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暴跌33亿!人设崩塌!中国最会撩妹单身汉,凉了……

全国超4000家门店,最疯狂时,每7小时就新开一家!

它是昔日美妆零售霸主,商场的“流量收割机”。

“国际化”“时尚感”“风向标”曾是它的标签。

如今,一夜暴跌33亿,经营不善,漏洞百出,彻底惹毛用户!

01、昔日“流量收割机”“开店狂魔”

你有多久没去过屈臣氏了?

如今在商场里,屈臣氏给很多消费者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导购比顾客还多。

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没错,屈臣氏开始走下坡路了。

一夜暴跌33亿!人设崩塌!中国最会撩妹单身汉,凉了……

近日,屈臣氏的母公司长江和记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的业绩。

数据显示,屈臣氏全球销售额为736.27亿港元,同比下跌11%;中国区的销售额为88.05亿港元,同比下跌30%,相当于33亿人民币,没了。

可以说,屈臣氏此次交出了有史以来的最差成绩单。

要知道,在近二十几年来,屈臣氏已经在美妆零售领域奠定了霸主地位,隶属“李嘉诚系”,在全球范围内都堪称最大规模的零售企业之一。

屈臣氏主打一站式卖场,近年来在国内不断开疆扩土。

2018年上半年,屈臣氏累计开店3377家,到了2019年年末,已扩张至3947家。

最疯狂的时候,平均每7小时就新开一家门店。

即使深陷亏损,屈臣氏依然没有停止开店的步伐,今年上半年,它又新开了285家门店,堪称“开店狂魔”。

此外,屈臣氏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美妆集合店——1989年,第一家屈臣氏在北京开业,恰好弥补了当时内地市场美妆品牌门店覆盖度较低的问题。

凭借规模优势,外加市场契机,被视为商场“流量收割机”的屈臣氏,曾经风光无限,排队结账的盛况自不在话下。

然而,如今的屈臣氏不仅业绩大幅下滑,还遭遇了用户大规模地“讨伐”。

在知乎上,光是痛骂屈臣氏的留言,就多达2000多条,浏览人数超1108.9万次。

那么,屈臣氏到底做错了什么,惹毛了用户?

02、傲慢巨头,彻底惹毛用户

如今,新一代消费者崛起,线上电商强力引流,让传统的美妆集合店纷纷陷入“中年危机”,再加上疫情对线下实体店的冲击,无疑更是雪上家霜。

7月中旬,北京万宁传出大规模撤店的消息;5月底,位于中国的英国美妆集合店Space NK全部关店;更早之前,伊势丹百货旗下的美妆集合店Isetan Beauty中国首店,也宣布关闭。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屈臣氏似乎也难逃一劫。

然而,与其说是大环境加速了屈臣氏的衰落,不如说,屈臣氏自身的“致命问题”才是让其“新潮流”“国际化”“风向标”人设崩塌的主要症结所在。

一夜暴跌33亿!人设崩塌!中国最会撩妹单身汉,凉了……

1.“夺命式”导购,向用户贩卖焦虑

网上有一个段子笑称,当今最不能与之发生目光交流的三大职业是:健身房的私教,理发店的托尼老师,以及屈臣氏的导购。

屈臣氏的导购,被用户诟病最多,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过切身体会。

就好像没有几个女生能活着从男友的手机里走出来一样,没有几个姑娘能活着走出屈臣氏导购的包围圈。

只要你刚踏进屈臣氏的门,一定会有一位热情的导购“相伴”左右,想突围,根本不可能。

即便是买到了自己想买的东西,熬到了结账环节,你还要遭遇导购的两个夺命式提问:要不要换购呢?要不要办张会员卡呢?

一般情况下,屈臣氏的导购都独具两大“杀手锏”。

一是向用户贩卖焦虑,将你脸上的任何瑕疵放大十倍、百倍,毫不留情地碾碎用户的自尊,放大焦虑与痛点。

难怪我有个同事总是说,“一进屈臣氏,我的脸就烂了。”

二是疯狂强推,一方面不断向用户强推自己负责的产品,一方面强推买一赠一,买三赠五之类的活动,不管你需不需要,都会遭遇疯狂的信息轰炸。

一夜暴跌33亿!人设崩塌!中国最会撩妹单身汉,凉了……

(该用户曾5次被屈臣氏导购套路)

看似屈臣氏的导购服务十分卖力,十分热情,其实,这样的服务本身,给用户带来了极大困扰,体验极差,即便导购实现了一次成交,但是以后的复购率,可想而知。

难怪名创优品的创始人叶国富这样说:最好的服务是不要服务。

2.自有品牌战略,扭曲了供零关系

不仅是体验过屈臣氏服务的顾客会“黑化”,就连与屈臣氏合作过的品牌方也忍不住心寒。

屈臣氏几乎践行着一套近乎刻薄的自有品牌战略,据其内部高管对媒体透露:“销售25%的自有品牌,可以贡献超过60%的毛利。”

那么,对于以利润为中心的屈臣氏,当然会更多地偏爱自有品牌,而对于本土品牌和进口品牌的销量,只能是自求多福。

原本在屈臣氏的高光时期,其他品牌的确是争相与其合作,毕竟美即面膜曾在屈臣氏创造过占总体销量70%的销售神话。

但是,如今,品牌商不仅要支付高昂的入场费、促销费、条码费等一系列后台费用,而且有品牌商直言“现在没有一个品牌能在屈臣氏赚到钱”。

于是,扭曲的供零关系也让屈臣氏“失道寡助”。

3.品牌老化,产品缺乏时尚感和专业度

即便是屈臣氏深度践行“自有品牌战略”,但是,其硬伤在于,品牌老化,产品缺乏创新,似乎跟不上年轻人的节奏了。

从基础护肤到彩妆单品,从日用洗护到零食软饮,说实话,屈臣氏的品类十分齐全,较为精准的用户定位,曾经掏空了不少一二线城市女孩儿的钱包。

然而,伴随新一代消费者80后、90后的崛起,他们的消费观已然发生改变,他们重视性价比,以及产品的个性化、时尚感,且消费决策会受到网红主播及时尚大V的影响。

而屈臣氏如今的产品缺乏时尚感和专业度,品牌老化,原本被奉为潮流风向标的屈臣氏,在新世代面前,却沦为了土low的代名词。

4.电商渠道挤压,“一站式卖场”不香了

不得不说,以一站式卖场为主打的屈臣氏,如今已经不香了。

这家以英国药店起家,从香港走向世界的一站式卖场,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成长为了美妆零售的霸主。

但是,如今新零售崛起,受到线上渠道的挤压,线上美妆品牌的层出不穷,缺乏创新、场景布局陈旧的屈臣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屈臣氏的傲慢,不愿迎合新一代消费者,再加上“狼性”导购的招黑,品牌商的弃之而去,让屈臣氏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美妆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未来发展前景报告》显示,到2022年,中国美妆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美妆行业发展前景巨大。

可以说,美妆市场潜力无限。有专家认为,做好美妆集合店的关键是,要拥有真正的核心壁垒,抓住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市场变化,不断做出调整和革新。

而像屈臣氏这样的企业,调整和革新倒是其次,如果能真正懂得尊重消费者,以用户为中心,拿出诚意面对市场,或许,崩塌的人设,还有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中国   收割机   单身汉   新一代   霸主   焦虑   上半年   品牌战略   导购   消费者   疯狂   品牌   用户   时尚   市场   产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