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深处的白发扫路人,一两千工资是全家最大收入

秦岭深处的白发扫路人,一两千工资是全家最大收入



早上七点十分,秦岭环山公路上天刚蒙蒙亮,东方的天际线处泛起了一线鱼肚白。杨光志像往常一样按时起床。多年来从事的环卫工作已经让他形成了自然的生物钟,不用定闹钟,也能按时起床。


六十三岁的他,已经在210国道秦岭段上工作了十七八年,时间太久,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是2003年还是2004年开始做环卫的。


杨光志熟练地穿好工作服,戴上一顶老式的鸭舌帽。此时正是一月,秦岭山区一年中最为寒冷的一个月。好在工作服有加棉的内里,还算厚实,能抵挡住些许凛冽的寒风。路边的树上零星挂着几个枯黄的叶子,风一吹过婆娑作响。山上的积雪还未化完,白皑皑地盖在地上,像铺了一床棉被。掀开门外用旧毛毯做成的帘子,杨光志还是被一股袭来的寒气激得打了个冷战。


秦岭深处的白发扫路人,一两千工资是全家最大收入

■ 一月的秦岭山区积雪还未化完


自来水管已经冻住,杨光志用水龙头旁闲置的一根棍子,撬起一块水盆子里雪水冻成的冰块,放到茶壶里。转身钻进屋里,在铁制的火炉里小心翼翼地放入几块煤炭。山上温度比较低,大多时候杨光志家里都需要烧煤取暖,特别冷的时候一天要烧掉二十块钱左右的煤炭。炉子里的火慢慢旺了起来,烟气袅袅升起熏着炉子旁挂着的腊肉,平时做饭也在这个炉子上完成。他在椅子上慢慢坐下,点燃一支烟,等待炉子上的水烧开。


秦岭深处的白发扫路人,一两千工资是全家最大收入

■ 杨光志用水壶融化冰块


不久,炉子上的茶壶开始“鸣笛”,杨光志用热水简单洗漱之后,来到杂物间前。这是一间用制造家具的纤维板钉成的小房间,用来堆放喂养小鸡的苞谷粒以及一些劳作的农具。杨光志家里养了十多个小鸡仔,每斤苞谷一块二,还得付运费从附近的滦镇上拉回来,鸡蛋有时几天才下一个,对于杨光志来说,这是个“赔钱”的生意。


杂物间旁有两间砖混结构的小平房,一间用来起居生活,另一间用来做小鸡的圈舍,都是杨光志十多年前一砖一瓦盖起来的。当初因为施工时村里人不给埋自来水管,杨光志还和别人闹过矛盾。说起这段辛酸的历史,这个两鬓斑白双颊爬满皱纹的老人眼眶微微湿润。


秦岭深处的白发扫路人,一两千工资是全家最大收入

■ 杨光志饲养的小鸡在院子里晒太阳


喂完小鸡后,杨光志拿着单位配发的保洁工具——一个锥形桶和一个垃圾撮,扫把则是自己用山上的茅草扎成的,开始往远处下坡的地方走。


杨光志是商县人,家里有兄弟三个。大哥早先逃荒到了秦岭山里的村子,杨光志想着和大哥住到一起,便也从商县逃到了这里。


2003年还是2004年时,杨光志在村里认识的伙伴给他找了这份工作。稍远一些的沣峪口路段已经有人负责,便选择了家门口的这段路。杨光志负责的路段从家门口往上走有900米,往下走有600米。


杨光志以及这条路上其他几个环卫工人归属陕西公路局统一管理,负责一公里每月有1100元工资,打扫这1.5公里道路的收入便成了杨光志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每个月家里的电费要花60块左右,每天的生活费大概是二三十块,多的时候一天一百多。


秦岭深处的白发扫路人,一两千工资是全家最大收入

■ 单位给杨光志配发的劳动工具


刚开始从事环卫工作的时候,打扫一公里有300元的收入,过年过节也有福利。一个月一人发放一双手套、一条肥皂、一袋洗衣粉,现在都取消了。“以前的工资,一个人的生活费都不够,每天要抽一包烟,还要喝茶。”杨光志说道。


一阵风吹过,路边的枯树枝上卷下来好些树叶。杨光志就把锥形桶放在身后稍远一些的地方,开始站在路旁的排水沟里打扫。杨光志回忆,一开始工作的时候,这条路上的路况还很差。近些年来,国家在这条路的建设上投入了很多资金,把这条路开发成一条旅游线路,路况也好了很多,“现在是疫情期间,来往的车辆没有那么多了。像往年游客多的时候,车会多一些,那时候垃圾也多”。


杨光志利落地用扫帚唰唰地扫着落叶,垃圾撮装满后需要跨越路面,倾倒到公路围栏外面的山沟里,可以给树木做肥料,自然降解。大多数时候,路面上都是落下来的树叶和灰尘,遇到有塑料袋、饮料瓶之类的其它垃圾,就需要放到垃圾撮里,等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再倒。扫完一段路,杨光志就会拿着安全锥桶再往前走一截儿。


秦岭深处的白发扫路人,一两千工资是全家最大收入

■ 杨光志的工作环境


就在这时,一个小石块从山上滚落下来。杨光志往后退了一步,缓过神继续打扫。


“山区的路爱掉石头渣渣,能弄走的弄,弄不走的叫上面来弄。夏季比较容易掉石头渣渣,遇到这种情况还是会上班。越危险越要去,哪里有塌方,就要去清理。把自身安全保护好就行。”


单位配发的安全设施一般都有安全锥桶、带有反光条的工作服和安全帽。但来往的车辆较多,加之山上地势复杂,容易发生滑坡、塌方之类的自然灾害,安全问题只能自己提高警惕。这条道路上有清洁工班长,每年会组织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强调个人安全保护的事宜。


除了这位班长是正式工,其他人都没有和单位签署过合同。杨光志从未听说过意外保险,只知道自己每年都要交103块钱的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转眼间,杨光志已经快清扫到自己家门口的路段了,时间也快到十二点。杨光志早上八点上班,下午六点下班,中午十二点到两点可以休息一下。节假日和周六周日的工作可以不那么紧张,只要保持路面干净就可以。


秦岭深处的白发扫路人,一两千工资是全家最大收入

■ 杨光志收拾工具准备回家


杨光志已经六十三岁了,单位有规定,六十五岁以上就不能继续工作了。沿着这条路往上还有石峡沟、东裕河等等一些村庄,这些年来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剩下的大多都是老人,也挣不到钱。环卫工人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份很好的工作,离家近,每月也能拿到固定的工资。这条路上的清洁工常常招不到人,所以有些环卫工人六十五岁以上还在打扫道路,整条路上只有二十八位环卫工人。离杨光志负责的路段尽头大概两公里的地方,有个二十多岁的环卫工人,虽然带有残疾不能说话,但人很聪明。


杨光志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工作多久。但想起自己以前吃糠咽菜,有时候一口粮都没有的苦日子,杨光志觉得现在这样的生活已经很幸福,“现在的日子天天都像过年”


秦岭深处的白发扫路人,一两千工资是全家最大收入


道路的坡顶,白发苍苍、穿着暗红色旧棉袄的何玉珍揣着手站在两间小平房门口远远地望着路的下方。待杨光志走到门口,她伸手接过杨光志扫路的工具放好,转身掀起帘子走进小屋。端上做好的饭菜,招呼杨光志吃饭。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好几年。简简单单的一锅萝卜汤、一份咸菜、一碗热乎乎的米饭,就是她和杨光志的一天。


秦岭深处的白发扫路人,一两千工资是全家最大收入

■ 常年高强度劳作让何玉珍直不起腰


72岁的何玉珍是安康人,和杨光志一样,十多年前来到这里。后来两人经人介绍认识,就走到了一起,重组了家庭。


何玉珍几年前也是210国道秦岭段上的一名环卫工人,负责清扫一公里的路段。这条路上没有遮风避雨的地方,常年的风吹雨淋,加之年纪的增大,何玉珍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风湿关节痛、胃痛已经成了家常便饭。门口柜子上的小筐子里,摆满了药,三九胃泰颗粒、感冒灵还有一些膏药。后来何玉珍腰疼得实在厉害,弯不下腰,就没有再做环卫了,把自己原来负责的一公里路段,分了五百米给杨光志打扫。


秦岭深处的白发扫路人,一两千工资是全家最大收入

■ 何玉珍家里的药箱,放满了感冒药和胃药


约莫四五年前,杨光志上山时捡了一些野菜,回家用野菜做完饭,吃完之后两个人都中毒了。两个人呕吐腹泻折腾了一个晚上,但交通不便家里也没有积蓄,没法上医院。幸好第二天邻居来借东西,见两人脸色发青浑身无力,赶紧把他们送到了医院,“差点就活不过来了”,何玉珍回忆道。这一住院花了几千块钱,本来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不再做环卫工人之后,何玉珍便在家照管十几只小鸡,做做家务。后来老两口一合计,在家开了一个小卖店,卖些零食、饮料、纸巾之类的用品。门口就是公路,来往的车辆也多,多少有点生意。特别是天气好的时候,到秦岭游玩的游人多一些,小卖店的生意就会好一些,偶尔也有人来买些何玉珍自己养的土鸡和鸡蛋。


秦岭深处的白发扫路人,一两千工资是全家最大收入

秦岭深处的白发扫路人,一两千工资是全家最大收入

■ 何玉珍夫妇俩开的小卖店


杨光志每隔几天就会搭下山的顺风车,到位于沣峪口的滦镇上进些货品,顺带买一些蔬菜水果、米面粮油、小鸡吃的苞谷以及煤炭、药品之类的生活用品。炉子上挂着的熏腊肉,就是之前在集市上买的,老两口准备留到过年吃。


加上每月电费六七十元,两个人每月剩下的生活费不多。何玉珍因为户口还在老家没有转过来,所以领取不了这边的养老金。光靠清扫公路的工资多少过得有些紧张。有了这个小卖店,多少也能贴补家里一些。


这天中午午休的时候,外面陆续来了四五辆车。一个年轻人从车上下来钻进小卖店,买了十多块钱的饮料,这已经是小卖店一天比较大的一笔收入。


小卖店可以微信支付,有人没有付款却用图片来欺骗何玉珍的情况也发生过几次。何玉珍用的是老年手机没有支付功能,所以二维码绑定的是杨光志的智能手机。每次有人用微信支付的时候,只要杨光志外出上班去了,何玉珍都会打电话问杨光志有没有收到款。


秦岭深处的白发扫路人,一两千工资是全家最大收入

■ 何玉珍收养的流浪猫


何玉珍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儿子留在安康,女儿一个嫁在西安市里,另一个在浙江的工厂里打工。隔几个月女儿会给妈妈打一两千块钱,过年也会回家看望妈妈和杨光志。两位老人没有共同的孩子,曾经想过抱养一个,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个想法没有实现。两个人收养了几只山上捡来的流浪猫,每天黏着人跑,倒也有个伴。


老两口的年岁渐渐大了,女儿希望能够把老人接到自己身边生活。但杨光志想留在这里,他觉得女儿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没有义务养活他。


下午太阳很好,何玉珍把被子都拿出来晾在绳子上。问到未来的打算,她说,“我要在这陪着他,直到不能动弹的那天。”


秦岭深处的白发扫路人,一两千工资是全家最大收入


下午一点四十,戴着一顶保暖雷锋帽的韩凤兵骑着三轮摩托,从杨光志家门口经过。看到杨光志站在门口,他“嘀嘀”地按响喇叭,和杨光志寒暄了几句,他们认识已经快三年了。


2018年,韩凤兵在做环卫工人的表姐的介绍下,成为了秦岭环山公路上的一名环卫工人,归秦岭生态环保局管理。在这之前,他的身份是一名护林员。


秦岭深处的白发扫路人,一两千工资是全家最大收入

■ 韩凤兵沿着道路行走,捡拾白色垃圾


每天早上八点上班,下午六点下班已经成为他固定的生活。韩凤兵负责的路段从距离沣峪口1公里的地方开始计算,往上有两公里。一天的时间,韩凤兵需要走两个来回。


秦岭生态环保局主要负责把道路路面及周边的白色垃圾捡拾干净。车流量大的时候,韩凤兵只能靠一边走,边走边捡拾垃圾,等到走到负责路段的尽头,再从另一边走回来。


这么长时间的工作,让韩凤兵养成了一个“特异功能”,他能够在车辆离得很远的时候,通过声音来判断车的类型,是大货车还是小汽车。这样,韩凤兵就会找个宽一点的地方,提前避一下,等车过了再开始工作。


秦岭深处的白发扫路人,一两千工资是全家最大收入

■ 公路附近村民在景区门口摆的小摊


整条路上没有可以休息的地方,只在韩凤兵负责路段的尽头,有个小卖店,旁边还有一个景区,附近的村民在那里摆摊卖孩子的玩具还有一些山里的农产品。韩凤兵和他们“混”得很熟,每天上班,韩凤兵都会带上保温杯,水喝完的时候就到小卖店里接一点。工作累的时候,韩凤兵也会站在路边晒晒太阳,和他们闲聊一会。


但每次休息的时间不能太长。韩凤兵手机里有一个微信工作群,每天都需要在群里拍照打卡,进行工作量的检查,偶尔也会有道路上的环卫工班长开着车过来检查。


工作三年的时间里,韩凤兵没有听说这段路上的清洁工出过意外事故。只是他自己在2020年四月份上班的途中出过一次车祸,胳膊被摔骨折了,在西安航天总医院住了好几天院。好在单位每年都给交意外保险,可以报销50%的医疗费。


虽然个子不高,但韩凤兵笑起来眯成一条缝的小眼睛,却透出一股机灵劲。单位除了发放工作服之外,还配备了劳动工具——一个长夹子,可以直接把垃圾夹起来,不用上手去捡。韩凤兵觉得夹子太长,就动手自己用竹子做了一个略短一些的,用起来很方便,一个夹子可以用三个月左右。


韩凤兵家住距离沣峪口八公里左右的石峡沟村,每天中午十二点结束工作之后,韩凤兵就会骑上停放在小卖店门口的三轮摩托,开始往家赶。八公里左右的路程,韩凤兵需要骑半个小时左右才能到家。回到家吃完饭,一点十分左右就得出发,赶在两点之前去上班,基本没有时间休息。中午有时候会骑车去离沣峪口不远的滦镇镇上买日用品,时间太紧就不能回家了。


秦岭深处的白发扫路人,一两千工资是全家最大收入

■ 韩凤兵上下班骑的三轮摩托车


韩凤兵的儿子儿媳在外地打工,妻子在滦镇镇上照顾还在上一年级的小孙女,一家人都很支持韩凤兵的工作。大部分时间,韩凤兵都独居在家。小孙女经常和爷爷打视频电话,每次都打半个小时左右,好像和爷爷有说不完的话。山里边交通不方便,过年的时候儿子会把韩凤兵接到滦镇上的家里,和家人团聚。


下午下班回到家后,韩凤兵燃起火,在土灶里下一碗热气腾腾的菠菜面,再来上一点自制的葱油辣椒酱,就是一份简单的晚餐。自己吃完之后,韩凤兵还要给同住在村里的哥哥送饭,哥哥患有智力障碍,需要韩凤兵照顾。


收拾好碗筷,韩凤兵到屋子后面的山上,捡一些柴回家留着生火。除了做做家务,韩凤兵业余还喜欢用快手刷刷短视频,各个类型的内容都看一看。


秦岭深处的白发扫路人,一两千工资是全家最大收入

■ 韩凤兵小孙女的鞋子正晾在窗台上


韩凤兵十分疼爱小孙女,天气好的时候会把孙女的鞋拿到窗台上晒一晒,“等她回来穿着就暖和了”,韩凤兵笑着说道。


每个月2600块的固定工资,没有五险一金。除了购买米面粮油及一些生活用品,韩凤兵还会给小孙女买一些零食和玩具,“就这样我每月还能剩下不少钱,我很知足了。”


秦岭深处的白发扫路人,一两千工资是全家最大收入


村里的灯火渐渐黯淡,韩凤兵晾好刚刚洗好的工作服,准备入睡了。他生在秦岭,也长在秦岭,这一生关于家的记忆也在这里。秦岭对于他而言,就像是母亲般的存在。像奋战在全国各个城市角落的180余万环卫工人一样,他也要做好秦岭生态的守卫者。新一天的工作,即将开始了。


■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作者 | 杨梦瑶、候思雨、夏秋丽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指导老师 | 李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秦岭   小卖   炉子   块钱   工作服   路段   小鸡   村里   路人   全家   白发   深处   家里   工资   路上   垃圾   收入   单位   时间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