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七普”数据:曲江为什么最吸引女性?


西安“七普”数据:曲江为什么最吸引女性?

关于第七次人口普查(下称“七普”)数据,上次西安公布了1295万的总数及十年的增量。昨天(5月31日),更详细的西安“七普”数据公布出来。从人口数据中,可以窥见这个内陆新一线城市在近十年,旺盛的增长力和城市特点。


十年时间增长448万,增速52.97%。十年前“六普”,西安的人口数是846.78万,这意味着,当下在西安的近1300万人口,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在近十年迁入的西安,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非土著。在人口迅猛扩张,城市版图外扩的过程中,许多新旧观念也在更替,比如城里城外的概念已经模糊,比如南郊、北郊的界限不断外延。


1

流动的西安与用脚投票


汹涌的人潮背后是一个不断流动的西安。


全市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589.5万,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214.8万,流动人口为374.7万。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人口135.3万,省内流动人口239.4万。


与十年前六普相比,市辖区人户分离人口增长了257.2%,流动人口增长了114.75%。


这意味着,人们不仅在西安市域范围内不同区与区之前变更居所,也从省内其他地市,或是外省而来进入城市谋生,后者的人群要更多一些。


进城打工、工作调动、子女教育、照顾老人、改善居所,促使城市中的人们不断流动的原因各有各的不同。作为地处西北内陆的新一线城市,西安为省内的年轻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但相比于那些劳动密集产业集聚的南方城市,它对外省人口的虹吸范围就比较有限。


谋生的需求使乡村人口向机会更多的城市迁徙,十年时间,西安的城镇人口从69%增长到79.2%。在1990年,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十年,西安城镇人口的比重是49.97%。


自由流动使人们用脚投出了自己眼中更有吸引力的区域,不仅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在城市不同区域内,同样是这样。


这是一张2010年-2019年西安各区县净流入人口对比图,未央、雁塔、长安是近十年人口涌入最多的区域。位于远郊的周至、蓝田县两个区域人口在外流。


西安“七普”数据:曲江为什么最吸引女性?


更多的人口涌入代表更多的就业承载力,从2019年西安市统计年鉴中的《各区县企业一套表调查单位数》来看,雁塔、未央、长安三个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排在前列,未央区和雁塔区还提供了最多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这两项显然能够承载较多的就业劳动力。


西安“七普”数据:曲江为什么最吸引女性?


这次公布出来的区县常住人口分开了行政区和开发区。


具体来看,雁塔区、高新区的常住人口分别为120万、95.8万,占比9.28%和7.4%,这两个区域提供的就业岗位最多,因此吸纳的人口也最多。


未央区、经开区的常住人口分别为73.3万、55万,分别占比5.66%、4.25%,比重也不小。接下来有长安区人口占比在8.42%,莲湖区占比7.87%。


之前总有人质疑说,西安的千万人口是因为加总了西咸新区的人口。从公布出来的数据看,西咸新区常住人口是130万,占比10.07%,超过西安所有其他区县及开发区。现在算一下,即使减掉这130万,西安的人口也在1100万以上。


西安“七普”数据:曲江为什么最吸引女性?

2


随着观念的进步,男女比例趋于平衡已经是整体趋势。但2020年的普查数据出现了比较有意思的女多男少现象。之前有文章提起北上广一些大城市女性比例逐渐超过男性,反映了大城市更包容女性成长。如今这种趋势也反馈到了新一线城市的西安。


四个女多男少的区县依次是曲江、长安、莲湖、碑林,性别比分别是94.79、96.54、98.80、99.24,如果按照越发达女性人口更多来推的话,高新区的性别比应该更明显,但高新区的性别比是110.86,也就是100个女性,对应110.86个男性。


西安“七普”数据:曲江为什么最吸引女性?



这个原因有点令人费解,是在曲江、长安、莲湖、碑林几个区县提供的适合女性的岗位更多,还是老年妇女来照顾孙辈的人口更多地集中这几个区县,需要更多的数据来佐证。


单纯从数据上看“男多女少”的区县依次是,航空基地(168.33)、国际港务区(129.02)、浐灞(112.29)、高新区(110.86)、鄠邑区(109.95)。


“女多男少”出现在西安的“七普”数据中并不奇怪,以上说的都是常住人口普查数据,其实按照2019年的户籍人口,西安已经是女多男少了。2018年西安市户籍人口男女比例接近均衡,2019年女性户籍人口反超男性。分区县看,除了鄠邑、临潼、蓝田、周至、阎良这几个区县,其他主城区的户籍人口已经是“女多男少”了。


西安“七普”数据:曲江为什么最吸引女性?

西安“七普”数据:曲江为什么最吸引女性?

■ 数据来源:西安统计年鉴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是户籍人口女多男少,常住人口男多女少,这一点跟深圳是一样的。

3


从年龄结构上来看,少年儿童(0-14岁)、青壮年人口(15-59岁)、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为15.65%、68.33%、16.02%,其中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是10.9%。和陕西全省来对比,全省60岁以上人口比重是19.2%,其中65岁以上人口比重是13.32%。可以预判的是,除西安以外的其他地市,面临的老龄化压力更大一些。


西安“七普”数据:曲江为什么最吸引女性?


深圳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15-59岁人口的比重是79.53%,60岁以上人口占比为5.36%,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3.22%,由此可以对比西安的老龄化程度。这几年省会城市的吸引力以及二胎政策放开,对于缓解西安老龄化压力是有帮助的,少年儿童的比例从2019年的13.9%增长到了15.65%,65岁以上老人的比例从11.69%降到了10.9%。


昨天(5月31日)恰好三胎政策放开,释放了一批潜在生育需求,至少从目前来看,缓解老龄化的直接办法就是促进生育。“七普”数据中,西安的家庭户均人口是2.45人,比六普减少0.5人。陕西的“七普”家庭户均人口是2.53人,生活在城市里意味着更大的生育压力,和不同的生育观念。不知道三胎政策的影响会是怎样的?


西安“七普”数据:曲江为什么最吸引女性?


分区县来看,老龄化程度较轻的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开发区,二是人口净流入区县。前面那张区县人口净流入图反映出,人口净流入前三的区县是未央、雁塔、长安,人口净流入为负或者比较低的区县是蓝田、周至、临潼、阎良。


以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来看,未央(8.51%)、雁塔(9.26%)、长安(9.58%)老龄化程度较轻,属于比较“年轻”的区县。开发区中,航空基地(3.67%)的老龄人口比重最少,其次是浐灞(5.93%)、经开(6.57%)、曲江(7.46%)、高新(7.98%)、航天(9.25%)、国际港务区(9.93%),西咸新区在开发区中的老龄化程度最高,为10.27%。


而65岁以上人口比重最高的区县分别是蓝田(16.48%)、周至(14.75%)、阎良(14.68%)、临潼(14.66%),与人口净流入区域吻合度比较高。年轻人选择去更有前景的地方打拼,老年人则留守下来,难怪各个城市都在努力吸引人口。


西安“七普”数据:曲江为什么最吸引女性?

4

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不仅反映在平均受教育年限,西安市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十年前10.95年提高到十年后11.85年,还反映在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增长,每10万人当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从十年前的2.2万已经上升到了3万。


分区域来看,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含量”高的区县依次是航空基地(61192)、曲江新区(46897)、经开区(45791)、碑林区(45265)、雁塔区(44253)、高新区(38225)、莲湖区(37512)、航天基地(35886),这些数据都是按照每10万人口中的比例来计算的。高学历人群主要分布在这几个区域。前面论证过曲江是常住人口女性多于男性最多比重的地区(性别比94.79),这样梳理下来,曲江很有可能是高知女性最多的区域。


西安“七普”数据:曲江为什么最吸引女性?


西安的”七普”数据现在公布的就这些,还是那句话,数据本身没有什么,背后是关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或者家庭,许多人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才有了表面的这些数据。



作者 | 图图 | 贞观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曲江   西安   周至   蓝田   西安市   女性   数据   长安   流动人口   区县   比重   常住人口   人口   区域   城市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