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沣河和滈河后,我带儿子用7天时间徒步潏河50公里

继沣河和滈河后,我带儿子用7天时间徒步潏河50公里



《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说过“只有我的双腿迈开时,我的思想才开始流动。”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在繁忙而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之余,只有当我在路上,我的视觉、触觉、味觉,听觉才会与大自然发生链接,我的心灵才能沉静下来,虔诚而静默的感受到当下的力量。


2020年9月至11月,按照徒步长安八水的计划,在走完沣河和滈河以后,我带着8岁的儿子徒步走完了潏河。因为路况不是很好,再加上周末辅导班和作业繁多,每周只能抽出不到1天的时间坚持徒步,因此潏河出大峪口以后约50公里的路程,我们走了长达7天的时间,远低于普通人平均每日可以走20到30公里的速度。


自从徒步长安八水以后,很多人都很好奇我是如何带着孩子徒步,第一种问我是不是钻到河道里不出来,那吃饭和睡觉怎么办,是不是要带上帐篷和足够的食物?第二种是认为我们每次将车停在出发点,徒步结束以后再顺着原路返回。


实际上我们每次出发前将车停在上次结束的终点,然后再从当日的终点打车返回出发地点开车回家,前后无缝连接。第三种是问我这么小的孩子,是靠什么动力坚持走路的?我想那是因为你没有徒步过,感受不到户外徒步对孩子的神奇吸引力。


继沣河和滈河后,我带儿子用7天时间徒步潏河50公里

1.从大峪口到108省道



潏河发源于终南山大峪罗家坪以上的甘花溪,沿途容纳滈河、大峪河、小峪河、金沙河等支流,于沣惠渠渠首以南汇入沣河,全长64.2公里。潏河全境位于长安区,分割出了少陵原和神禾原,滋养了樊川的肥沃土地,见证了长安的历史兴衰,读懂潏河,就读懂了长安的历史文脉。


继沣河和滈河后,我带儿子用7天时间徒步潏河50公里


第一天我开车带着妻子和儿子准备从大峪水库出发,驾车刚过了大峪口村,远远就看到秦岭管理部门设立的禁止车辆进入的关卡。随着近年来秦岭保护力度不断增大,很多以前开车可以进入的峪口都封锁了,这对保护秦岭的自然生态环境,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


由于从大峪口村徒步到水库路程较远,而且我们的计划也是从河流出山以后沿着堤岸向下游走,于是决定将车辆停放在大峪口村,然后沿着村道进入河道,刚开始还有一条若隐若现的小路可走,慢慢的小路也不见了,我们只能走在大峪河的石头堤坝上,一会儿堤坝也断了,河道荒草四处蔓延,不知道路在何方?


继沣河和滈河后,我带儿子用7天时间徒步潏河50公里


此时有二个选择,一是原路返回,二是在杂草丛生寻找出路,考虑到时间和安全问题,第一种方案被否决了。于是,妻子带着孩子走在后面,我拿着铁锨在前面找路,经过在羊群走的小路中来回穿梭和仔细观察,遥望河道东边有一处不到3米的陡坡,只要爬上去似乎就可以进入一片平坦的空地,但是中间隔20多米长1米多高的杂草,根本无法过去。


于是我用铁锨砍断杂草,修建了一条临时道路,谁知一不小心脚踩进了不知道是老鼠洞还是蛇洞,足有半米深,幸好我顺势倒下,要不然肯定骨折,不过好在我们爬上陡坡以后,很快进入到了一处私人庄园,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几条大狗挡住去路,幸好主人很快帮助我们打开了通往107省道的大门。


这天由于路况太差,折腾了大半天,最多走了2公里,但是实在饿的不行、疲惫不堪,于是打车返回大峪口村,找到一处米线和凉皮的摊点,美美的吃饱回家。


第二天带着儿子和6岁的侄子,通过高德地图查看发现河边确实没有任何道路可以行走,为了避免危险,我们将车停放在长安第二职业中学门口,然后沿着大峪河和小峪河之间的236乡道向北走,路旁的大树遮住了阳光,树荫下行走很是惬意,不知不觉间,我们就来到了王莽街道办。


相传西汉王莽政权的皇帝王莽曾经追赶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天黑以后,他们分别住进了2个村庄,但是由于刘秀住的村庄的鸡比王莽住的村庄早叫了一个时辰,于是刘秀就逃走了,后来东汉开国,收留刘秀和王莽的村庄被分别命名为刘秀村和王莽村。


继沣河和滈河后,我带儿子用7天时间徒步潏河50公里


这里距离秦岭较远不能发展农家乐,也因为距离主城区较远经济落后,我们甚至都没有找到一家吃饭的地方,只好以零食充饥,随便在路边找块石头短暂休息以后继续赶路。等到过了王莽村,少陵原和神禾原渐渐依稀可见,潏河从两原之间流过,诞生了樊川,我们走到108省道以后,向西走到104县道的岔路口,在路边吃饭以后,打车返回长安区第二职业中学,然后开车回家。


继沣河和滈河后,我带儿子用7天时间徒步潏河50公里

2.从108省道到香积寺



第三天只有我和儿子,因为他更喜欢穿越河道的惊险刺激,于是我们将车停放在S108省道潏河桥,根据高德地图显示沿着潏河向下游走只有大约不到1公里的土路,剩下的路程我们就只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了。


刚开始的一段路程舒适惬意,沿路落满金黄色的树叶,踩上去软绵绵的,路南的潏河随意流淌,发出哗哗的响声,清澈而静谧,路北是一片野蛮生长的杨树林,每一棵树似乎都有直插云霄的心愿。


继沣河和滈河后,我带儿子用7天时间徒步潏河50公里


沿着潏河向西北方向前进,左边是神禾原,右边是少陵原,地理上将由黄土沉积而形成的“四面陡,顶部广而平坦”的地貌称为“原”,而两个原之间就是川,八水绕长安将西安周边分割成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原,有白鹿原、龙首原、铜人原、细柳原、乐游原等等,构成了西安城南山、水、田、原、城交相呼应的独特地理风貌。


大约1公里以后,土路果然消失了,我们只好踏过没过脚面的芦苇沼泽、跳过3米高的深沟、穿越羊群走的小径,差点被蜘蛛网迎面粘到脸上,被三只伪装成雕塑的大白鹅吓了一跳,还好不久发现河边的一处鱼池,找到了通往杜曲街办的大路。


杜曲位于少陵原和神禾原之间樊川的主川道,樊川得名于西汉,相传汉高祖刘邦当年将这条川道封为樊哙的食邑。杜曲的历史源于唐代,据说当时是韦杜豪门中杜氏贵族世代固居的地盘,杜曲是樊川最美的地方,和韦曲、王曲一起,盛满了半个大唐长安的故事。


继沣河和滈河后,我带儿子用7天时间徒步潏河50公里


樊川最有名的是樊川八大寺:牛头寺、华严寺、兴国寺、兴教寺、法幢寺、禅经寺、洪福寺和观音寺,前四寺在少陵原,后四寺在神禾原,潏河东岸少陵原的四座寺庙大都保存下来,而潏河西岸神禾原的四座寺院都惨遭破坏神秘失踪。


少陵原的四座寺院我都去过,其中以兴教寺香火最旺,记得有次我乘车从S108入口处下车以后,开始沿着原畔的山路徒步前行,走到距离寺庙不远处,突然响起诵读佛经的梵音,此时从少陵原俯瞰樊川、云雾环绕、炊烟袅袅,令人心旷神怡,忘却心中烦忧,顿感获得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继沣河和滈河后,我带儿子用7天时间徒步潏河50公里


樊川也是诗歌的摇篮,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杜曲桃溪堡村“人面桃花”的典故,“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才子佳人的故事、脍炙人口的诗歌,走进樊川,就走进了唐诗的世界,人面桃花这首诗曾在中学时代曾深深感染了我,有一年春天我曾专门去桃溪堡村看桃花,只可惜并未找到。


第四天我和弟弟带着儿子和侄子,将车停在杜曲街办,很快找到河边的坑坑洼洼的土路,有的地方勉强可以车辆通行,有的地方则只能徒步通过,我们走在河边的小路上,两旁是无边无际的杨树林,完全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两个孩子你追我赶,嬉戏打闹,弟弟说,这不就是我们儿时无忧无虑的场景呀,时光如同穿越一般。


第五天我和儿子从樊川公园出发,开始沿着公园的河堤路行走,这里向北是韦曲,直通西安钟楼,向南沿着长安大道就到了秦岭石砭峪,这是西安自唐代以来长安的文化传承轴。韦曲向南,沿着长安大道两侧是西安财经大学、西安培华学院、西京学院,沿着潏河向西,还有西北政法大学、西安邮电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潏河在韦曲以南拐了一个大弯,就像一个项链一样串起了8所大学。


这天我和儿子沿着樊川公园走到西京大学门口,然后沿着潏河路、学府大街到子午大道,再向南走到香积寺以后返回。


继沣河和滈河后,我带儿子用7天时间徒步潏河50公里


继沣河和滈河后,我带儿子用7天时间徒步潏河50公里

3.从香积寺到沣河



第六天我们约上了邻居小姑娘可可和她的爸爸妈妈一起徒步,我们开车到达香积寺以后,将车停放在寺庙南门对面停车场,然后进入寺庙参观,上次徒步滈河也是和可可走到香积寺,不过由于天热疲惫不堪,未能进去参观,这天终于可以带着孩子们进入净土宗祖庭朝拜佛祖了。


香积寺是佛教净土宗的祖庭,南邻滈河,西傍潏水,位于两河交汇处正北。公元681年,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圆寂,弟子弟子怀恽为纪念善导功能,修建了香积寺和善导大师供养塔,使香积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成立以后的第一个道场。


香积寺我从小就来过很多次,也曾登上善导塔俯视西安南郊,那时候没有这么多高楼大厦,这么多的大学,也没有常宁新区,香积寺周边都是绿油油的麦田,北望西安城、南望秦岭山,我们一呆就是大半天,甚至忘记了回家的时间,只可惜现在香积寺塔早已不让人上去了。


继沣河和滈河后,我带儿子用7天时间徒步潏河50公里


进入寺庙以后我们来到图书馆,孩子们拿起一本《释迦摩尼传》连环画,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这里几乎可以找到著名佛教经文的全卷,虽然我从小喜爱佛教,但是和看《觉海慈航》比起来,佛经显然苦涩难懂,不过,如果时间允许,我还真的想捧起大部经文去感受佛法的精深奥义。


出了寺庙以后,我们来到潏河和滈河交汇处,这两条河流原本不在这里交汇,滈河以前沿着西北方向单独流向渭河,潏河古道原来沿着今之皂河流向渭河,汉代因为长安城汛期水涝严重,于是将潏河在长安区瓜州村经人工改造绕神禾原,在香积寺以南与滈河交汇,然后通过人工开凿交河汇入两条河流之水流向沣河,而滈河古河道变成了一条小河渠,西北向沿今赤兰桥、南雷村、东西甘河、楼子村、三角村、孙家湾等村庄继续向西北方向流去。


继沣河和滈河后,我带儿子用7天时间徒步潏河50公里


潏河向西沿河还是没有路,我们走在河边的草丛里,一边是清澈的河水,一边是郁郁葱葱的杨树林,往北500米就是车来车往的终南大道,来来往往的行人可能体会不到我们的自然之乐了。过了一会儿,河边实在无法行走,我们只得沿着一条小路进入终南大道,然后又绕行公子村走到210国道(西万路),然后打车返回香积寺开车回家。


第七天只有我和儿子,我们将车停在210国道河竹南路口,然后沿着潏河南侧竹南路向西行走,由于已经进入冬季,天气非常寒冷,我们于是戴上帽子、围巾和手套保暖,等到过了西太路,便进入了潏河森林公园,然后继续沿着河堤路一路向西。


潏河应该是我最熟悉的一条河流,他在我家以南2公里,以前我们叫它枣林寨河,在我小时候,我们村的孩子到了暑假成群结队的去枣林寨河游泳,出于安全考虑,妈妈是绝对不允许我去的,这也直接导致我到现在还不会游泳。不过,在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年我还是跟同学偷偷的去了,隐约记得好像在浅水区玩了一会,在河底摸到了一块像陨石一样黑乎乎的石头,还捉到了一只青蛙。


现在的潏河下游已经今非昔比,2012年投资70亿元的三星项目落地以后,不到半年时间北岸7个村整村拆迁,2015年当地村民都陆续搬进了兴隆社区。现在这里是西安高新区三次创业的核心区域,西安丝路国际金融中心开建,地铁6号线贯通,高铁南站即将开建,还有高新一中实验学校、西安国际医学中心等配套设施,在我看来,这里将会是西安最有潜力和前景的发展区域。


由于河堤路过于平坦,儿子觉得非常无聊,为了追求刺激我们就悄悄下到了河道,沿着水边一条草丛中的小径行走,不知不觉间发现前面没有了路,本想沿着河滩直接走向河堤路,却发现四处都是芦苇,一脚踩下去水深不见底,无奈之下,只好原路返回河堤路。


继沣河和滈河后,我带儿子用7天时间徒步潏河50公里


等过了242乡道,潏河公园也消失了,不过还好西安高新区在潏河边修建了一条跑道,我们沿着这条路行走,看到路北还未被拆完的村庄,这里应该是史鱼寨村吧,遥想高中时期我和同学徒步经过这里的情景,真是感慨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下午2:00左右,我们就到了潏河入沣口,这里也叫“三河口”,因为沣河、潏河和沣惠渠在这里交汇,形成了几百亩宽阔的水面,我以前特别喜欢来这里游玩,每次去秦镇吃完凉皮以后来这里划船、嬉水、发呆,沣河西侧河堤两旁长满了高大笔直的杨树,葱葱郁郁的林间小道令人欣喜,但是现在沣河治理工程都砍伐掉了,河边光秃秃的,缺少了原生态的美感。


继沣河和滈河后,我带儿子用7天时间徒步潏河50公里


潏河和沣河汇合口下,从沣河东岸饮水,是“关中八惠”之一的沣惠渠渠首,沣惠渠修建于1942年至1947年,流经西安高新区、沣东新城,经昆明池、汉城湖流入渭河。昆明池经沣惠渠引水自沣河,是“南水北调-饮汉济渭”输配水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兼顾城市生活用水、改善生态环境和沣河防洪等综合性功能。


沿着三河口向南,我们来到了仪祉湖,这是在沣、潏两河交汇处围堰筑坝而成的,河水清澈,波光粼粼,绕湖一圈还修建了跑道,如果每天早起在这里跑上一圈该有多好呀,顺着仪祉湖向南走,看到沣惠渠闸墩上写着“先辈治惠、四水归一、水润城乡、 造福后代”四句十六字,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经过7天的长途跋涉,潏河终于走完了,长安八水我们已经走完了3条河流,2021年我们将开始徒步涝河,期待更美的发现与感受。


近期读到《从大都到上都》这本徒步旅行的书籍,作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新说“在后工业时代,当时间和空间被压缩得几乎不值得测量时,徒步是对主流的抵抗”,我选择徒步无意与任何事物相抵抗,因为我更喜欢随遇而安的淡定与释然。


作者 | 老秦人 | 陕西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三星   渭河   王莽   秦岭   向南   儿子   长安   河堤   省道   西安   河道   天时   寺庙   村庄   河流   河边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