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安20年,买过6套房,一张房产证都没拿到过

​我在西安20年,买过6套房,一张房产证都没拿到过



我家在西安外县,上世纪九十年,我从学校毕业后因成绩优异到西安市某区工作。从刚工作到结婚生女都居住在单位宿办合一的办公室。老同志说:“省了房租水电费,好的很。”那时与我们一起住在单位的共有4对夫妇,有一对工作已快近十年,有两对比我早工作两年。大家夫妻基本都是同行,家家安居乐业,生活也其乐融融。我们这些家较远的人真是以单位为家,工作日上班,休息日在单位生活。


从1999年开始,这种生活逐渐被打破。


最早在离单位不到2公里的镇上,有人在集体土地上盖起了单元楼,街办号召所有在这个辖区的工作人员购买,会给一定的补助。一套七八十平的房子大概约四五万元左右。


当时,工作了四五年的我每月工资才从最初的不到300元涨到了大概五六百元。我们夫妇柴米油盐及养孩子、结婚拉的外账、帮扶老家亲人和适当的人情往来后,一年所剩无几。工作四五年,省吃俭用,加班加点又力所能及的开源节流之后,手上攒了不到七八千元。当时的5万元,对我来说好像天文数字,关于买房的想法根本没有过。政府补助的政策再好,我们没有相应的能力也无能为力。


就把攒的那几千元留了部分应急后,主动借给了一个和我同时工作的一个同事。现在想想,虽是几千元,但那是我近一年的工资的收入呀。那年年末,在镇上买房子的同事举多年的积蓄,再加上家人的资助,亲朋的借贷,拿到了钥匙,简单装修后搬离了单位,住到了有集市、医院、超市的镇上。


​我在西安20年,买过6套房,一张房产证都没拿到过

■ 图源网络,图文无关


送走他们后,单位只剩下我们孤零零的三口。从此,他们大部分周一早上到单位,周五晚上回镇上的家,慢慢适应了之后,天天下班后回自己家,说是工作和生活需换个环境。只有我们一家留住在单位的日子里,丈夫心理逐渐有了压力。


2000年底,区政府开展尊师重教活动,筹建园丁村,以每平950元的预定金先收房价的百分之三十。什么五证,什么地产,什么买房需要了解的一切我们都不知道,只懵懵懂懂筹预备金。


长乐路、纺渭路新寺十字那一片地,现在是城东枢纽中心,当时是绿油油的麦田,高低起伏的沟梁梁处隆起一个个坟头,或平地处也有星星点点的坟头。作为代表,我还参与了动土仪式。


当时每户大概预交3万元。我家预交的钱近一半的都是我们夫妇的两位姐姐处筹措的。一想到每月六七百多的工资,生活、亲情、友情、各种人情处理后,两个人最少要努力十年左右,压力也蛮大的。从此,我们夫妇开始了夜以继日没有休息日的加班生活。


过了一年,这个房子好像才刚刚动工,正好此时,同事聚居的地方,有现成的房子有优惠,可以直接拿钥匙,又便宜压力小,又能与同事能聚一块,又离单位近方便工作,我们脑门一热,退了园丁村的房子,买了镇上的集体土地房。这是我经历的第二套房,到手的第一套房,到2002年春节才住进去。


​我在西安20年,买过6套房,一张房产证都没拿到过

■ 图源网络,图文无关


那时,我工作已七年整,丈夫工作已9年了。这是个无证房,但是作为出嫁工作在外的女子,我感觉自己有个家了。


2006年,因熟悉当时的居住环境,感觉房价向好,我们凑钱想换一个大点的,买了第二套房,然后卖了第一套。当然那种搜肠刮肚的筹资让人受尽了作难。许诺无证,交付时与许诺感觉也相符。


2008年,因工作去区政府开会,纺织城延路十字那个浐灞新城经适房将要建设的宣传单满天飞。那时我在基层工作,没有电脑网络,手机也只是电话和短信而已。什么是经适房,是啥性质,人群范围是啥要求一无所知。但宣传人员亲切地说只要提供什么资料就可以了,我想着自己一切符合就提交了。


这房子是区城镇建设公司开发,预交定金后首付可20%或30%,而付30%利息还打八折,80-120平的房子首付大约不到7到10万元。每个同事都在凑在借,我筹资首付20%,放弃了利息打折。那时周边也没有啥房地产项目,我也从没关注过房屋手续资质什么的,只想着回老家时经长乐路这个主干道坐公交顺点儿,离唐都医院近点。


2009年12月签合同,当时每平约3000多元。2010年5月开始还房贷,地产通知干啥咱就干啥。2011年国庆节收房,地产代收了契税,那时小区除了进出的路是水泥的,其他一片泥泞,绿化根本就没有开始。但我心中那个激动呀,仍一阵阵的。


2012年6月,我搬进了新房,直到10月份才通天然气。2013年底小区绿化才逐步完成,2014年随着入住人群的增多,周边商业才逐渐兴起。大约收房6年后,才有人提合同上是交房后720个工作日办理房产证事宜,契税是不能代收的。2011年开发商代收的契税票据是2018年的发票。


随着网络的逐步普遍,我才知道了什么是契税,什么是经适房及房产证。契税、房产证直接关联着交易时限和个人收入。经适房最直接的就是产权中有百分之15是国家的,标配楼道是毛坯的、开发商可以不砌瓷砖常常返灰尘的水泥地;且不能空置,不能出租,经济收入到一定标准要自动退出;否则不能购置其他房产。


2008至2009年间,高科地产商进驻本区,所有干部可以以2850每平的价格登记。到了2012年高科地产交房,绿化、天然气、暖气、地库一切到位,房产证也按合同720个工作日到位。


我同学2016年在高科买二手房,交易后不久就拿到了房产证。我浐灞的房子直到收入达标该退出时,我还没拿到证。为了拥有名正言顺的房子,我咨询中介所需资料,寻找地产商,拿到产权证时房子已说好是别人的了。


2012年时,我们转手了前面的房子和生活结余的钱,登记了灞桥区东城某小区。丈夫的理念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小面积换大点的、无电梯换有电梯、无证换有证、低配换高配,不断改善居住环境并保证房产的价值。当时在灞桥区新寺商圈,最贵的地产就是此小区。我和朋友参加了相当高规格的推介会,谁会想到2015年的西安市房产新政后房企各种资金链断裂,到现在为止,交房已近8年,入住率已80--90%,紧邻城东枢纽站,一、六、九地铁起点而房产证却遥遥无期。当初承诺的物业不断更换。好多业主不断安慰自己,比邻居易合坊楼盘强多了,至少我们还可以住。


2017年底,我们手头还有一些前面房子的转手资金,就购买了铁一滨河校区旁的某府小区。谁知说是2019年12月交房,结果到2021年快过半也没人催你收不收房,因为当初承诺和现在实际有很多出入,房产证仍遥遥无期。


​我在西安20年,买过6套房,一张房产证都没拿到过

■ 图源网络,图文无关


回想我的买房史,从入手购买到转手重进,每套都是因小区有一定瑕疵,为改善提高居住环境去折腾,却不知为什么,总是遇到初期承诺与后期落实出入较大的情况。


尽管身边不乏承诺相符的好楼盘,尽管后续房价不断增长,而我总是那个走眼的。要么是出商品房的价格买了经适房,要么就是房产证遥遥无期,服务大打折扣,当初楼盘商相当高大上的承诺在现实中越来越远,奔着高端优雅而去,最终一步步感觉滑向中低端。


某天的聊天中,一个业主说他买了无证房想换了,买卖双方相互签约就行了,没有网签,没有各种麻烦。反而是商品房因开发商的各种原因不能兑现承诺。想卖,资料不全无法交易;想再买却因要网签,没有资质,没有首付,这套的房贷还不清无法继续贷款。本可交易或用房本做抵押让资金流通有所发展,现在却死死套在其中。


20多年来,我经过手了6次购房,现在有两套,网签产证却遥遥无期。我上有卧病在床的父母,下有未参加工作的孩子,实在没有时间去找开发商扯皮。何况经过20多年的打拼,我已步入知天命之年,活力远远不如当年,月月有房贷要还,再无奈无力我还得继续努力。



作者 | 棉桃疙瘩 | 陕西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房产证   园丁   契税   首付   西安   遥遥无期   镇上   工作日   套房   夫妇   开发商   同事   房子   单位   小区   地产   工作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