:刚摘的莲蓬和小龙虾。


西安也有莲蓬,但不是这一种,脆、嫩、苦、润、甜,带着荷田的气息,清新微苦回甘,一颗带你回到初心。一颗莲子的最好年华就是从荷塘里出来的那几个小时,千万别隔夜,最佳赏味期如此之短暂,更不能辜负。


在一碗西安的油泼面里怀念家乡的小龙虾



荆州,刘备得到又失去的地方,后来关公全球最大雕像也没待住,走红方式虽尬,但它三国时代已是必争城市No.1了,潜江紧挨着它,战国时芈月从这里走向秦国,这里是她魂牵梦绕的云梦泽。而后在长江汉水泥沙淤积作用下,江汉平原不断扩展,如今江汉平原上,还能看到共和国的磕头机在57油田采油。


从前油焖大虾是57油田工人就地取材的时宜之餐,现在小龙虾学院诞生在潜江,潜江地标是一只红艳艳的小龙虾雕塑。荆州近水楼台先得虾,生意做得火热。


想象一下,夏天闷热的傍晚,和朋友们扎上小凳子,围着大排档的小矮桌,油焖、蒜蓉、卤虾用钢盆端上,没有黄瓜青椒陪衬,那感觉简直了。


在一碗西安的油泼面里怀念家乡的小龙虾

■ 图源网络,图文无关


西安小龙虾主要来自两个地方,一是江苏,二是湖北。不同的是,湖北小龙虾做法有个特点—去沙开背。在西安号称正宗的店我就认这个点。


后来没法回去的日子,家人和我的关心方式是擀面皮腊牛肉柿饼和小龙虾的空投之旅。


其实我们这种双外地人的组合,在西安也挺多。12年前,对象来到西安,我次年毕业,西安的校招,参加了多场,最远去过西工大长安校区,2个多小时公交晃到秦岭,站在操场,凝望绚烂如火的晚霞,天很热心哇凉。然而有些收获就是急不了,后来职场很幸运遇到了亦师亦友的好领导、好老板。


第二家公司有食堂,大叔一手好菜,午餐负责补益身体,晚餐负责补益情感,小食堂红烧排骨整根整根地炖,治愈工作辛劳。对比我跟菜市老板说来3块钱肉帮切成肉丝,真的感谢当年不追杀之恩。


除了豪气,大叔自创的辣子酱夹馍才勾魂,鲜辣香!最后一点宣乎的热馍一定要抹干净碗底的辣酱,吃完我表示还想再加两小时班!


在一碗西安的油泼面里怀念家乡的小龙虾

■ 图源网络,图文无关


馍都,可不是浪得虚名。每次家人朋友来西安都吃馍,可还有很多种没解锁。记得第一回吃泡馍那会,我没掩饰失望和质疑。这?就这?西安名吃?算汤的还是干的?该用筷子还是勺子?辣椒酱真的不辣只有咸,糖蒜是最好吃的。


谁想到,后来我竟然爱上了水盆,和一群大老爷们挤在高新二路某家水盆的环境,要上一碟生辣子洋葱,刚出炉的月牙饼夹起,馍外酥里宣,先用筷子把馍戳开,放下热气,免得烫到嘴巴,辣子夹到馍里,不必用汤勺,端起碗一口汤一口馍,鲜的很辣的很。水盆酣畅淋漓热情地引领着接纳着一个南方人。


在一碗西安的油泼面里怀念家乡的小龙虾

■ 图:「贞观」读者@菠萝


一个被水盆拿下的南方人,也不会放弃拿下北方胃。


一次和同事们去上海出差,专门打卡老字号某兴馆,大家跃跃欲试,有个可爱同事点了份香菇面,端上来那一刻,冬天里氤氲的热气也没有模糊掉脸上的诧异,这色香味,咦~是酱甜的。酱甜的香菇搭配咸鲜的面汤,神奇的元素碰撞在一起,多么有创意。不过这家熏鱼素鹅是极好的,走的那天大家都打包带回来。


另有一家本地餐厅,店里挂着老板和撕葱少爷的合影。生长在长三角尾部的我,努力怂恿同事们忘记那家面,试试这家店。点了酒香草头赛螃蟹烩海鲜之类,emm,那是一种和条头糕比还有点距离的甜。不能坐看大家惆怅,我还没放弃,点个汤挽回下局面?菠菜猪肝汤还是粟米羹?结果大家一致选择酸辣汤,也许是太需要一些酸酸辣辣还洗洗我们的北方胃。


回到西安,没有乍见之欢,没有陌生之抗拒,熟悉的感觉迎面而来。


下了飞机,点了香菇面的同事直奔胡辣汤跑去。我回到家,想喝碗热腾腾的面汤。西安的面不是那种初次见面的惊艳,而是日久生情的离不开。刚吃那会,觉得驴蹄子面硬到伤胃,后来关中面竟成了日常标配,一碗三四根那种,面碗比脸大,吃面时感觉头能伸到碗里!


早上喝碗胡辣汤,辛香微辣,冬天暖胃夏天发汗,肉丸劲道却没有粗糙纤维感,虽然知道面粉是要加的,可绝不是这个原因,一个朋友带我去她顺城巷的朋友家吃胡辣汤,见证过肉丸扎实用料,至于为啥这么好吃,也不必弄明白。


在一碗西安的油泼面里怀念家乡的小龙虾


胡辣汤以外的早晨,醪糟鸡蛋和油条豆浆轮番上场。豆浆+两根刚炸油条,再跟老板要个秘密武器:一碟醋、多加白砂糖,搅开,余光瞄到老板,在老板好奇的眼神关爱下,油条蘸汁,然后用光盘告诉他真的很美味。推荐大家试一下,反正试一下也没啥损失。


我总在想,要是今年能回家的话,带点什么回去?不如最好就是给大家展示一下碳水大省的油泼面,我妈都不知道,我也是一个自己掌握擀面杖的人了。新疆雪花粉和好,揉到面光手光盆光,这是大学天水室友教的技巧,醒面的功夫,准备青菜、蒜泥,碗底少许盐酱油调味,面煮好待盛的功夫,热油,准备最重要的一步。盛面、撒上蒜泥、秦椒辣子面,热油刺啦浇一下,那一刻竟然有点骄傲。


在一碗西安的油泼面里怀念家乡的小龙虾

■ 图:「贞观」读者@菠萝


生活过的好不好,厨房知道。当然做饭的时候,也会选择一些南方菜,比方菜薹、藜蒿。前几年生鲜市场没这么发达,1110km之外的藜蒿确实到不了,现在光一个菜市场都能见着好几家,某马上也叫“芦蒿”,大大缓解了我对南方菜的馋。


1110km,家与家之间隔着长江、秦岭,我们在西安安了小家,拥有一群温暖的朋友。1110km,酸甜苦辣包裹着我们,感受了孤独、无力,还有欣慰、幸福,把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寄托在食物上。西安人西安味道,让我们在这座城市也有了不想走的牵挂。想家吗?想家的时候,菜里放点糖试试看,我对自己说。



作者 | 大小 | 新西安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江汉平原   西安   热油   潜江   秦岭   贞观   荆州   西安人   水盆   辣子   长江   湖北   油条   香菇   家乡   老板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